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7日上午,八步区老年大学手机摄影提高班师生走进芋头苗工场和敏行拓展基地参观学习

🌷 彩云🌷

<p class="ql-block">清晨的阳光洒在山间小道上,我们八步区老年大学手机摄影提高班的师生一行人,沿着蜿蜒的山路缓缓前行。远远地,一座金属牌坊映入眼帘,上书“敏行拓展基地”几个大字,在晨光中泛着沉稳的光泽。两侧挂着的红灯笼随风轻晃,像是在热情地迎接我们的到来。两旁树木葱茏,远处山峦叠翠,空气里弥漫着泥土与草木的清香,仿佛走进了一幅静谧的山水画。</p> <p class="ql-block">穿过牌坊不久,眼前豁然开朗。一片开阔的田野铺展在山脚下,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田边立着一块醒目的广告牌,写着“贺州市润锦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字迹端正有力。广告牌下方还陈列着几幅小图,展示着当地出产的各类农产品——有粗壮的根茎菜,也有饱满的蘑菇,无不透着大地的馈赠与农人的辛劳。这不仅是企业的名片,更像是这片土地写给自然的一封情书。</p> <p class="ql-block">我们继续前行,来到一处堆满芋头的小院。刚从地里挖出的芋头还带着湿润的泥土,表皮粗糙,颜色深褐,像是被大地亲吻过的印记。有些已经切开,露出洁白如玉的内里,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丰收的喜悦。旁边还零星摆着几根香蕉和绿叶菜,色彩交错,宛如一幅未经修饰的田园油画。大家纷纷举起手机,捕捉这份最本真的“泥土味”。</p> <p class="ql-block">不远处,一堆姜块整齐地摊放在地上,根须缠绕,泥土未净,茎叶尚绿,一看便是清晨刚采收的。它们形态各异,有的像蜷缩的手掌,有的如盘结的根脉,每一块都带着土地的记忆。阳光斜照,映出姜皮上细密的纹路,也照亮了我们镜头里的每一个细节。有位老师轻声感叹:“这才是真正的‘原生态’啊。”</p> <p class="ql-block">再往里走,几位农人正弯腰忙碌着。他们穿着朴素的工作服,戴着手套,仔细地将根茎类蔬菜分类整理。地上铺满了泥土和刚出土的作物,红色的塑料筐里已装满了洁净的成品。动作虽重复,却井然有序,像是一场与土地默契已久的仪式。我们静静围观,不忍打扰,只用镜头记录下这份平凡中的庄严。</p> <p class="ql-block">在院角,一排排红色网袋整齐码放,里面装满了芋头。网袋鲜艳夺目,与芋头的土褐色形成鲜明对比,像是为丰收披上的节日盛装。背景里还有更多堆积如山的芋头苗,仿佛诉说着这个季节的富足。阳光洒在网袋上,光影斑驳,连空气都仿佛弥漫着芋头的香气。</p> <p class="ql-block">另一处墙边,几袋刚收的块茎作物静静堆放着。袋子沾着泥,作物还带着地气,背景是一堵灰砖墙,墙角绿植悄然生长。这场景没有刻意布置,却自有一种质朴的美感。我们几位摄影班的同学围上前去,调整角度,寻找光影与构图的最佳平衡,试图把这份“刚刚好”的真实定格在手机里。</p> <p class="ql-block">一位戴着草帽的同学正用红色的农具翻动着地上的作物。她穿着白T恤和红裤子,动作利落,神情专注。阳光洒在她身上,勾勒出一道温暖的轮廓,那笑容像极了这片土地的温度——朴实、真诚、不加修饰,这是劳动最动人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又一堆芋头被搬了出来,个头不一,形状各异,有的圆润如卵,有的歪斜如笑。泥土还牢牢附着在表皮上,像是它们不愿与土地分离。我们蹲下身,从低角度拍摄,让芋头与远山、绿树同框,竟也拍出了几分诗意。原来,最不起眼的作物,也能在光影中焕发出生命的光泽。</p> <p class="ql-block">在基地的一角,整齐堆放着一摞木柴,截面纹理清晰,有的光滑如打磨过,有的则裂痕纵横,像是岁月刻下的年轮。阳光斜照,明暗交错,木柴堆仿佛成了一幅天然的抽象画。我们驻足良久,有人感慨:“这不就是生活本身吗?有光,也有裂痕。”</p> <p class="ql-block">一张浅蓝色的布景前,几块木头切片被随意摆放,年轮一圈圈展开,从浅棕到深褐,像是树木用一生写下的日记。我们轮流拍摄,有人俯身低拍,有人侧光取影,每一张照片都试图解读一段沉默的成长史。这些木片虽小,却让我们看到了时间的重量。</p> <p class="ql-block">基地的休闲区设有一张长木桌和几把木椅,桌面粗糙,木纹清晰,仿佛还留着风雨的痕迹。几位同学已坐在桌旁休息,有人拿出自带的茶水,有人翻看刚拍的照片。背景里绿植摇曳,装饰的木桩错落有致,地面铺着红砖,整个空间温馨而宁静。这里不仅是劳动的场所,更是心灵休憩的港湾。</p> <p class="ql-block">基地的建筑掩映在山间,门前红灯笼高挂,四周花开正艳,色彩斑斓。背后是连绵的青山,头顶是湛蓝的天空,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我们站在门前合影,笑声在山谷间回荡。这一刻,我们不仅是摄影的学习者,更是自然的倾听者。</p> <p class="ql-block">走出基地稍远,一片开阔地展现在眼前。两座山峰巍然耸立,绿意覆盖,生机盎然。山脚下有建筑,也有游乐设施,仿佛在提醒我们:生态与生活,本就可以共存。我们驻足远眺,心中涌起一种难以言说的宁静与满足。</p> <p class="ql-block">临近中午,基地为我们准备了一场简朴而温馨的户外聚餐。大家围坐在长桌旁,桌上摆满了当地食材做成的菜肴,有香芋,有河鱼,有南瓜,还有农家养的土鸡和青菜。我们边吃边聊,分享着拍摄心得,也聊着生活的点滴。阳光暖暖地照着,笑声不断,像极了家人团聚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遮阳棚下,有人继续整理照片,有人轻声交流构图技巧。橙衣的老师坐在桌旁指导,红裙的学员在一旁忙碌着分发茶水。绿植环绕,微风轻拂,整个空间洋溢着轻松与愉悦。我们不是在上一堂课,而是在经历一场与自然、与生活的深度对话。</p> <p class="ql-block">午后,几位同学决定去山脚走走。他们背起小包,沿着小径缓步前行,身后是蓝天与青山。标语牌立在一旁,写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字字铿锵。我们远远望着他们的背影,仿佛看到了一种信念的延续——对美的追寻,对生活的热爱,从不止步。</p> <p class="ql-block">回程前,我们在公司横幅前合影留念。大家手持红色袋子,脸上洋溢着笑容,眼神里满是收获的喜悦。这笑容,不只是因为拍到了好照片,更是因为我们亲眼见证了土地的丰饶、劳动的尊严,以及生态农业背后那份踏实的坚持。快门按下的一瞬,定格的不仅是相片更是丰富的生活体验,我们用镜头丈量土地,用心灵感受自然,在山野与作物之间,拍下的不只是风景,更是生活最本真的模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