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金秋的川西--四姑娘山(第一辑)

陈玉英

<p class="ql-block">川西之美,与之分享。</p> <p class="ql-block">金秋的风刚吹过四姑娘山的山脊,我就知道,这一趟不会白来。天是那种澄澈的蓝,云朵像被谁细细撕开,轻轻挂在山腰。远处的峰峦层层叠叠,岩石裸露处如刀削斧刻,而山脚下,森林正由绿转黄,像是大地悄悄换上了新衣。我站在观景台前,没急着拍照,只是静静看着——山不说话,却把整个秋天都写在了脸上。</p> <p class="ql-block">集市的喧闹声从林间小路传来,夹杂着烤土豆的香气和藏族阿妈的笑声。人们在摊位间穿梭,手里拎着彩色的围巾和手工香囊,孩子们举着糖葫芦追跑。背后的雪山依旧沉默,阳光洒在集市的彩旗上,随风轻晃。这一刻,自然的壮阔与人间烟火竟如此和谐,仿佛山神也愿意低头,看看这热闹的人间。</p> <p class="ql-block">公路像一条丝带,绕过金黄的山林,蜿蜒向深处。我停下车,站在路边,远处山坡上的植被在阳光下泛着光,绿与黄交织,像打翻的调色盘。一块蓝色广告牌立在路旁,写着“欢迎走进四姑娘山”,字迹已有些褪色,却格外真诚。风从山谷吹来,带着松针和泥土的气息,我忽然觉得,这条路不是通往景区,而是通向秋天的心脏。</p> <p class="ql-block">夹金山的清晨总是来得慢一些。阳光斜斜地打在山体上,近处的灌木丛泛着金边,远处的山峦在光影中层层递进。植被浓密却不杂乱,像是被谁精心打理过。我沿着步道慢慢走,脚下的落叶沙沙作响,空气清冽得让人想多吸几口。这里没有喧嚣,只有山在呼吸,林在低语。</p> <p class="ql-block">小镇的路边,蓝色大巴安静地停着,车身映着天光。一位穿粉色外套的姑娘站在车前,笑着回头,仿佛在等谁按下快门。她身后,山脉如屏风展开,白云缓缓移动。我不认识她,却觉得这一幕熟悉得像是老照片里的记忆——旅途中的某个瞬间,不经意,却永远留在了心里。</p> <p class="ql-block">两位朋友并肩站在大巴前,外套颜色鲜亮,笑声清脆。她们身后是连绵的山丘和蓝天,像是画框里定格的风景。我猜她们刚下车,正被眼前的景色震住,又或许正准备启程去下一个观景点。这样的画面,总让我想起旅行最初的模样——不是为了打卡,而是为了在某个山脚下,突然笑出声来。</p> <p class="ql-block">四位穿粉色和紫色外套的姐妹手挽着手,站在蓝色巴士前,像一簇盛开的花。她们的背景是绿意未褪的山峦和晴朗的天空,远处几栋小屋隐在树影里。她们不说话,只是笑着,手挽得更紧了些。我路过时没打扰,只悄悄记下这份温暖——原来最美的风景,不只是山,还有人。</p> <p class="ql-block">山路蜿蜒,一侧是陡峭岩壁,另一侧是深谷。我走到一处平台,看见一位穿粉色外套的女子站在那里,正对着群山挥手。她面前的山壁上,有一座造型奇特的石屋,像是从岩层里长出来的。她笑得灿烂,像在跟整座山打招呼。那一刻,我也忍不住举起手,回应这无言的邀请。</p> <p class="ql-block">“6250 斯古拉神山”——石碑巍然矗立,字迹苍劲。一位女子轻轻扶着它,仰头望着远方的峰顶。白云在山间游走,仿佛神山真的有灵。她没说话,只是静静地站着,像在许愿,又像在告别。我绕到另一侧拍照,心里却在想:有些人来山里,不是为了征服,而是为了找到自己。</p> <p class="ql-block">斯古拉山口的石碑前,两位游客正合影。石碑上的字被风雨磨得有些模糊,但“山口”二字依然清晰。他们笑得自然,背后是连绵的山脉和灰白交织的天空。这里海拔不低,风也冷,但他们站了很久,仿佛要把这一刻的壮阔,连同彼此的笑容,一起刻进记忆。</p> <p class="ql-block">一块大石头上刻着“Mt Siguniang Geopark”,一位女士坐在上面,穿着棕色外套,面带微笑。她身后是森林与远山,阳光穿过树梢,洒在她的肩头。她不像游客,倒像山里的老朋友,来赴一场秋天的约。我走过时,她正从包里掏出水壶喝水,动作随意,却与这山林融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林间小路铺满落叶,阳光透过枝叶洒下斑驳光影。几位游客缓步前行,穿彩色外套,戴帽子和墨镜,像移动的调色板。他们不赶路,也不大声说话,只是偶尔停下拍照,或抬头看树。远处山峰隐约可见,静默如初。这样的路,走慢一点才对味。</p> <p class="ql-block">两位女士走在山间小路上,一旁是挂满黄叶的树,风一吹,叶子轻轻飘落。其中一人忽然举起手,比了个“V”字,笑容明媚。她们没看镜头,只是彼此说着什么,像是在回忆,又像是在计划下一站。我跟在后面,忽然觉得,旅行最美的部分,往往不是风景,而是和谁一起看风景。</p> <p class="ql-block">山峰直插云霄,岩石的纹理像时间的年轮。山腰上,金黄与翠绿的树木点缀其间,像是大地的绣线。我站在观景台,风从耳边掠过,带着一丝凉意。这样的山,看一眼就让人安静下来——它不说话,却告诉你:渺小,也是一种幸福。</p> <p class="ql-block">木制平台悬在半山腰,背后是松林与雪峰。一位女子正在自拍,外套被风吹起一角,笑容自然。她没刻意摆姿势,只是转头、微笑、按下快门。阳光晴好,山峰清晰可见,仿佛伸手就能触到云端。她拍完照,收起手机,静静望向远方——那一瞬,她不是在记录风景,而是在收藏心情。</p> <p class="ql-block">木质平台上,一位女士手握饮料瓶,微笑着望向山林。阳光洒在她脸上,温暖而不刺眼。她没说话,只是轻轻晃了晃手中的瓶子,像是在跟山打招呼。我坐在旁边的长椅上休息,听风穿过树梢的声音,忽然觉得,有时候最简单的时刻,反而最难忘。</p> <p class="ql-block">玉兔峰的指示牌立在木平台上,写着海拔和简介。一位穿灰色外套的女士站在这里,戴着墨镜,面带微笑。她身后是雪山与森林,宁静得像一幅画。她没急着走,只是站着,仿佛在等什么——也许是一阵风,也许是一片云,也许,只是这一刻的自己。</p> <p class="ql-block">一块大石头上刻着醒目的“360°”,一位穿灰色外套、系红围巾的女子站在旁边,笑着抬头看天。乌云在头顶聚集,山色略显阴沉,但她脸上的光却没暗下来。她举起手,比了个圈,像是在说:看,这世界,值得绕一圈好好看看。</p> <p class="ql-block">木栈道蜿蜒向前,通往雪山深处。四位游客并肩走着,外套颜色鲜亮,脚步轻快。她们不时停下拍照,或指着远处的山峰交谈。阳光洒在雪顶上,闪着银光。她们说笑着,声音被风带走,只留下背影,融入这片壮丽之中。</p> <p class="ql-block">“隆珠措”三个白字刻在巨石上,旁边写着“1349”。几位游客站在石旁,仰头读着,神情专注。周围树林茂密,远处山峰隐在云雾里,像藏着什么秘密。我站在一旁,没上前打扰——有些地方,名字只是入口,真正的风景,要用心走才能看见。</p> <p class="ql-block">四位女士站在“隆珠措 3490m”的石碑前合影,天空阴沉,山势开阔。她们穿着鲜艳,笑容却比衣服更亮。石碑沉默,山风微凉,但她们站得笔直,像在宣告:我们来了,我们看见了,我们记住了。</p> <p class="ql-block">湖面如镜,倒映着青山与流云。薄雾在山腰缠绕,让峰顶若隐若现。我站在湖边,看水波轻轻荡漾,一圈圈推开,像是时间的纹路。这里安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呼吸,也让人忽然明白:有些美,不是用来喊“哇”的,是用来沉默的。</p> <p class="ql-block">山谷开阔,草地泛着秋日的金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