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陕西自驾游(二十一)王家大院

马秋芝谢绝私聊,送花🙏

<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8日傍晚,我们来到了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静升镇静升村,这里就是山西省有名的王家大院所在地。当晚我们住在村边上的民宿,在他家的饭馆吃了一顿晚餐,他家的大茄龙,野菜丸子非常的好吃,据说也是当地比较有名的菜。</p> <p class="ql-block">遛弯来到了王家大院附近的老街,老街上都是古建筑,现在也是商业一条街,有很多山西本地特色食品店,他的发展历史要从元皇庆年间(1312-1313年),始祖王实迁居静升村,初以务农和经营豆腐坊为生。明代第八世起注重教育,累计培养生员129人、监生211人,奠定家族基础。‌‌</p> <p class="ql-block">据说王家最开始以卖豆腐起家,就住在现在我们逛的这条老街上。看看这个大门洞的院落,也很有气派,是不是过去王家起家时住的地方呢?</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一个“静升历史记忆”是这条老街的介绍: </p><p class="ql-block"> 锁瑞巷亦名肥家沟 沟前巷门初创于清康熙四年(1665年),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重修,碑嵌临街巷门之侧。沟后锁瑞巷亦名肥家沟。沟前巷门初创于清康熙四年(1665年),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重修,碑嵌临街巷门之侧。沟后凰台顶。取意为前后巷门关锁安国祥瑞。巷中宅院依东西山梁而建,顺沟斩崖,掘窑围院。巷中有一院石门框,遇有雨便提前有潮湿显现,沟中有数处地道口通连钟灵巷、恒贞堡、凝固堡、崇宁堡,乃至北山瓦岗寨。巷内东侧阁舍与临街铺面通联,巷前为饭庄,和平时日二楼三楼为雅座,招待贵客;而到动乱年间,观胜楼便成了瞭望塔,每有匪情,便锣响炮鸣通知祯明、拥翠、钟灵之巷及恒贞、崇宁、凝固之堡便作好防卫,或避隐暗室地道。</p><p class="ql-block"> 灵石县人民政府。</p> <p class="ql-block">老街上虽然店铺都关门了,但是村民们在院门口喝茶的,聊天的,逛街的,给这古老的街巷增加了现代的生活气息。</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在村边上的马路边上,你看看这大宽的马路,灯火辉煌的,和这个古老的街巷成了鲜明的对比。</p> <p class="ql-block">6月9日的早晨,我们来到了王家大院,今天韩妹没来,在家休息,因为她已经来过好几次了,这次是特意为我们四个人来的,我们几个在培春的带领下来到了这里。</p> <p class="ql-block">山西王家大院是灵石王氏家族于明清两代历时300余年修建的住宅建筑群,现存主体为清代康熙至嘉庆年间所建,占地4.5万平方米,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刚一进门,我们就看到了高高的门楼和门洞里那厚厚的城墙。</p> <p class="ql-block">家训馆</p><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家风家训馆是展示静升三氏家族人文精神的一座展馆,立在王家大院恒贞堡清芬院与芳院两座院落内,总占地面积1400平米。由家世、家规、家教、家道家节和家国六个展区 成,通过砖雕、石雕、木雕、楹联、匾额、文献等实物及复制品,以及根据王氏,国产光浸式激光投影等视频内容。全面系统地为参观者呈现生动立体的王氏家族七百年家风家训文化</p><p class="ql-block">2015年中纪委、监察部将王家大院家风家训作为重点内容在全国推广号召全国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学习中国优良家风文化。</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乐善堂,是山西灵石王家大院的核心建筑之一,位于东堡院(高家崖)内,为清代嘉庆年间王氏家族第十七世孙王汝聪的住宅区,又称“敦厚宅”。乐善堂由王汝聪(刑部山东司郎中,正五品)与其弟王汝成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至嘉庆十六年(1811年)共同修建,是王氏家族最后一座古堡式宅院,建筑面积达19572平方米,被誉为王家大院建筑装饰艺术的精华,尤以“纤细繁密”的风格著称。</p><p class="ql-block">名称寓意:堂名“乐善”取自《礼记》“敦善行而不怠”,体现主人乐善好施的家风;门匾“敦善行”进一步强调儒家“君子”品格,倡导多行善事。</p> <p class="ql-block">  建筑布局与功能</p><p class="ql-block">前院社交区:按传统“坎宅巽门”风水布局,北厅为高级客厅(乐善堂),南厅及东西厢房为管家、账房居所。院中设大水缸(寓意“以水为财”)及“如意踏跺”台阶,象征“左右逢源”或“平步青云”。</p><p class="ql-block">后院生活区:具私密性,正面五孔窑洞供长辈居住,东西厢楼一层为儿孙居所,二层为小姐绣楼(十三级台阶象征女子十三岁入闺)。正窑顶为“子乔阁”,供奉王家始祖王子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装饰艺术与文化内涵</p><p class="ql-block">三雕艺术:以石雕、木雕、砖雕闻名,如照壁“狮子滚绣球”(驱邪纳吉)、门枕石“一路连科”(科举高中)、柱础石“六层宫灯造型”(寓意天、锦绣前程、福运等),融合儒家文化、吉祥图案与民俗信仰。楹联匾额:如“纬武经文勋业偕绵峰而永峙,敦诗说礼儒行并汾水以长清”彰显文武兼修的家训;“灋司马训”匾额强调效法司马光家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乐善堂与凝瑞居(王汝成宅)共同构成高家崖建筑群,是清代官宅典范,体现“长幼有序”的礼制,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的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文化价值:梁思成曾盛赞其建筑工艺,学者王鲁湘称其为“中国家文化的典型代表”,融合耕读文化与官商传统。</p> <p class="ql-block">贝叶匾</p><p class="ql-block">该匾额雕刻细腻,脉络清晰,正反分明,一波三折,给人以强烈的动感。唐朝时,贝叶是爱情的信物,故有御沟题红、千古佳韵之说。</p><p class="ql-block">狮子滚绣球,雄雌二狮嬉戏时,狮毛缠绕,滚而成球,幼狮诞生后卧于其中,寓 狮子滚绣球,好事在后头"。该壁心采用高浮雕手法,将三只狮子用"龙凤喜相逢"的造型雕刻出来。狮、嗣谐音,祈盼子孙兴旺;绶带寓意长久不断。诸多元素共同展现出家庭和美,好事不断的吉祥景象。</p> <p class="ql-block">满床笏</p><p class="ql-block">长达十余米的挂落,壮观地展现了唐安邦功臣郭子仪六十大寿时,因七子八婿皆显贵,笏堆满床的盛况,寄托了王氏家族对福禄寿考、富贵昌盛的祈盼。</p><p class="ql-block">丝绸之路</p><p class="ql-block">其造型独特,极为罕见。采用圆雕手法,两只狮子由圉狮者牵引,驮着锦缎和法螺。圉狮者为汉人,须弥座下有四位大力士,为西域劳动者形象。这是西汉张骞打通中西文化交流中丝绸之路的历史记录,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象征。</p> <p class="ql-block">敬业堂厨院</p><p class="ql-block">厨院没有内三外四」七</p><p class="ql-block">道门,把全院分隔成上中下三</p><p class="ql-block">个等级,不同等级的人走不同</p><p class="ql-block">等级的门,在不同等级的餐厅就餐。主人在后院楼上,高等佣人在中院,一般佣人在前院。体現了严格的封建等级观念。</p> <p class="ql-block">桂馨书院</p><p class="ql-block">桂馨书院为视履堡高级书斋,分前、中、后三个院。从前院到后院正房所经三组三级台阶,象征连升三级。在封建科举制度下,王家人在这里奋发读书,期盼金榜题名。</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的门墩、石雕和砖雕是明清建筑文化的集中体现,承载着家族对美好生活的祈愿。这个门墩 —鲤鱼跳龙门—象征着学子们都能成才。</p> <p class="ql-block">门墩的象征意义,王家大院门墩(抱鼓石)通常雕刻有狮子、兽吻等图案,既体现建筑功能(防磨损、稳固门户),又蕴含镇宅辟邪的寓意。例如,狮子象征威严,常用于彰显家族地位;兽吻则体现对自然力量的敬畏。门墩的形制、纹饰还暗含“门当户对”的社会等级观念,文官多用书箱形,武官多用战鼓形。 ‌</p> <p class="ql-block">各式各样的砖雕图案都有不同的讲究</p> <p class="ql-block">石雕与砖雕的吉祥寓意</p><p class="ql-block">‌“辈辈侯”石雕‌:造型为“大猴背小猴”,谐音“辈辈侯”,寄托家族人才辈出、仕途顺遂的期许。 ‌</p><p class="ql-block">‌五福捧寿砖雕‌:以蝙蝠(蝠)环绕寿字纹,寓意福寿双全,蝙蝠姿态灵动,线条繁复有序,展现古代工匠技艺与吉祥愿景。 ‌</p><p class="ql-block">‌水缸龙纹‌:黄铜铸就的龙形水缸,象征祥瑞与家族兴旺,龙爪腾跃的造型传递出威严与生机。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些雕刻艺术不仅装饰了建筑,更将福禄寿喜财等美好愿望融入历史与现实交织的宅院文化中。</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屋脊上的烟筒称为‌呼兰式烟筒‌,是东北满族传统民宅特有的烟囱形式,满语称“呼兰”,民间又称“跨海烟筒”“落地烟筒”。 ‌</p> <p class="ql-block">德馨轩</p><p class="ql-block">二十一世花翎盐运使衔王鸿翔的宅院,院落为三进四合院。院中现存石雕影壁"四逸图"构图精美,雕技不俗,颇有品位。</p> <p class="ql-block">司马第</p><p class="ql-block">又名司马院,俗称妖怪</p><p class="ql-block">院,是十五世候铨州同王寅</p><p class="ql-block">徳的宅院。其布局曲折多变,</p><p class="ql-block">紧凑合理,四座院落主题分</p><p class="ql-block">别为加官、进禄、増福、晞寿。观月楼既可观星赏月,</p><p class="ql-block">又可看家护院。</p> <p class="ql-block">隐翠园</p><p class="ql-block">亦称来青山馆,是十五世敕封儒林郎、晋赠中完大夫王梦鹏的宅院。清乾隆四十五年,王梦鹏被举孝义,奉旨建坊,崇祀忠孝祠。工书,有来青山馆藏函板存馨书院。</p> <p class="ql-block">兰桂园</p><p class="ql-block">亦称顶甲花园,为十六世王森荣的宅院。其院为别具一格的前园后院风格,与其它三个花园既相互联通,又独立成章。</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王家大院的花园,主要分布在东大院(高家崖)的西南角,作为大偏院的一部分,由两座花园式庭院组成,供主人休憩之用。花园始建于清嘉庆年间,是王家在鼎盛时期为满足家族休闲需求而建。既用于日常休憩,也作为接待宾客的雅致空间‌。</p> <p class="ql-block">花园采用北方庭院与南方园林融合的设计,依山势而建,布局精巧。园内设有亭台、小径和花木,与周围的砖雕、石雕装饰相映成趣,体现了王家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花园不仅是休闲场所,还承载了晋商家族的文化内涵。园中的雕刻和装饰常寓含吉祥寓意(如“五福捧寿”),反映了王家对家族繁荣的祈愿‌。</p> <p class="ql-block">从这里我们登上了王家大院的城墙,静升王氏祖籍太原,元仁宗皇庆年间迁至灵石县静升村,早期以耕作和小本生意为生。明朝中叶开始向商转型,涉足盐业、粮食、棉布等行业,逐渐积累财富。至清朝中叶,王家已成为富甲一方的晋商代表,业务范围扩展至全国。 ‌</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历经康熙至嘉庆年间扩建,形成总面积约25万平方米的建筑群,包含“五巷六堡一条街”的宏大格局。城墙与巷道的设计兼具防御与生活功能:院落布局错落有致,巷道纵横交错形成天然屏障;主街红门堡街贯穿南北,院落以“前堂后寝、左书右塾”的礼制排列,既满足家族聚居需求,又体现官商门第的等级秩序。 ‌</p> <p class="ql-block">站在城墙上俯瞰整个王家大院尽收眼底,院子的后面是山和散落的民居,院子的里边街巷整齐,房屋由低到高,错落有致,一眼望去,院套院,房挨房,层层叠叠,像迷宫一样,引人入胜!真不愧被称为民间的小故宫。</p> <p class="ql-block">马头墙高耸,木雕石刻精美,王家大院的每个细节都让人赞叹连连。每个院子都有独特风貌,中轴线对称严谨,尽显晋商的务实精神。从高处看王家大院,城墙坚固如铁桶,真是一个防御严密的城堡啊!</p> <p class="ql-block">家是一个院,王家大院就是那半座城,藏在山西的“民间故宫”。走进王家大院,一砖一瓦间都是故事,仿佛穿越回了晋商繁华的时代。王家大院不仅是堡垒,更是家园,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在这里,能感受到晋商的辉煌历史,也能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步入王家大院,就像打开历史的宝盒,建筑风格南北融合,青砖黛瓦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让你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小巷、建筑都在讲述着晋商的兴衰变迁,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音。</p> <p class="ql-block">古树修篱给王家大院添了几分古朴宁静,历经三百年修建而成,其建筑格局既有传统,又有威严感。高家崖和红门堡的布局让人叹为观止,每处都值得细细品味。这里不仅能看到古代晋商的繁荣衰落,还能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每座建筑、每件文物都是历史的见证者,记录着文化传承的点点滴滴。</p> <p class="ql-block">这里不仅是建筑的瑰宝,更是中华文化的缩影。每一扇门,每一扇窗,每一砖一瓦,每一处细节都凝聚着智慧与匠心,堪称建筑艺术的巅峰之作。都诉说着家族的荣耀与辉煌。</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的庭院深深,绿树成荫,仿佛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这里的宁静与庄重,让人心生敬畏,这里的每一处角落,都散发着古朴典雅的气息,王家大院是艺术的殿堂。古韵悠长,彰显着中华建筑艺术的博大精深。</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曾是晋商发源地,通过建筑布局和装饰展现晋商家族的兴衰历程,大院作为建筑艺术博物馆,让游客直观感受传统建筑美学与工艺,层层递进的院落设计,结合观景平台,让人感觉俯瞰时的空间美学。</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一梁一柱皆故事,一步一景尽风华;王家大院,尽显古代建筑之美。王家大院不仅是家族的象征,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王氏家族通过家训培养子弟清正廉洁、勤奋进取的品质,不仅是建筑瑰宝,更是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其艺术价值、教育意义及沉浸式体验,使其成为了解中国北方民居与晋商文化的必游之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