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第一步:听博士讲“科学的秘密”</p>  <p class="ql-block">  10月15日下午,阳光洒满教室,海师大附小“小大尖”跨学科课程——STEAM教育探索小组第二期活动在温暖的光影中拉开帷幕。七位小探索者围坐在熟悉的黑板前,眼神中闪烁着好奇与期待。一场以“探秘教室黑板里的科学”为主题的奇妙旅程,正悄然开启。从观察到实践,每一步都蕴藏着发现的惊喜,每一刻都镌刻着成长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  课堂伊始,张老师以深入浅出的讲述,为孩子们搭建起一座通往科学世界的桥梁。从“什么是科学”的哲学叩问,到“用眼睛看、耳朵听、手脚动”的多感官观察法,再到“口头表达清晰、书面记录准确”的科学表达训练,层层递进的知识如清泉般流淌进孩子们的心田。他们时而凝神倾听,时而会心一笑,思维的火花在静谧的教室中悄然迸发。</p>  <p class="ql-block">  更令人惊喜的是,张老师巧妙地将英语词汇融入科学讲解之中——“observation”“measurement”“data”……孩子们边听边记,轻声跟读,在跨学科的语境中自然习得新知。当讲到“科学表达与语文表达的区别”时,张老师一句“语文可以写黑板比躺着的姚明还长,而科学却要说它长多少米、宽多少米”,引得原本走神的小朋友也忍不住抬头发笑。原来科学的课堂也可以这么有趣!</p>  <p class="ql-block">  张老师通过讲解与实际测量,让孩子们无形中明白“采用相同的长度单位,躺着的身长数值比站着的身高数值要大”。不知孩子们通过这一节课,是否可以由" a(姚明站立时的身高) < b(姚明躺下时的身长)" 且 "b < c(黑板的长度)"得出“ a < c”的结论。</p><p class="ql-block">       不管怎样……</p><p class="ql-block">       看看那一个个低头奋笔疾书的身影,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字迹,不正是专注与思考最真实的写照。</p>  <p class="ql-block">  在轻松互动中,孩子们逐渐领悟:科学不是空谈感受,而是用数据说话;语文可以抒情写意,科学则需严谨求证。张老师以黑板为例,与孩子们一问一答,妙语连珠。孩子们在笑声中辨析概念,在讨论中深化理解。那一张张认真思索的小脸,那一双双闪亮的眼睛,无不诉说着思维被点燃的喜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二步:动手当“小小测量师”</p>  <p class="ql-block">  最令人期待的动手实践环节终于到来!古今测量智慧在此刻交汇——张老师现场演示古人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的木工智慧,孩子们目光紧随老师的动作,有的忍不住想伸手轻触那根墨线。</p>  <p class="ql-block">  张老师还拿出一根细长且匀称的树根,让孩子触摸,并让孩子们自由说它是什么?孩子们,有的说是木头,有的说是竹子……“这是榕树的根,是天然的直尺”!只听孩子们“哇”声一片,还有个孩子惊叹道:这是大自然赠予的……!</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和张老师的谈话,就像山间清泉,简单而又打动人心,真是太棒了!</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海师图书馆前草地上的榕树,你找到了心仪的“直尺”了吗?</p>  <p class="ql-block">  紧接着,测量黑板的“科学任务”正式开启!七位小成员两两结组,化身“小小测量师”。有人稳稳扶住尺子,有人俯身读数,还有人认真记录每一组数据。测量一遍不够,再来一次;结果有出入,便反复比对。“再量一次,看看是不是一样!”稚嫩却坚定的声音在教室回荡。在一次次验证中,他们不仅得出了最接近真实的数据,更体会到了科学精神的核心——怀疑与求真。</p>  <p class="ql-block">  当孩子们高高举起手中的记录纸,脸上洋溢着无法掩饰的成就感。那笑容,是探索后的喜悦,是合作后的满足,更是对科学最纯真的热爱。这一刻,黑板不再只是书写知识的工具,它本身,已成为被探索的知识。</p>  <p class="ql-block">  张老师课堂上的一句话深深触动了我:“It's simple, it's useful, so it is beautiful! 它简单而有用,因此它是美的!”这份简洁的实用主义,正是科学对美的独到见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课后小感想</p>  <p class="ql-block">  这堂STEAM课,没有枯燥的灌输,只有真实可感的探索。孩子们亲手触摸科学的脉搏,用双眼观察,用双手测量,用头脑思考。他们不仅学会了如何测量一块黑板,更理解了“观察要细致,数据要真实,结论要反复验证”的科学真谛。英语词汇的积累,语文与科学表达的对比,让这堂课真正实现了跨学科的融合。收获,远不止于纸笔之间。</p>  <p class="ql-block">  相信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当回想起那专注记笔记的身影、那认真比对数据的神情、那因发现而绽放的笑容,都会由衷感叹:这不仅是一堂课,更是一次思维的启蒙,一次成长的见证。在海师大附小“小大尖”课程的引领下,科学的种子,正在孩子们心中悄然萌芽。</p>  <p class="ql-block">张老师结语:</p><p class="ql-block">       科学讲究简单明了,讲究实证,需大胆怀疑且小心论证!科学不求辞藻华丽,但求精准严密。科学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但更看重定量的数据描述。数据的数字构成由两部分构成,确定性的部分与不确定的误差部分,合在一起就有了有效数字,多次测量可以提高测量的精度。简单有用就是美,这是科学的审美观。</p>  <p class="ql-block">编辑:黄小莉</p><p class="ql-block">图片:黄小莉</p><p class="ql-block">审核:张鸿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