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心理学小知识】博傻理论:最大的愚蠢,是自以为聪明</p><p class="ql-block">定义 </p><p class="ql-block">博傻理论(Greater Fool Theory)指:人们之所以愿意高价买入某样东西,并非看好其真实价值,而是坚信“后面还有更傻的人接盘”。一旦无人接盘,最后一棒就成了最大的傻瓜。</p><p class="ql-block"> 一、你买的不是价值,而是幻觉 </p><p class="ql-block">• 抢Labubu、跟风炒股、拼折扣券——真正驱动的是“后面有人接盘”的预期,而非理性分析。 </p><p class="ql-block">• 情绪先行:怕错过、怕落后,于是“先上车再说”。</p><p class="ql-block">二、为什么你会走进“更大的傻瓜”这套局?</p><p class="ql-block">1,谁都怕自己落单</p><p class="ql-block">看到别人在买,哪怕不懂也想试试,不然总觉得自己是不是“信息落后”。其实就是跟风。你并不信产品,只是怕错过。</p><p class="ql-block">2,我们老爱只挑自己想听的</p><p class="ql-block">这叫确认偏误。一旦你倾向于相信某个结果,就会无意识地去找能支持这个结果的证据。比如你看中一只股,有一个人说会涨,你马上点头;十个说风险高,你却当没看到。</p><p class="ql-block">3,有些人对自己“过分自信”</p><p class="ql-block">总觉得自己能比别人快一步、准一点,不至于是最后那个傻子。可这不正是所有人都在想的么?越这样想的人,越容易掉坑。</p><p class="ql-block">4,情绪上来了,理智真拦不住</p><p class="ql-block">你以为你是“分析完再行动”,但很多时候情绪早就抢了方向盘。贪婪、焦虑、侥幸……统统混在一块,最后你买的不是东西,是一个自我安慰的期待。</p><p class="ql-block">三、故事:小李的“最后接棒” </p><p class="ql-block">• 看到“内幕消息”跟风买股,短期小赚→想加仓。 </p><p class="ql-block">• 股价跳水,账户腰斩,才发现自己连公司做什么都没弄清。 </p><p class="ql-block">• 复盘:买的不是股票,是“后面还有人更傻”的幻想。</p><p class="ql-block">四、家庭教育场景 </p><p class="ql-block">孩子看同学买限量球鞋,央求父母:“再不买就涨价!”父母担心孩子被孤立,咬牙下单。结果两月后新款上市,旧鞋贬值一半——全家一起成了“接棒人”。 </p><p class="ql-block">破解:与孩子共同分析“需求 vs 跟风”,设立48小时冷静期,避免情绪买单。</p><p class="ql-block">五、如何少当“最后傻瓜” </p><p class="ql-block">1.别太在意“别人都怎么选”</p><p class="ql-block">听听无妨,但别把别人的决定当你的导航。很多时候,别人也只是跟着别人走。</p><p class="ql-block">2.信息别挑着看,麻烦把“反对意见”也读一遍</p><p class="ql-block">一个选择值不值得做,往往不是看它有多少赞美,而是看它被质疑时你还能不能接受。</p><p class="ql-block">3.情绪要留一点空档期</p><p class="ql-block">真的想买、想投,就先别急着点确定。放个一两天,再回来看看自己还冲不冲动。</p><p class="ql-block">4.最后,别怕出错,怕的是不反思</p><p class="ql-block">错一次不丢人,关键是你能不能搞明白错哪儿了。人都会踩坑,但有的人能学会绕过去。</p><p class="ql-block">六、一句话总结 </p><p class="ql-block">博傻游戏不缺玩家,缺的是敢于停一停、想一想的人。 </p><p class="ql-block">当你能诚实回答“我是因为价值,还是因为幻想”时,你就离最后一棒远了一步。</p> <p class="ql-block">果然凡事的终极大招是“不要了”,你不要了,转身要走了,商家就急了。</p><p class="ql-block">你不买东西,他们不仅补贴还降价。你不结婚,彩礼就降了,慢慢没了。你不买房,房价也降了。你不买车,豪车也跌成狗了。你在乎啥别人就拿捏你啥,你不在乎了,别人被你拿捏了。</p><p class="ql-block">看来世界就是这么变好的。</p> <p class="ql-block">耐心。谈到成就一件事的品质,作家刘震云认为最重要的是:耐心。</p><p class="ql-block">他说自己写作是因为上大学后,发现很多同学都在写,他也就跟着写。</p><p class="ql-block">当时很多人都比他写得好,但毕业之后颠沛流离,去了各个不同的地方,就不再写了,而他没有放弃,一直写一直写,成就了今天的他。</p><p class="ql-block">很多人,通往成功的路走了99%,就剩下1%,就可以捅破这个窗户纸,但是大部分人都又回去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