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中国书画名家——杨顺龙

国粹艺术名家

<h3><strong>杨顺龙先生,男,1959年生,江苏扬州市人,书法书画名家,退伍军人,本科学历,别名有,易缘,麦田人,田野,苏宝山人等。</strong></h3></br><h3><strong>杨顺龙先生曾为建筑工程及人防工程监理工程师。业余時间爱好古董收藏,主要有名人字画,古陶瓷,玉器等等,获江苏省收藏家协会会员。</strong></h3></br><h3><strong>杨顺龙先生,喜欢研究周易风水文化,先后拜任法融,廖墨香,郭彧先生为师,主要研究有《奇门遁甲》《堪舆风水》《金锁玉关》《六十四卦》《梅花易数》《姓名学》《紫微斗数》《小六壬》《铁冠道派》《老八字》《神数八字》等,研究的书稿已有约六十万字左右,获国家《高级堪舆风水师》称号证书。</strong></h3></br><h3><strong>杨顺龙先生自幼热爱书画艺术,师承国家一级美术师陈绍棣先生为师,以自学为主,勤学苦练数年,擅长行,隶,篆书,甲骨文,山水等。近年又研习《女书体》方法。在书画方面有一定的造诣,有他自己的风格。数年来,先生多次参加全国书画比赛并获奖,也被一些文化单位收藏。曾获《瀚清国韵兰亭名家杯》《瀚墨名人杯》《2021年被评为优秀书画家》称号等。</strong></h3></br><h3><strong>杨顺龙先生现为扬州市江阳书画院付院长,扬州市文联会员,国粹艺术名家,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一级书法家。</strong></h3></br><h3> <h3><strong>笔韵墨香,书道传情——评杨老师书法艺术</strong></h3></br><h3>书法,乃中国传统文化之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文化底蕴与精神追求。杨顺龙老师的书法作品,便是这瑰宝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出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与无穷韵味。</h3></br><h3> <h3>杨顺龙老师的书法作品颇具艺术感染力与文化内涵,从书法艺术角度看,字体笔力遒劲,笔画粗细变化自然,展现出书写者扎实的笔墨功底。线条或灵动飘逸,或沉稳厚重,富有节奏感,将诗词的豪迈气势通过笔墨形态较好地传递出来。</h3></br><h3> <h3>杨顺龙老师这种创新形式打破了传统书法的常规,极具视觉冲击力。书法线条富有动感与张力,或粗或细,或曲或直,勾勒出的人物形象生动传神,仿佛财神爷跃然纸上。旁边的题诗 “张灯结彩迎财神,银铁如墨剑如虹,富贵荣华鸿运來,贵有青春多壮志”,字体流畅洒脱,与主体创意书法相得益彰,既表达了对财富与美好生活的向往,又展现出青春壮志的豪情,使作品兼具艺术观赏性与文化内涵。</h3></br><h3> <h3>杨顺龙老师以笔为媒,以墨为介,在书法的天地里深耕不辍,其作品不仅是技艺的展现,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每一幅作品都凝聚着他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对文化的敬畏以及对生活的感悟,为书法艺术的百花园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也让更多的人领略到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在墨香四溢中,传承着中华文化的根与魂。</h3></br><h3> <h3>在杨顺龙老师的书画世界里,每一笔、每一划都似在诉说着与艺术的深情对话,将传统笔墨的精髓与对生活的感悟熔于一炉,为观者呈现出一场酣畅淋漓的视觉与精神盛宴。折扇之上,尽展灵动意趣。绘牡丹者,色彩浓淡相宜,花瓣层层叠叠,似有暗香浮动,蜜蜂点缀其间,更添生机,仿佛能看见它们在花间翩跹采蜜的模样;绘紫藤者,紫花垂蔓,枝叶舒展,那朦胧的紫色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蜜蜂穿梭,让静态的画面有了动态的韵律,折扇的形制又为这些景致增添了几分雅致与精巧,手持这样的折扇,仿佛能于夏日暑气中寻得一份诗意的清凉。</h3></br><h3> <h3>花鸟果蔬之画,洋溢着鲜活的生活气息与美好寓意。满枝的红果饱满鲜亮,似能感受到果实的香甜,两只小鸡灵动活泼,为画面注入了天真意趣,旁边的题字更赋予其“红利至福至”的吉祥内涵,让画作超越了视觉欣赏,成为对生活美好期许的载体;梅花凌霜绽放,竹影疏斜,梅的傲骨与竹的清劲相得益彰,笔墨间尽显“梅花香自苦寒来,竹正萧然随风舞”的气韵,传递出坚韧高洁的精神品格。</h3></br><h3> <h3>杨顺龙老师的山水之作,尽显天地浩渺与文人情怀。山峦巍峨,云雾缭绕,瀑布飞流直下,山脚下屋舍俨然,营造出静谧祥和的世外桃源之境,仿佛能让人感受到居于此处的悠然与幸福;以阔大的视野描绘出连绵群山与滔滔流水,云雾在山间流转,似将山水的悠长与情意的绵长都融入这无尽的天地之间,笔墨苍润,意境深远,展现出传统山水画“咫尺山林,万里江天”的独特魅力。</h3></br><h3>杨顺龙老师的书画,是对传统艺术的虔诚守望与创新表达。他以扎实的笔墨功底为基,将自然之美、生活之趣、精神之思凝于笔端,让每一幅作品都成为有温度、有灵魂的存在,既承载着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蕴,又彰显出属于当下的艺术生机,在翰墨丹青中,为我们构建出一方可游、可居、可思的精神天地。</h3></br><h3>(文/田野)</h3></br><h3>欢迎点赞留言,喜欢老师作品随时留言联系我们。</h3></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