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陪大妹去旅游(27)汕头

荣华

<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一行四人,从广西黄姚出发,一路穿山越岭,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车程,终于在下午四点抵达了心心念念的汕头。</p> <p class="ql-block">车子飞驰在高速上,窗外风景如卷轴般铺开。忽然,一座古塔从密林中探出身来,橙红的塔身在阳光下格外醒目,像一位沉默的老者,守着这片山林。我赶紧掏出手机拍照。我望着那塔尖映在蓝天里的剪影,忽然觉得,这一路不只是赶路,更像是在翻阅一本厚重的岭南风物志。</p> <p class="ql-block">我们驶过一座斜拉桥,A形桥塔高耸入云,橙白相间的塔身在晴空下格外精神。车流如织,桥下江水静静流淌,远处城市的轮廓在阳光中浮现。</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是西堤公园。这里曾是百载商埠的起点,也是无数华侨“过番”出海的渡口。我们沿着江边缓步前行,混凝土墙上“西堤公园”四个字沉稳有力,红灯笼在树梢间轻轻摇晃。</p> <p class="ql-block">夕阳正缓缓沉入江面,整片水面被染成金红色,波光像碎金一样跳跃。桥影斜斜地横在水上,像一道连接过去与现在的虹。</p> <p class="ql-block">夕阳下,一座记录着侨乡海外距离的石柱矗立在江畔。627公里到马尼拉、菲律宾,1065公里到西贡、越南……一个个数字,是华侨远走他乡的征程刻度,也是他们对故土魂牵梦绕的牵挂长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江面波光粼粼,将夕阳的金辉揉碎成一片璀璨。远处的大桥如长虹卧波,连接着此岸与彼岸,就像华侨心中永远割舍不断的家国羁绊。那些在异国打拼的岁月,那些跨越重洋的思念,都在这石柱的数字里、在这江风的低语中,缓缓流淌,成为侨乡永恒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我们走进“世界记忆名录侨批纪念地”,一个环形的广场静静铺展在眼前。地面湿漉漉的,倒映着周围的树影和剪影壁画——那些远渡重洋的背影、送别的母亲、写信的游子……大妹绕着广场慢慢走,忽然说:“以前的人写信,要等几个月才到家。现在我们发个微信,一秒就到了。”我笑:“可那时候的一句话,比现在一百条语音都重。”</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我们走进老城区。街道两旁的建筑挂满彩灯,霓虹闪烁,行人如织。</p> <p class="ql-block">老街的骑楼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有味道,招牌错落,烟火气十足。“潮汕文艺人才一条街”“汕头瑞成源”……一个个名字像是在讲述这座城市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街中央立着一个巨大的“汕头”霓虹装置,六边形的灯框五彩斑斓,像一颗发光的宝石。大妹站在底下拍照,回头冲我挥手。我看着她被灯光照亮的笑容,忽然觉得,这一路的奔波、十几个小时的车程、所有的琐碎与疲惫,都值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趟旅行,不是我去带她看世界,而是她让我重新看见了生活里的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