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人的艺术

隔篱莲影

<p class="ql-block">文/隔篱莲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说到骂人,大家可能会联想到一些不雅的词句,其实也有人,骂人是不动用粗话的。下面列举我听到看到过的几个例子,看看这些文人雅士是如何骂人不带脏字,却达到了极佳的效果,所谓骂人也要有艺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某天听蒋勋老师的音频,其中谈到作家应该写什么?老师说:“当然是写自己熟悉的东西。有人抱怨白先勇总是写贵族生活,那么你让他写什么?”对方说:“写写小市民呀!”老师回答:“那么你写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蒋勋老师的回击简洁却直戳要害!比直接骂对方“看来你就是个小市民”更有效果,但表达婉转,让对方无言以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曾看过一位美籍台胞写得一篇文章,讲到龙应台女士刚接任文化部长时,为了提高台湾人的人文素养,要定期在诚品书店举办诗歌朗诵会,这位先生写到:“没听说念念诗句就可以提升人文素养,尤其像我这样学理工出身的人,一听咦呀啊呀的,头就有两个大,龙部长怕还是相夫教子更合适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家知道,作家龙应台是个有争议的人物,她最著名的作品《大江大河》也是贬褒不一,但像这位骂得如此幽默又极具杀伤力,也是够厉害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只男人们会骂,有些女人也很懂得骂人的艺术。记得看过一个节目,一位以上流人士自居的台湾女明星,决定参加台北市长竞选,问及原因,答曰:“为了照顾台北下层人民。”台下另一位女士平静地说:“那你应该竞选总统,这样照顾的人更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另一次是在上图听台湾著名媒体人陈文茜的讲座。在提问环节,台下有一位中年男士不太礼貌地高声说:“陈文茜,讲一下台湾大选吧!”只见文茜女士冷静地回答:“不讲不讲,但我可以给你透露一点,他们应该找你做竞选伙伴,因为你够热衷政治,远在天边的事都这么关心!”讲座结束时,起身退场的陈文茜,转身对着观众席上的那位男士挥挥手:“再见,副总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台湾最爱骂人的当属作家李敖了,但他也不是乱骂的,看过他骂三毛的一篇文章,虽然刻薄一些,到底也没动用脏字,而且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因为本人比较偏爱三毛,就不引述了!只说说他如何回应别人的骂。一次讲座,有人写纸条给他,打开一看是三个字:王八蛋。李敖不慌不忙地说:“别人都是只写问题不签名,这位先生却没写问题只签了名。”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说到文坛的骂战,不得不提一下我们敬爱的鲁迅先生。鲁迅先生一生骂过很多人,比如骂胡适是“标榜仁义的帮忙文人”,梁实秋是“冲资本家摇尾巴的走狗”,等等等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然骂鲁迅先生的人一定也不少,我看到的骂得比较文雅的一位,是已故的香港中文大学陈之藩教授。作为物理学家兼散文家,陈教授骂人也是有理有据且娓娓道来,讲的是因梁实秋说了一句“把什么都贬褒个一文不值”,鲁迅先生回击:“贬就是贬,褒就是褒,什么叫贬褒个一文不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陈教授条分缕析,列举了好几条类似的表达,说明中国人说话的习惯,比如搬弄是非,当然指的是非,说是有什么不好呢!还比如说长道短,当然指的是道短,说长有什么错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陈教授铺垫够了,最后提到在香港回归时看到大陆官员赠给香港的对联,用的是鲁迅先生的诗句:历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陈教授抓住机会,写道:我替梁实秋先生大笑三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骂人的艺术到如此境界,不知道可否用登峰造极来形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4年5月30日写于上海</p><p class="ql-block">2025年10月7日重新编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