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人性的掉头高速公路,竟在安顺</p><p class="ql-block"> 山,还是那些山。苍翠,连绵,一如千百年前的模样。但路,已不再是那条路了。</p><p class="ql-block"> 曾几何时,紫云自治县火花镇的岁月,由马蹄和铃铛丈量。“山间铃响马帮来”,是诗,更是生活艰险的写照。物资在崎岖中缓慢流转,希望在山谷间幽幽回响。群山是屏障,守护着乡民,也一度阻隔着他们看向远方的目光。</p><p class="ql-block"> 直到第一声开山的炮响,惊醒了沉睡的峰峦。</p><p class="ql-block"> 看如今,两条高速公路如巨龙般穿山越岭,横贯火花镇的版图。那巍峨的高架桥,是钢铁铸就的脊梁,凌空飞架,将天堑变为通途。它们不再顺从于大地的褶皱,而是以一种充满力量的人性姿态,在云端“掉头”,潇洒地画下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弧线。这不再是简单的道路,这是书写在大地上的史诗。</p><p class="ql-block"> 路,通了。血脉,也就通了。</p><p class="ql-block"> 东南西北,不再是地图上的方向,而是朝发夕至的生活圈。清晨采摘的绿色蔬菜,傍晚便能出现在省城的餐桌上;山里的特色物产,沿着这光滑的沥青路面,源源不断地流向广阔的市场。道路联通的是地理方位,承载的却是千家万户致富的希望。</p><p class="ql-block"> “汽车喇叭响,致富到农家。”通村公路如毛细血管般四通八达,将乡镇、村寨紧密编织成一张高效的网络。曾经依靠马匹驮运的封闭山村,如今迎来了八方宾客,农家乐的灯火彻夜通明,乡村旅游的画卷徐徐展开。</p><p class="ql-block"> 这条人性的掉头高速公路,它懂得人们的渴望,它回应着大山的呼唤。它用最硬核的工程,完成了最温暖的叙事——让每一个偏远的梦想,都能找到通往繁华的出口;让每一片沉默的土地,都能奏响属于自己的、充满希望的汽笛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