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编辑 静观波澜 <p class="ql-block">前往哈密回王府,需要穿越哈密。噶顺戈壁,别称八百里瀚海或莫贺延碛,位于新疆哈密市与甘肃瓜州之间,是连接新疆东部与河西走廊西端的高原戈壁区。属于典型的荒漠地貌和大量风蚀地貌(如雅丹群),颜色以沙黄色为主,部分区域可见红褐色丹霞地貌。 人烟罕至,植被稀少,只有少量野骆驼生存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穿越戈壁滩,来到最后一站,哈密回王府。导游介绍,回王府位于新疆哈密市回城乡原回城东北角,始建于1706年,哈密回王府是清代新疆规模最大、最具特色的宫廷建筑群,融合中原宫殿风格与伊斯兰建筑元素,被誉为“西域小故宫”。其历史可追溯至1706年由首任哈密回王额贝都拉主导修建,回王额贝都拉经康熙帝批准并派汉族工匠营建,历时七年竣工。该建筑群融合中原宫殿风格与伊斯兰艺术元素,主基调参照北京紫禁城,采用琉璃瓦顶、飞檐斗拱及金龙装饰,是清代新疆规模最大的宫廷建筑群。王府历经多次扩建,九世回王沙木胡索特时期占地达数百亩,含八百余间房舍,设有汉式门楼、清真寺及万寿宫等建筑。1931年毁于战火后,2004年启动原址重建工程,复原后的建筑群保留高台土墙、园林布局等特征,重现多民族建筑交融特色,作为哈密回王统治中心,该建筑群见证清代新疆多元文化互动历史。</p> <p class="ql-block">景区门口附近,回王府四合院,是哈密回王府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曾作为王府接待宾客的驿站使用。由哈密王额贝都拉于1705年主持修建,设计灵感源自北京故宫,耗时7年完工,融合了汉族四合院与西域风格,体现了清代汉维建筑艺术的交融。</p> <p class="ql-block">回部亲王是统领天山南部维吾尔族大部的世袭领主,首代亲王米尔扎·鄂对因协助清朝平定叛乱于乾隆年间获封。世袭制度延续至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共传承十二代。末代亲王达吾提·买合苏提于2014年7月30日以88岁高龄逝世,生前曾任库车县政协副主席。原王府1937年被毁后,2004年库车县政府依据末代亲王回忆重建,虽不如鼎盛时期的规模宏大,而成为简配版。但厚重的人文历史价值,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p> <p class="ql-block">碉堡作为回王府防御的重要组成部分,建于民国初年,主要用于瞭望敌情抵御外敌。墙体高大坚固,设有射击孔和角堡,可居高临下御敌。此建筑1931年毁于战火,2004年重建复原。</p> <p class="ql-block">牢房</p> <p class="ql-block">戏台</p> <p class="ql-block">点将台,含练兵场、岗楼、营房等军事设施。 </p> <p class="ql-block">军官休息室</p> <p class="ql-block">王爷台是哈密回王府的核心建筑群,占地6500平方米,高9.4米,由13座单体建筑组成,融合了汉、伊斯兰、满蒙等多元建筑风格,被誉为“西域小故宫”的精华所在。作为回王生活与办公的核心区域,台上建筑分为宗教、办公、生活三大功能区。1930年毁于战火2005年重建后规模虽缩水(原800间房现仅80余间),仍可窥见昔日辉煌。王爷台不仅是哈密回王政权的象征,更是清代边疆与中原文化交融的实物见证。</p> <p class="ql-block">王妃寝宫</p> <p class="ql-block">蓝金相间的屋顶在晴空下熠熠生辉,屋檐翘起如诗行般轻盈。彩绘的纹样繁复而有序,像是将整片天空的华美都收拢在了这一角。树影环绕,风过时,檐角的铃声若有若无,仿佛在低语一段无人知晓的往事。</p> <p class="ql-block">回王宫大殿</p> <p class="ql-block">宣礼楼</p> <p class="ql-block">清艾提尕尔清真寺,新疆最大室内清真寺,汉式大殿与伊斯兰圆拱尖顶宣礼楼形成鲜明对比。 清真寺在蓝天白云下拔地而起,琉璃瓦层层叠叠,彩绘细腻如织。飞檐如翼,层层外展,仿佛随时要腾空而起。塔基的石雕厚重而精美,每一道纹路都像是刻进了时光的年轮。</p> <p class="ql-block">兵器室</p> <p class="ql-block">古井</p> <p class="ql-block">哈密回王府景区萌宠乐园是景区推出的亲子互动项目,以萌宠互动为核心,结合无动力游乐设施打造欢乐体验空间。 萌宠互动:提供羊驼、小羊、北极狐等动物投喂与近距离接触体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