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绳记

小三班孔老师

<p class="ql-block">观察时间:2025年10月17日</p><p class="ql-block">观察地点:教室</p><p class="ql-block">观察对象:悦宝、柠子</p><p class="ql-block">观察目的:观察幼儿在同伴互助学习翻花绳过程中的社交互动行为、学习支持方式及个体学习心理变化,评估幼儿社会性发展与学习品质。</p> <p class="ql-block">观察过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过度环节的时候柠子说不会翻花绳,小朋友们都围过来说:“我教你。”悦宝教的时候,一边说一边动手帮助柠子。柠子完成一遍,悦宝就用手抓下来:“你自己再来一次。”当柠子在中间不会的时候,悦宝又耐心的教,当柠子完成第二次后,悦宝再一次抓下来:“你自己再来一次。”这一次柠子完成后,悦宝和柠子都开心的笑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教师分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 同伴互助中的积极社交行为与心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柠子表示“不会翻花绳”时,其他幼儿主动围过来提出“我教你”,体现了中班幼儿(4-5岁)已具备共情能力与主动助人意识,符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愿意与人交往,能与同伴友好相处”的社会性发展目标。幼儿通过主动提供帮助,获得“被需要”的价值感,同时在群体互动中增强归属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 悦宝的“支架式”指导与心理特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悦宝采用“边说边动手帮助→独立尝试→难点再指导→反复练习”的步骤,展现出清晰的逻辑思维与耐心的指导能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初期“动手帮助”是为柠子搭建学习“支架”,降低操作难度,符合幼儿“直观动作思维”的认知特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两次“抓下来让柠子自己再来”,是有意识地引导柠子从“依赖帮助”转向“独立操作”,体现悦宝已具备初步的“同伴指导意识”,且在过程中始终保持耐心,未因柠子的困难表现出烦躁,反映出其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与责任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 柠子的学习心理变化与学习品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柠子从“不会”到“完成三次操作”,经历了“依赖→尝试→突破难点→成功”的心理过程:初期接受帮助时,表现出对同伴的信任;中间遇到困难时未放弃,配合悦宝再次学习,体现出坚持性;最终独立完成后与悦宝共同开心大笑,不仅获得“学会技能”的成就感,更因同伴的认可增强了自信心,符合《指南》中“具有初步的归属感,能在成人或同伴帮助下克服困难”的学习品质要求。</p> <p class="ql-block">教育措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社会领域:强化同伴互助,促进友好交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 搭建“同伴互助平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依据《指南》“引导幼儿学习用平等、协商的办法解决矛盾冲突”,在区域活动中设置“小老师”岗位(如翻花绳小老师、积木搭建小老师),鼓励像悦宝这样擅长某方面的幼儿发挥优势,同时为柠子这样不太擅长某方面的幼儿提供固定的求助与学习渠道,让互助行为常态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 开展“互助分享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活动后组织幼儿讨论“帮助柠子翻花绳时,大家做了什么?”“悦宝怎么教柠子的?”,引导幼儿总结有效互助的方法(如“先帮忙做,再让他自己试”“遇到困难不着急,慢慢教”),帮助幼儿理解“互助”的具体方式,提升社交策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健康领域:关注情绪体验,增强自信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 肯定个体进步,强化积极情绪</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依据《指南》“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关注幼儿的情绪表现”,在集体面前具体表扬柠子的进步(如“柠子一开始不会翻花绳,但跟着悦宝慢慢学,最后自己完成了,特别有耐心!”),同时肯定悦宝的帮助行为(如“悦宝教柠子时,一步一步很仔细,还鼓励柠子自己尝试,是很棒的小老师!”),让双方都感受到被认可,增强自我价值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 提供“阶梯式挑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柠子等处于学习初期的幼儿设计难度递进的翻花绳任务(如先学“单绳结”,再学“降落伞”),避免因难度过高产生挫败感;为悦宝等能力较强的幼儿提供“指导升级”任务(如“教同伴时,试着用更简单的话解释步骤”),满足其能力发展需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科学领域:结合认知特点,优化学习支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 借助“直观工具”辅助学习</p><p class="ql-block">依据《指南》“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特点,支持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为翻花绳活动提供彩色绳子(增强视觉辨识度)、步骤图卡片(展示翻花绳关键步骤),帮助幼儿像柠子一样通过“看步骤+动手试”理解操作逻辑,降低学习难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 鼓励“试错与反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幼儿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如柠子中间“不会”的环节),教师不直接告知答案,而是模仿悦宝的“支架式”指导,用提问引导思考(如“刚才悦宝教你这一步时,手指是怎么绕绳子的?”),帮助幼儿回忆操作方法,培养“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学习品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