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昨晚,这四人喝个不亦乐乎。饭后还不算太晚,打滴到网红的热斯坦老街逛逛。又到库车王府门前了。</h3> <h3>清城巷应该去走走的,但看表演,与美女合照,就想着去热斯坦老街。</h3> <h3>这老街大半的店门都关了</h3> <h3>街的尽头,又是维吾尔歌舞表演。</h3> <h3>旁边还有特警保卫着,安全感十足</h3> <h3>虽然开的店不多,走过了桥,街边还有很多卖菜卖土豆番茄的,这与内地市场大大不一样了,虽然这里的晚上11点多相当于广东的9点多。</h3> <h3>今天想看看库车大寺和大馕城再往阿拉尓</h3> <h3>见到击鼓巷真是意外惊喜。</h3> <h3>另一车同伴还没到,等待也不能闲着,库车大寺前跳个舞啦</h3> <h3>库车大寺,始建于16世纪,1918年毁于火灾,1923年重建,1927年峻工,1931年再次修复形成现存风貌。</h3> <h3>宣礼楼,高18.3米,青砖砌城,大门饰有阿拉伯文铭文和几何纹样,内部穹顶象征天空,通过拱形小窗和盲龛实现光影交错,是伊斯兰教精神的体现</h3> <h3>伊斯兰教严格遵循一神论(真主安拉),强调“万物非主,唯有安拉”。寺内不供奉任何雕像,画像或象征物,仅通过礼拜和诵经表达对真主的敬畏与服从。每周五“聚礼”和每年两次“会礼”(开斋节,古尓邦节),由阿訇领诵《古兰经》,信徒共同完成</h3> <h3>礼拜大殿,面积1500~1720平方米,可容纳3000人同时礼拜,按内外殿设计,84根彩雕木柱支撑,木柱,天花藻井以红色为基调,饰有牡丹莲花等植物花卉及云头,几何图案,彩绘和木雕工艺精湛,体现中原文化的影响。</h3> <h3>内殿外右侧柱子上有鸽子窝,听着《古兰经》长大的鸽子是不是与众不同。</h3> <h3>寺内有新疆境内唯一保存完好的伊斯兰教司法机构遗址,对研究政教合一时期的历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h3> <h3>往外看是旧城的民居,低矮破旧。 <br>不懂伊斯兰教,但库车大寺都让人觉得平静和谐(和谐是指伊斯兰的穹顶建筑风格与礼拜大殿的中原建筑风格)。可能我是只看到表面而没有见到到内核(古兰经及他们的礼拜诵经)</h3> <h3>再深入击鼓巷逛逛</h3> <h3>击鼓巷当然是要击击鼓。</h3> <h3>由于司机传达不清,两辆车不同步,我们要走了,她们从大馕城过来了,小华姐不需购门票进大馕城看了,说没什么好看。我们的司机说带我们去另一小街是生产销售馕的,那就去看看</h3> <h3>小巷应该很长,我们只看了前面几家。看到制作过程,买了块刚出炉的,很香很脆好好吃。</h3> <h3>旁边还有一些小巷子。</h3> <h3>介绍库车景点的都有大馕城,还是去看看吧。</h3> <h3>司机说中午找一农家烧烤,终于在库车市乌恰镇甬库汤姆猫亲子文化园找到一户。</h3> <h3>葡萄是库车的三大农产之一。这里道路的绿化都是葡萄树。阳光照耀下的葡萄颗颗圆润饱满晶莹剔透,让人爱不释手,食欲大增。主人家有两个大大的葡萄架,挂满了串串葡萄,看中了可以随便摘,任意吃。</h3> <h3>女主人在,拉面?</h3> <h3>我们在摘葡萄拍照,几个司机大佬在起火,串羊肉,准备烧烤。</h3> <h3>还有好多的无花果,也是随便摘随便吃。</h3> <h3>无花果树核桃树下的新疆鸡。</h3> <h3>等吃烧烤,到门前走走,见到主人家的小孩在路边摘葡萄,真的,只有上大车顶上才够得着葡萄的。</h3> <h3>记下新疆维吾尔农家的全貌。豪宅。</h3> <h3>途径,没什么好看的。</h3> <h3>有治沙的草方格,植物也算密集。很多的胡杨林</h3> <h3>沙雅县二牧场217国道,终于见到塔里木河主干道,河道挺宽的。</h3> <h3>农田也不少。</h3> <h3>等10月胡杨黄了,应该很美的公路。进去看看,簇簇红柳很好看,但蚊子也多的吓人。</h3> <h3>下午8点半,阿拉尔市幸福镇217国道旁见到很多棉田,大多还没开花。二十几年前在甘肃第一次见棉花,诧异它居然长那么矮。</h3> <h3>进入阿拉尓市区了。到酒店门前,突然见到前方乌云密布的样子,但肯定不是云,由地面到上空,沙尘暴来了,第一次见到,算是长见识了。到吃完饭出来,空气中弥漫着沙宅,车子已见到薄薄的灰尘。阿拉尓巿就在塔里木河旁边,这沙尘暴一来,不可能到河边走走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