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0月17日下午,“三秦家长学校”旬邑分校成立大会在县教育局五楼会议室召开。县教育局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局属事业单位副科级干部,各股室负责同志,各中小学、特殊教育学校、局直幼儿园(校)园长参加了会议。会议邀请了县卫健局、团县委、县妇联相关负责同志参加。县教育局党委委员张晓罡主持会议。</p> <p class="ql-block"> 会上,传达了省市关于推动“三秦家长学校”建设及相关家庭教育工作的文件精神与部署要求。解读了《三秦家长学校旬邑分校工作实施细则(试行)》,并安排近期重点工作。</p> <p class="ql-block"> 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崔海荣为“三秦家长学校”旬邑分校揭牌。并为专家库成员代表田力、王甜甜同志颁发了聘书。</p> <p class="ql-block"> 会议指出,“三秦家长学校”旬邑分校的成立,是我县深入贯彻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的生动实践,是扎实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的有力举措,更是回应群众期盼、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务实行动。</p><p class="ql-block"> 会议强调,县教育局要扛起“主责主业”,当好“领头雁”、“排头兵”。要立足全县教育发展大局,发挥牵头抓总的作用,健全分校运行机制,完善制度保障体系,推动家长学校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县卫健局要发挥“专业优势”,筑牢“健康基石”。将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促进工作与家长学校建设深度融合,组织专业力量开展科学育儿指导,普及生长发育、营养健康、心理疏导等专业知识,帮助家长明察秋毫,防微杜渐,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第一守护人”。团县委要彰显“组织优势”,搭建“连心桥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整合青年志愿者资源,丰富实践育人载体,引导广大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家长学校的辅助工作,倾听心声,传递关怀,努力争做连接家校社的“青春使者”,营造朝气蓬勃,向上向善的共育环境。县妇联要立足“家庭阵地”,弘扬“优良家风”。充分发挥联系妇女、服务家庭的独特作用,将家长学校作为深化家庭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引导广大家庭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推动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在旬邑大地落地生根,以好家风带动好社风。</p><p class="ql-block"> 会议要求,一要提高站位,深刻领会抓贯彻。各校要深刻把握家长学校建设的跨时代意义,将其作为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支点,作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破局利器。要将家长学校建设纳入学校发展长远规划,实施 “校长(书记)一把手工程”,建立“目标责任+项目清单+绩效考评制”三位一体推进机制,确保各项工作高标准起步、高质量落实。二要细化举措,明确责任抓落实。研训中心要会同基教、师资等股室,构建“县级统筹+片区联动+校本特色”三级资源体系,打造具有旬邑辨识度的家庭教育课程矩阵。各校要立足校情实际,大力实施“三个一”强基工程,即锻造一支“专家引领+骨干支撑+家长参与”的复合型家庭教育师资梯队,编撰一本“彰显地域文化+契合成长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家庭教育“小红书”,构建一套“制度保障+技术支撑+效果评估”的闭环管理体系。创新开展“家庭教育工作坊”“亲子成长营”“案例解剖室”等沉浸式实践活动,让家庭教育从书本走向生活,从课堂辐射社会。三要强化协同,凝聚合力抓推进。要牢固树立“大教育观”理念,构建“教育部门主导+职能部门联动+社会力量参与”的育人共同体。各校要与卫健局、团县委、县妇联等部门主动对接,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打造“健康旬邑进校园”“心邑护航行动”“古豳之子公益行”等家庭教育品牌项目。通过制度创新、资源整合、平台共建,形成“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新局面,让家长学校成为彰显旬邑教育治理能力的“金名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