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年轻的一平方公里,请收藏这座小岛

 Beryl 惠兰

<p class="ql-block">编辑:惠兰</p><p class="ql-block">拍摄:惠兰</p><p class="ql-block">文字:惠兰</p><p class="ql-block">美篇号:313988033</p><p class="ql-block">音乐:钢琴曲《朋友》</p> <p class="ql-block">今天(2025-10-17)19:09</p><p class="ql-block">恭喜!你创作的《最年轻的一平方公里,请收...》已成为精选,将被更多人看到!希望未来创作更多优秀作品!&gt;&gt;</p> <p class="ql-block">从黄浦江上静谧的 “时光孤岛” 到国庆长假单日客流破万的潮流打卡地,这座承载着百年工业记忆的内陆小岛,正以2025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为契机,悄然完成一场华丽蜕变。艺术为桥、科技为翼,斑驳船台与灵动装置共生,老厂房与年轻创客共鸣,复兴岛不仅成为市民休闲新选择,更朝着 “最年轻、最智能的一平方公里” 稳步迈进。</p> <p class="ql-block">艺术,正是撬动复兴岛变化的关键杠杆。走进由旧钢材车间改造的艺术季A馆,原始的牛腿桁架结构依旧保留,阳光透过高窗洒在展览区,与屏幕上跳动的量子数据形成奇妙对比---老工业的厚重质感,与新科技的灵动活力在此碰撞。</p> <p class="ql-block">曾经轰鸣的龙骨、行车与塔吊。如今,这些江边的“工业巨兽”不再隆隆作响,而是与灯光、人形立牌、彩色球体结合,成为独特的艺术载体,勾勒出一幅“赛博朋克”般的画面---历史的钢铁骨骼里,注入了未来的灵魂。在船台公园的一处旧仓库墙上,美国艺术家劳伦斯·韦纳的巨型文字装置“被夜晚相遇的两艘船照亮”,在夕阳下静静舒展。</p> <p class="ql-block">复兴岛的蜕变,不止于“变热闹”,更有着严谨的城市更新逻辑。当下,小岛的开发导向被明确为“快创新、低成本、开放式、多元化和超活力、自生长”,而 “最年轻的一平方公里”“最智能的一平方公里”。目前,岛上30万平方米的老厂房正逐步改造,焕发出新的功能活力,斑驳的外墙背后,藏着精致的艺术殿堂。</p> <p class="ql-block">随着量子城市实验室的推进,复兴岛还吸引了更多科创力量的目光。“做无人机的、做智能制造机器人的企业,都对这些老厂房表现出很大兴趣。傍晚时分,潮水渐涨,江风拂过船台公园的草坪。“被夜晚相遇的两艘船照亮”的巨字在暮色中微微发亮,像是在诉说着小岛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秋日的江风裹挟着水汽掠过复兴岛岸线,将船台公园内塔吊的影子拉得悠长。若回溯一年多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模样,全岛仅有一条共青路、一家 “孤独的小饭店”,时光仿佛凝固在上世纪,定海路桥两端,像是隔着两个时空。而这个国庆长假,复兴岛彻底换了 “画风”:船台公园、旧厂房改造的艺术空间、滑板公园与量子互动馆前,挤满了从浦东、浦西赶来的市民,单日最高客流突破一万人。</p> <p class="ql-block">12号线复兴岛站,原来可能是上海市最冷清的地铁站,但现在人流已经变得非常壮大。朝江边走去,更有诸多视觉冲击力十足的大型艺术装置映入眼帘。从这些设备里能看到上海造船的历史,特别为我们上海的工业自豪。</p> 欢迎惠顾和欣赏 <p class="ql-block">作者:惠兰</p><p class="ql-block">拍摄器材:苹果16手机</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上海复兴岛</p><p class="ql-block">拍摄时间:2025年10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