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月考为镜:知不足而奋进,向远山而行——2025级创培一班家长会纪实

2025级

<p class="ql-block">  秋日的雨丝淅淅沥沥,让校园多了份静谧,却未曾冷却分毫期待。10月17日下午,撑着伞的家长们带着对孩子的牵挂,穿过雨幕走进校园,风尘仆仆却眼神坚定。这场景让老师们倍感温暖:这场风雨中的赴约,是家校携手的起点,更是托举孩子未来最有力的支撑。</p> <p class="ql-block">  家长会伊始,班主任马老师站上讲台,目光温和地扫过满座家长,先轻轻提起窗外的雨:“今天天气不便,特别感谢各位准时到场——大家对孩子教育的这份重视,比任何话语都更有力量。”简单几句话,藏着老师对家长支持的珍视,也瞬间消弭了距离感。</p> <p class="ql-block">  随后,会议紧紧围绕“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展开,马老师没有单纯罗列分数,而是将月考数据与创培一班此前四次考试对比,为家长清晰梳理出孩子的薄弱科目,同步分享后续补强计划;接着,又展示了六科前五名的学习亮点,对进步的孩子鼓励再接再厉,对暂时退步的孩子也客观分析了可能原因。“月考从不是终点,而是一面镜子,既照见知识的漏洞,也指明接下来努力的方向。”老师的话让家长们恍然:此刻的“不足”从不是批评,而是帮孩子找准“奋进”坐标的契机。</p> <p class="ql-block">  家长会的氛围在这一刻格外专注,马老师站在讲台前,指尖轻触屏幕上“亲其师、信其道”几个字,声音沉稳又恳切地向家长们剖析着。屏幕上,“孩子会遇到很多老师,老师也会遇到很多学生,良好的师生关系体现在每一堂课,每一个课间,每一次交流当中”的文字清晰明了,紧接着那句“有了关系,有问题也不是问题;没有关系,不是问题也是问题”,更是像重锤般敲在大家心上。家长们端坐于座位,目光紧紧锁在屏幕与马老师身上,听得十分入神,不难想象,他们的思绪正随着讲解延伸,琢磨着该如何帮孩子和老师搭建起更融洽的关系,好为孩子的学习与成长筑牢根基。</p> <p class="ql-block">  马老师开口说道:“在上次家长会我也提过,这次咱们还是得着重聊聊‘提升认识’。”教室前方的屏幕上,“提升认识”几个字十分醒目,下方关于家校合作与孩子教育的内容,深深触动着家长们的心。</p><p class="ql-block"> “5 + 2 = 0”的观点,精准点出孩子成长需要家校通力合作,要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撒手不管,孩子在学校五天养成的良好表现,周末在家两天可能就会打回原形。“好孩子是‘管’出来的”“不要指望孩子能自觉”,更是直白地告诉家长,孩子内驱力不足,缺少父母的约束,很难在家做到自律自觉,每一个自律自觉的孩子,背后都离不开父母长期的陪伴与监督。家长们坐在座位上,目光紧紧聚焦在屏幕上,认真读着这些文字,想必也在反思自身在孩子教育中该承担的角色,思考着如何更好地与学校配合,助力孩子成长。</p> <p class="ql-block">  马老师说道:“今天的家长会,我们特意邀请了语文秦老师和数学潘老师,就是想让两位老师结合这一个月的教学情况,和大家细致聊聊孩子们的学科学习,也方便咱们更有针对性地配合学校,帮孩子把基础打牢。”</p> <p class="ql-block">  语文秦老师率先开口,语气里满是对孩子们的认可:“咱们班孩子最大的优点就是思维活跃,课堂上总能冒出特别棒的想法。”</p><p class="ql-block"> 紧接着,她重点阐述了高中与初中语文的学习差异:“初中语文更侧重知识识记,高中则要转向理解、分析与思辨,这是个关键的转变过程,需要孩子主动调整。”随后,秦老师结合一个月的学习情况,从学习态度、习惯、方法三个维度细致拆解:态度上要克服“语文不用花太多功夫”的误区,习惯上需养成课前预习、课后整理笔记的意识,方法上则要学会抓重点、找规律。</p><p class="ql-block"> 她还特别强调,基础知识是语文学习的“地基”,字词、古诗文默写等容不得半点马虎;阅读理解要学会“读懂题干、找对原文、精准概括”,不能再凭感觉答题;书写更是“隐性加分项”,工整的卷面能让作文多拿几分。最后,秦老师建议孩子们多读书积累素材,点明高中作文高分的关键在“立意深、逻辑清、语言实”,同时鼓励大家多和老师、同学沟通交流,“有疑问及时说,有想法大胆讲”,言语间满是对孩子们的肯定与殷切期望。</p> <p class="ql-block">  数学潘老师一开口,就坦诚地跟家长们聊起了高中数学的特点:“高中数学确实有难度,不像初中那样靠简单刷题就能见效,它需要孩子花大量时间去琢磨、去思考。”</p><p class="ql-block"> 接着,他特别提到学习环境的重要性:“在学校,各位家长尽管放心,有我盯着孩子们的课堂和作业;在家里,也希望大家能帮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浓厚的学习氛围,让他们能沉下心来做题、思考。”</p><p class="ql-block"> 聊到这儿,潘老师还分享了自己的高中经历,语气里满是真切:“我高中时,从来没在食堂好好吃过一顿饭,都是买了饭一边往教室跑一边吃——不是不想慢,是那时候大家都在拼,高中就没有不努力就能学好的。”</p><p class="ql-block"> 最后,潘老师给家长们吃了颗“定心丸”,眼神坚定地说:“只要孩子愿意学、家长肯配合,我会尽全力帮他们攻克难点,最后一定能让每个孩子都考出自己满意的成绩。”</p> <p class="ql-block">  窗外的雨声渐渐收了势,淅沥变成轻响,这场雨中的家长会也悄悄接近尾声。家长们起身离席时,脸上早已没了来时的忐忑,取而代之的是几分了然与笃定,心里记下的老师建议,都成了这份笃定的底气。</p><p class="ql-block"> 有人特意留下,围着老师轻声追问孩子的细节,从课堂状态到作业习惯,不愿错过任何一点;也有人在走廊上放慢脚步,和相熟的家长交流着心得,话语里满是收获。</p><p class="ql-block"> 这场相聚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藏着最实在的真诚与专业——老师把学情掰开揉碎讲,家长带着期待认真听,家校之间的桥梁就这么稳稳搭了起来。就像老师最后说的:“以月考为镜,我们看清不足;向远山而行,我们携手奋进。”相信这份家校同心的力量,定能陪着孩子们在成长路上,走得更稳、更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