加拿大多伦多万圣节【二】

影韵

<p class="ql-block">多伦多的秋天总是来得格外浓烈,枫叶还未落尽,南瓜的香气已悄然弥漫在街角巷尾。这次我专程来到市郊的一处农场,听说这里的万圣节展览年年都让人眼前一亮。远远望去,一面由成百上千个南瓜堆砌而成的墙在秋阳下泛着橙红的光泽,像一座丰收的堡垒。干草堆成的塔状结构错落有致地分布其间,几个孩子正围着其中一座攀爬嬉笑,大人们则拿着相机不停拍照。空气中飘着泥土与枯叶的气息,混合着一丝南瓜派的甜香,让人忍不住深呼吸。这不只是一场节日庆典,更像是秋天本身在用最热烈的方式谢幕。</p> <p class="ql-block">万圣节,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分为每年10月31日的万圣节前夜(Halloween,简称“万圣夜”)和11月1日的万圣节当日</p> <p class="ql-block">展览的另一侧,几个巨大的卡通人物雕塑立在草坪上,色彩张扬,笑容夸张,仿佛是从童话书里跳出来的角色。一个穿着南瓜裙的小女孩正踮着脚,试图和其中一个挥手的充气小怪兽击掌。阳光从厚重的云层缝隙中洒下,给金黄的树叶镀上一层暖光,也照亮了人们脸上的笑意。这些看似荒诞的装饰,却在秋日的背景下显得格外和谐——它们不是入侵者,而是这个季节的狂欢代言人。</p> <p class="ql-block">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用南瓜搭成的小屋,屋顶铺着红色的装饰布,像披了一件节日的斗篷。屋前摆满了大大小小的南瓜,有些还刻着俏皮的笑脸。不远处,一辆复古汽车静静停在路边,车身上缠绕着紫色藤蔓装饰,与旁边的巨型卡通形象相映成趣。几位游客在小屋和汽车之间来回走动,拍照、谈笑,仿佛置身于一个被秋天施了魔法的童话世界。我站在一旁,看着阳光穿过红黄交织的树叶,斑驳地洒在人们肩头,忽然觉得,万圣节的魔力,或许不在于鬼怪,而在于它让大人也愿意相信童话。</p> <p class="ql-block">喷泉旁的南瓜与花卉相映成趣,稻草塔上挂着彩色旗帜,在微风中轻轻摆动。人们三三两两地散步,有的牵着孩子,有的抱着热苹果酒,脸上都带着一种难得的松弛。这不像是一场刻意组织的活动,倒像是秋天自然生长出的一场欢宴。南瓜不再是厨房里的食材,而是节日的图腾;干草不再是农作的副产品,而是欢乐的基座。在这里,丰收与嬉戏达成了完美的和解。</p> <p class="ql-block">(All Saints' Day,被称为“诸圣节”、“诸圣日”)。在中文含义中,通常将万圣节前夜(Halloween)称为万圣节,将万圣节当日(All Saints' Day)称为诸圣节</p> <p class="ql-block">展览的中心是一座南瓜装饰的城堡入口,橙黄的南瓜层层叠叠,构成拱门与塔楼,仿佛通往另一个世界。几个孩子兴奋地跑进去,笑声在空旷的田野间回荡。背景的树林在秋阳下呈现出丰富的层次,从金黄到深红,像是大地打翻的调色盘。我站在城堡前,看着游客们一个个穿过这道“魔法门”,忽然想起小时候第一次戴上鬼脸面具的悸动——那种既害怕又期待的心情,原来从未真正消失,只是被藏在了成年生活的角落里。</p> <p class="ql-block">几个穿着黑色西装的巨型充气人偶站在草坪上,姿态滑稽,像是从某部荒诞喜剧里走出来的角色。它们的脚下是紫色拱门和橙色装饰球,背景是金黄的树林。几个年轻人正对着其中一个“黑衣人”摆出搞怪姿势拍照。这些夸张的造型,与其说是吓人,不如说是逗人。万圣节的恐怖,从来不是为了让人做噩梦,而是为了让人在尖叫之后哈哈大笑。</p> <p class="ql-block">一个由橙黄装饰物组成的大型装置矗立在空地中央,像是一朵盛开的秋日之花。周围的小型装饰与人物雕塑错落分布,游客们或驻足拍照,或低声交谈,气氛热闹却不喧嚣。这不像是一场短暂的节日,倒像是一次秋天的集体仪式——我们用南瓜、干草和笑声,向逝去的夏日告别,迎接即将到来的寒冬。</p> <p class="ql-block">大约自公元9世纪由天主教会确立的诸圣节,万圣节由来的传说有许多版本。普遍说法认为,万圣节源于爱尔兰、苏格兰和威尔士等古西欧国家的丰收庆典和鬼节,</p> <p class="ql-block">巨大的充气南瓜和黑西装人形并排而立,像是节日的守门人。旁边的小屋上写着“I ♥”,后面是一群正在自拍的年轻人。南瓜、爱情、搞怪——这些看似不搭界的元素,在万圣节的语境下竟如此自然地融合在一起。节日的意义,或许就在于它允许我们暂时打破常规,用最荒诞的方式表达最真实的情感。</p> <p class="ql-block">那座巨大的笑脸南瓜拱门成了最受欢迎的打卡点,尖牙咧嘴的笑容在阳光下显得既吓人又可爱。几个孩子站在拱门下,手里举着手机,家长在一旁指导姿势。阳光洒在他们身上,连影子都带着笑意。这一刻,万圣节不再是关于鬼怪的传说,而是关于家庭、关于陪伴、关于秋天里的一次共同欢笑。</p> <p class="ql-block">一辆粉色的装饰汽车停在花丛旁,车身绘满卡通图案,像是从童话世界开来的座驾。周围的装置用植物和布料编织而成,充满创意与童趣。人们穿梭其间,仿佛走进了一个被秋天和想象力共同孕育的梦境。在这里,现实与幻想的边界变得模糊,而快乐,成了唯一的通行证。</p> <p class="ql-block">随着天主教会将11月1日定为诸圣节,因日期相近逐渐合二为一。19世纪随着爱尔兰移民将关于万圣节的习俗带到北美,万圣节再度褪去了宗教意义,成为以欢庆为主的传统节日</p> <p class="ql-block">几幅大型壁画立在树林间,色彩浓烈,人物生动。人们缓步走过,时而驻足欣赏,时而低声讨论。艺术与自然在这里交融,节日的喧嚣中多了一份沉静的美感。万圣节不只是狂欢,也可以是一场视觉的盛宴,一次心灵的漫步。</p> <p class="ql-block">巨大的橙色南瓜装饰旁,紫色帐篷下有人休息,南瓜金字塔前有人拍照。树林的秋色为这一切提供了最完美的背景。人们在这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节奏——有人追逐热闹,有人享受宁静,而节日,恰好包容了所有可能。</p> <p class="ql-block">南瓜与稻草堆成的城堡在秋阳下熠熠生辉,尖塔指向天空,像是在向季节致敬。游客们在城堡前流连,孩子们的笑声像风铃一样清脆。这不仅仅是一场展览,更像是一次集体记忆的唤醒——关于童年,关于秋天,关于那些我们愿意相信的魔法。</p> <p class="ql-block">在万圣节来临时,小孩会装扮成各种可爱的鬼怪逐家逐户敲门,要求获得糖果,否则就会捣蛋。</p> <p class="ql-block">又一座南瓜城堡出现在眼前,结构宏伟,花卉点缀其间。一个孩子站在城堡前,仰头望着高耸的塔楼,眼神里满是惊叹。阳光透过云层洒下,给整个场景镀上一层金边。这一刻,我忽然明白,万圣节最动人的不是装饰有多华丽,而是它让每个人,无论年龄,都能重新看见世界里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卡通形象装饰色彩斑斓,紫色圆柱与红色小屋点缀其间,整个场景像一幅立体的童话插图。人们穿梭其中,脸上带着不设防的笑容。节日的魔力,或许就在于它让我们暂时卸下成人的面具,重新做回那个相信魔法的孩子。</p> <p class="ql-block">蓝色复古汽车与茅草小屋并立,空中悬挂着彩色装饰带,随风轻舞。人们在其中行走,仿佛穿越到了某个被秋天宠爱的异世界。这里的每一处细节,都在诉说着同一个主题:快乐,可以很简单。</p> <p class="ql-block">南瓜与玉米整齐排列,塔状装饰诉说着丰收的喜悦。人们在展览中穿行,背景是层层叠叠的秋林。这是一场向土地致敬的庆典,也是一次对季节更替的温柔告别。</p> <p class="ql-block">由于传说当晚各种鬼怪也会混在人群中,人们也会将自己装扮成妖魔鬼怪。此外,还有着雕刻南瓜灯、恶作剧、咬苹果等节日习俗</p> <p class="ql-block">装饰物间小径蜿蜒,人们漫步其中,小屋点缀在树林之间。自然与节日在这里达成了默契,没有喧嚣的冲突,只有和谐的共舞。万圣节的热闹,也可以如此从容。</p> <p class="ql-block">一座木屋被南瓜环绕,屋顶的幽灵图案和“Bo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