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穿梭于泉州现代化都市的钢筋水泥丛林,高耸入云的楼宇仿佛要将天空 monopolize,都市的快节奏与喧嚣无处不在。然而,就在这密集的高楼大厦之间,一处宛如遗珠的闽南风情景致,悄然吸引着我的目光——它便是五店市。听闻这里汇聚了明清乃至民国时期的闽南红砖古厝,是都市改造浪潮中幸存下来的文化瑰宝,带着几分好奇与敬畏,我踏入了这片时光的秘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们进入五店市,仿佛瞬间穿越了时空隧道。鳞次栉比的现代建筑并未被隔绝在外,它们高大的身影环绕四周,投下大片阴影,更反衬出这片古老区域的珍贵与独特。眼前,是那标志性的闽南红砖建筑,飞檐翘角,燕尾脊高耸入云,在阳光下闪耀着温暖而沧桑的光泽。这抹鲜亮的红色,在这片灰白与玻璃幕墙构成的城市背景中,显得格外醒目,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漫步其中,脚步不自觉地放轻放缓。古厝的墙体,历经数百年风雨侵蚀,斑驳的痕迹诉说着光阴的故事。那些雕花的石窗、精致的木雕,虽然部分已显陈旧,却依然能看出昔日的精美与匠心。几株老树从院墙边探出枝丫,绿叶在红砖墙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更添几分宁静与生机。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青草香,偶尔夹杂着附近小吃摊飘来的诱人气息,构成一种独特的、属于老泉州的味道。</p><p class="ql-block">这里的建筑并非孤立的陈列,而是形成了错落有致的街巷格局。狭窄的石板路蜿蜒曲折,连接着一座座古厝。行走在石板路上,耳边似乎能听到历史的回响:是古时商人马帮的蹄声,是邻里间亲切的乡音,还是红白喜事时的喧闹?如今,更多的是游客的惊叹声、孩子们的嬉笑声,以及商家亲切的招呼声。新旧在这里奇妙地融合,古老的建筑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五店市并非仅仅是一个静态的博物馆。它是一个活着的社区,一个充满活力的文化空间。许多古厝被改造为特色店铺、咖啡馆、茶馆、手工作坊和艺术空间。我看到了身着传统服饰的年轻人,在古厝前拍照留念;看到了坐在老树下悠闲品茶的人们;看到了充满创意的手工艺品,巧妙地融入了闽南元素。这种“修旧如旧”并加以活化利用的方式,让古老的建筑重新焕发出光彩,也让传统文化得以在现代生活中延续。</p><p class="ql-block">在一家临街的茶馆小憩,透过玻璃窗,一边是古朴的红砖墙和精致的窗棂,一边是远处林立的高楼大厦。这种强烈的视觉对比,让我不禁思考:在快速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平衡城市建设与文化传承?五店市的存在,无疑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它证明了古老的建筑并非城市发展的阻碍,而是可以成为独特的文化名片和城市记忆的重要载体。它得以在历次改造中幸存,并受到不断升级的保护,实属不易,也让人看到了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珍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离开五店市时,回望那些在现代化都市缝隙中顽强生长的红砖厝,心中充满了感慨。它们不仅是一栋栋建筑,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一段文化的传承。五店市,就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静默地矗立在高楼之间,用斑驳的砖墙和飞檐翘角,向每一个来访的人,讲述着泉州这座城市深厚而悠远的故事。这趟旅程,不仅是一次视觉的享受,更是一次关于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如何和谐共存的深刻体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