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晨练时在河边的石堆里捡到这块石头,起初只是被它橙黄的色泽吸引,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像是藏着一段被水打磨了千年的旧事。它形状不规则,却莫名透出一种生动的意味——那中心一处浅色的圆形凹陷,像极了一只鸟的眼睛,圆润、清亮,仿佛正静静回望着我。越看越觉得奇妙,像是自然随手雕出的一张面孔,有几分像鸭头,又带着点远古图腾的神秘。</p> <p class="ql-block">后来我把它带回家,搁在窗台边的白瓷盘里。阳光一照,石头的纹理便活了过来,细密的裂纹如岁月的掌纹,斑驳的深色斑点像是凝固的星图。它不说话,却让人忍不住想听。有人说是风化形成的自然奇观,也有人笑我太容易“看像什么就是什么”。可奇石之妙,不就妙在这一念之间的灵光闪现吗?它像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让你停下了脚步,让你在匆忙的日子里,为一块石头驻足凝视。</p> <p class="ql-block">我把这石头放在书桌一角,每次抬头都能看见它那“眼睛”静静地望着前方。它不像工艺品那样完美,正因这份不完美,才显得真实而有故事。有时我会想,它曾躺在河底多少年?被水流推来撞去,磨去棱角,留下痕迹,最后被我拾起,成了案头一段沉默的陪伴。</p> <p class="ql-block">奇石不在贵重,而在奇思。它提醒我,生活里最动人的发现,往往藏在不经意的清晨、不起眼的角落。一块石头,能让人想起自然的鬼斧神工,也能照见自己内心的柔软与好奇。或许我们都在寻找某种共鸣——而它,恰好以一只“眼睛”,望进了我心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