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自从2017年河长制推行以来,闽江沿岸的绿化逐年提升,水质也渐渐清澈起来。白鹭开始成群结队地出现,它们挑剔,只愿栖息在生态良好的水域。如今,它们来了,便是最好的证明。</p> <p class="ql-block">站在闽江边上,风从水面吹来,带着湿润的草木气息。天空高远,白云悠悠,倒映在开阔的水面上,像一幅缓缓铺展的画卷。远处城市楼宇林立,高压电塔横跨江岸,却并不显得突兀——人与自然在这里达成了某种默契。</p> <p class="ql-block">河边的平台上有几位游客,有的蹲着洗衣,泡沫随水流轻轻漂走;有的坐在石阶上歇脚,望着水面发呆;还有孩子在浅水处踩水,笑声清脆。岸边绿树成荫,一座挂着红灯笼的凉亭静静伫立,像一位守望者。这里没有喧嚣,只有生活的节奏缓缓流淌。晾衣绳上随风轻摆的衣物,像是这座城市呼吸的痕迹,真实而温暖。</p> <p class="ql-block">沿着木栈道慢慢走,四周安静得能听见自己的脚步声。偶尔一声鸟鸣划破晨雾,惊起芦苇丛中一丝涟漪。远处的芦苇在薄雾里若隐若现,仿佛水墨画中的留白,让人忍不住放慢脚步,生怕惊扰了这份宁静。水边的植被茂密,垂柳轻拂水面,倒影随波微漾,像在低语。</p> <p class="ql-block">几只白鹭正站在浅水中的岩石上,低头觅食。它们的动作从容不迫,像在跳一支无声的舞。阳光洒下来,水面波光粼粼,映出它们洁白的身影。清澈的水中,石块清晰可见,偶尔有小鱼游过,激起一圈细小的涟漪。这一刻,时间仿佛静止,只有自然在轻声诉说。</p> <p class="ql-block">每年冬天,从11月到次年2月,闽江沿岸便成了白鹭的临时家园。它们是候鸟,途经此地歇脚、觅食,为下一段迁徙积蓄力量。湿地公园、闽江河口、西湖边……这些水域成了它们的落脚点。我常想,它们飞越千山万水,为何偏偏选中这里?或许,是因为水够清,树够绿,人心也够静。</p> <p class="ql-block">堤坝呈阶梯状延伸入水,几只白鹭站在浅水区的石块上,姿态各异。有的昂首挺立,像在瞭望;有的低头啄食,专注而细致。</p> <p class="ql-block">浅滩上,一群白鹭踱步前行,像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它们用细长的腿轻轻踏过浅水,每一步都精准而优雅。这里是它们的餐桌,小鱼、虾、蛙类藏在石缝间,偶尔露头,便成了它们的猎物。它们不争不抢,却总能各得其所,仿佛早已约定好各自的领地。</p> <p class="ql-block">“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的诗句穿越千年,依然能在这片江畔找到回响。而郭沫若笔下的白鹭,更是将它的美升华为一种诗意的存在。它们不只是鸟,更像是自然写给城市的一封情书,洁白、温柔、不言不语,却让人心生敬意。</p> <p class="ql-block">河岸的岩石错落有致,泥土湿润,踩上去会留下浅浅的印子。几只白鹭或栖或立,有的在浅水中缓缓行走,像是在巡视自己的领地。背景的阶梯状结构像是人工的痕迹,却并未打破这份野趣,反而成了它们停歇的支点。这里没有雕琢的美,只有原始的、真实的自然。</p> <p class="ql-block">白鹭喜欢低海拔的湖泊、河口、水塘,常三五成群活动在浅水或滩涂上。白天觅食,夜晚则飞回林地栖息。它们的生活规律得近乎诗意——清晨来水边,黄昏归林间,像一群守时的隐士,在城市的边缘过着自己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阳光斜照,阶梯状的堤岸泛着暖光。几只白鹭站在小石块上,有的低头觅食,有的静静伫立。水面平静如镜,倒映出它们的身影和堤岸的轮廓,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轻轻折叠进水中。这一刻,人与自然的距离,忽然变得很近。</p> <p class="ql-block">它们的食物很杂——小鱼、虾、蛙、昆虫,偶尔也啄食植物种子。但它们从不贪婪,吃饱便止。我曾见一只白鹭叼起一条小鱼,却在空中顿了顿,又放下了。也许它觉得还不够大,也许只是那一刻,它更愿意静静站着,看风掠过水面。</p> <p class="ql-block">忽然,一群白鹭从水面缓缓升起,翅膀拍打着空气,像被风吹散的云朵,轻盈而优雅。它们在空中盘旋几圈,又陆续落回原处,溅起一串串水花。那一刻,仿佛整个江面都在呼吸,而它们,是这呼吸的节奏。</p> <p class="ql-block">一只白鹭在水边行走,另一只在石块上停留。它们彼此不远,却互不打扰。水面清澈,倒映出它们的身影和堤岸的线条。没有喧闹,没有追逐,只有自然的节奏在流淌。这样的画面,不需要解释,只需静静看着,心就安静了。</p> <p class="ql-block">它们在空中盘旋鸣叫,声音清越,像是在宣示领地,又像是在彼此呼唤。不一会儿,它们落在岸边的树梢上,背对着夕阳,成了剪影。那身影纤细而坚定,像一幅画,也像一首诗。路人纷纷举起手机,想留住这一刻,但我知道,真正的美,从来不是被记录的,而是被感受的。</p> <p class="ql-block">一只白鹭站在岩石上,四周波光粼粼,水底的石块清晰可见。它姿态优雅,仿佛在享受这片刻的宁静。阳光洒在水面,光影斑驳,像碎金浮动。它不动,世界仿佛也不动了。</p> <p class="ql-block">它静静立在水中,洁白的羽毛在阳光下泛着微光。浅绿色的水面像一块透明的玻璃,映出它的倒影。它不急,不躁,只是存在——这种存在本身,就是一种美。</p> <p class="ql-block">溪流中的岩石上,一只鹭鸟独自站立,水面倒映出它修长的身影。四周寂静,只有水流轻响。它像一位沉思者,在自然的怀抱中,找到了最安稳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我站在北岸,看着这群候鸟。它们时而在水边觅食,时而腾空飞翔,动作协调,仿佛早已约定好一切。它们不说话,却用飞翔和停驻,讲述着属于它们的故事。而我,只是一个安静的旁观者,被这份默契深深打动。</p> <p class="ql-block">一只白鹭独自立于水中岩石,倒影清晰,与它如影随形。水面波光闪烁,阳光温柔地洒落,仿佛为它披上一层光纱。它不鸣不飞,只是静静地站着,像在聆听风的声音,又像在等待某个未至的讯息。</p> <p class="ql-block">它在浅水中行走,脚步轻盈,水底的沙石一览无余。岸边的阶梯结构静静延伸,像是为它铺就的小径。这里没有围栏,没有喧嚣,只有水、石、光,和一只从容前行的白鹭。</p> <p class="ql-block">它站在岩石上,羽毛洁白如雪,阳光透过水面,映出温暖的色调。它不躲不避,与环境融为一体,仿佛本就属于这里。它的美,不是张扬的,而是静默的,像一首无声的诗。</p> <p class="ql-block">每年冬天,白鹭、夜鹭、池鹭、苍鹭纷纷落脚于此,在闽江两岸觅食休憩。它们把这里当作迁徙途中的驿站,短暂停留后,又将飞往远方。而我们,有幸在这短暂的停留中,看见了自然的温柔与坚韧。</p> <p class="ql-block">它在浅蓝的水域中前行,羽毛洁白,长腿细长。它专注地移动,仿佛每一步都经过深思。岸边的岩石静静守候,水面倒映着天空的光,一切都刚刚好。</p> <p class="ql-block">水面平静,倒映着它们的身影,仿佛天地间多了一层镜像世界。阳光温柔地洒下,整个画面宁静得让人不忍打扰。</p> <p class="ql-block">从高处望去,一只白鹭正缓缓行走,水面泛起细微涟漪。它步伐稳健,像在履行某种仪式。光线柔和,背景模糊,整个画面宁静而优雅,仿佛时间也为之驻足。</p> <p class="ql-block">闽江湿地的候鸟季,不只是白鹭的归来,更像是一次心灵的回归。它们飞来,提醒我们:这片土地曾如此纯净,也依然可以如此。它们用翅膀丈量着城市与自然的距离,而我们,是否也该学会用脚步去守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