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学无止境,博采众长</p><p class="ql-block">——我学写作的点滴趣事</p><p class="ql-block">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AI技术已全方位融入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比如,借助AI技术,人们能够高效地完成各类复杂的写作任务,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p><p class="ql-block">谈及学习写作,我感触颇深: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学无止境,这正是求学的真正意义所在。在此,我想和大家分享我学习写作过程中的一些趣事。</p><p class="ql-block">一、写作的启蒙</p><p class="ql-block">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村地区在教育方面的投入极为有限。许多地方的初小(一至四年级)和高小(五、六年级)是分开办学的,初小毕业后,学生需要到其他地方就读高小。所以,上高小并非一件容易的事,能上初中的更是少之又少。六十年代中期,我高小毕业,由于当地没有初中,又赶上“文革”,许多学校停课,我只好辍学在家。</p><p class="ql-block">母亲原本是一名代课老师,在国家困难时期被精简下来。后来,她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个体户,以加工衣服为生,靠微薄的收入贴补家用。父亲是一位中学语文教师,但由于工作繁忙,再加上在“文革”中遭受错误批判,工资一度停发。我们兄妹四人,仅发放两人的生活费。那时我年纪还小,无法为母亲分担太多,只能帮忙做一些打柴、做饭之类的家务。母亲曾是教师,深知知识的重要性,因此要求我除了做好家务,每天至少学习半天。最初是学习写作文,当时我的语文基础很差,不知从何处下笔。母亲让我把凳子搬到她的缝纫机旁,一边缝纫一边教我。我有一位在外地工作的叔叔,他对我们很好。那年他回家过年,年后返回工作岗位后,母亲便要求我给他写信,向他问好,并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可我不知如何动笔,于是母亲便一字一句地教我,如何开头、结尾,中间如何表达自己想说的话等。起初,我常常写完第一句就不知道下一句该写什么,母亲便鼓励我开动脑筋,写自己想写的内容。在母亲的引导下,经过半年的训练,我的写作能力有了较大提升。母亲是我写作的启蒙老师。</p> <p class="ql-block">二、写作能力的历练与提升</p><p class="ql-block">随着国家的发展,普及初中教育、扩大高中教育规模的政策得到了有效落实。各个生产大队纷纷兴办初中,公社一级则开办了高中,学位数量大幅增长。我辍学一年后,当地大队创办了初中,我便立即报名入学。尽管在这一年里我一直坚持学习,各科成绩在班级中名列前茅,进步十分明显,但我仍觉得自己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在语文写作方面,我注重广泛阅读报纸和各类书籍,积极收集各种学习资料,期望能取得更大的进步。</p><p class="ql-block">记得初中二年级时,老师要求同学们结合家乡所在生产队的实际情况,撰写一篇记叙文,反映当时的农业生产状况。正当我为此犯愁时,外婆回来了。外婆是一位淳朴的农村妇女,我们四兄妹都是由她一手抚养长大的。这些年,我们陆续上学,她便在农忙时节回到村里参加劳动,挣些工分来保障自己的口粮。当时正值农业学大寨的热潮,她跟我们讲述了村里分组进行插秧竞赛的热闹场景,大家通过拉歌等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既有趣又有很好的激励效果。我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写作素材。于是,我借鉴了当时报纸上一篇长篇通讯的部分写作手法,顺利完成了作文。为了表明这并非抄袭之作,我仿照报纸的样式,在文章开头写了一段“编者按”,介绍了外婆的基本情况以及这篇文章是根据她讲述的故事创作而成的。没想到,老师看到“编者按”三个字后,竟怀疑我是抄袭的,要求我拿出抄袭的原文给他看。我解释说这并非抄袭,只是参考了报纸上的一篇通讯进行仿写。老师仔细阅读我仿写的文章后,并未发现抄袭的痕迹,于是对“编者按”进行了修改,并将其并入作文的第一段,正文也仅做了个别文字的调整,还给出了精彩的评语,并打了72分的高分。我由此认识到,学习是需要掌握方法的,当时同班同学都对我的作文赞不绝口。两周后,学校组织同学们到邻县的一个学大寨先进村参观,回来后要写一篇参观记,我轻松地完成了写作,同样受到了同学们的喜爱。</p><p class="ql-block">撰写文章,无论是议论文还是记叙文,只要掌握其中的基本要素,合理组织素材,运用适合自身特点的基本写作手法,就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高中一年级时,学校刚刚举办完校运会,便组织全校同学开展了一场作文比赛,题目是“记一次校运会”,要求写成记叙文。赛题在赛前严格保密,就像一场正规的语文考试,利用晚自习的两节课时间完成,到点交卷。因为我全程参与了运动会,留意观察了许多精彩瞬间,写起来得心应手,最终,我凭借结构完整、语言流畅、卷面整洁工整的优势,以总分82分获得了全校第二名的好成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写作追求尽善尽美</p><p class="ql-block">学习写作,仅仅掌握记叙文、议论文的撰写是远远不够的。日常的应用文,像书信、计划、总结等,更是不可或缺的基本技能。能够创作一些文艺作品,例如诗词、散文、小说等,也是对写作能力的有益拓展。</p><p class="ql-block">有一年春节假期,晚饭后,爸爸邀请我一起去散步。散步时,他一边走一边为我讲解毛主席的词《沁园春·长沙》,我听得如痴如醉。从词上阕“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景色描写,到下阕“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等词句,我被毛主席那种忧国忧民、勇于搏击的大无畏精神深深触动。从此,我爱上了毛主席诗词,也喜欢上了诗词创作。</p><p class="ql-block">当时我们高中语文课本里有一些毛主席的诗词,也有一些现代诗歌。每当老师讲解这些课文时,我都会认真倾听,有时还会创作一些小诗。这些短小精悍的小诗,在班里和学校出黑板报时备受欢迎。然而,要写好诗词并非易事,需要反复推敲修改,俗话说: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p><p class="ql-block">高中毕业后,我很快就要上山下乡了,于是我创作了一首名为《再辞母校》的小诗,并送给了学校。写好后,我自我感觉不太满意,便请爸爸帮我修改。修改后,内容和诗句质量都有了显著提升,我感到十分满意。交给学校后,老师又做了进一步修改,使诗歌更加完美,并在学校和公社的墙报上刊登出来,受到了同学和老师的赞扬。</p><p class="ql-block">上山下乡以及正式参加工作后,我也时常创作一些小诗,但总觉得不太理想。如果时间允许,我就会拿回去请爸爸帮忙修改。特别是参加工作后,我和爸爸的距离远了,让他修改不太方便。要是一些习作不受时间限制,我就会通过信件寄给爸爸修改,修改后再寄回给我。有时我写了一些比较优秀的诗词,爸爸除了修改完善之外,还会写下评议,指出优点和不足,有的甚至会激发爸爸的诗意,附上一首和词(诗)。这样一来,我的创作兴趣被极大地激发了,写作水平也在不断提高。</p> <p class="ql-block">四、学习写作永无止境</p><p class="ql-block">转眼间,我们迈入了改革开放的时代。那时,一场“振兴中华”的读书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我所在工作的车间团支部组织成立了以团员为主的振兴中华读书小组,而我正是该小组的组织者之一。当时,新出版的中篇小说《高山下的花环》广受读者青睐,厂里为每位职工都购置了一本。于是,读书小组利用业余时间,通过举办座谈会、撰写读书心得等形式推动读书活动的开展。我们还把小组成员的读书体会文章抄写后张贴在墙上,供大家学习交流,这一举措引起了职工们的强烈反响。车间党支部认为活动成效显著,便打算组织一次职工大会,让几位撰写读书心得出色的小组成员在会上进行交流分享。我愉快地接受了任务,并认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最终,活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赢得了广泛好评。特别是我的体会发言,职工们评价很有水平,既涵盖了书本内容,又紧密联系实际,没有空洞的说教,让职工们深受教育。我也从中体会到,读书时的辛勤付出能得到大家的认可,是世上最快乐的事情,同时也感受到了写作的乐趣。</p><p class="ql-block">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我越发意识到自己知识的匮乏。于是,我通过成人高考考入了职工大学,主要学习石化专业知识。三年毕业后,我回到了原岗位。当时厂里为适应经济转型的需要,在职工中开展了一系列专题教育和研讨活动,如“职工与市场经济”“反腐拒变”研讨等。由于我热爱写作,便积极参与其中。每次写好文章交到厂里后,厂里都会特意邀请专家对这些文章进行修改。我自认为文章语句通顺,没有大的问题,只需修改一些小瑕疵就行。然而,连续写了几篇文章后,专家都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其中有一篇文章,仅保留了开头和论点内容,论据虽有保留但也做了较大改动;还有一篇虽保留了原有的基本内容,但文字进行了大幅精简,语序也进行了调整优化。我反复研读这些修改稿,觉得专家改得很有道理,也十分钦佩他们修改文章的水平,这也成为了我提高写作水平的强大动力。</p><p class="ql-block">写好一篇文章并非易事,反复修改、重新抄写更是一件苦差事。必须想办法加以改进。一年多后,我被提升到车间管理岗位,车间也首次配备了电脑。于是,我刻苦学习电脑知识,尤其专注于运用WPS等软件编辑文本。我先是学习输入法输入中文,从全拼到双拼,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熟练掌握了。此后,我写文章基本都在电脑上直接操作。这样不仅修改方便,还能将文章打印出来,或者拷贝到软盘进行异地处理,十分便捷。从此,我的写作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无论是政工类论文,还是生产技术类论文,我都表现出色。不少文章在公司级期刊上发表,有的还参加了全国性的技术交流,获得了较高的评价。</p><p class="ql-block">进入2010年后,我写作的文章数量有所减少。但近年来人工智能AI出现后,我也尝试使用AI来帮助撰写或润色文章、诗词,借助AI更是如虎添翼,总体还算满意。但我认为,写文章或作诗要有自己的特色,不能完全依赖智能工具,坚持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初心不变。 </p><p class="ql-block">以诗为证:</p><p class="ql-block">七律 学无止境博众长</p><p class="ql-block">荏苒时光守素心,缝衣机畔启思深。</p><p class="ql-block">仿文报上明章法,敲韵灯前觅雅音。</p><p class="ql-block">盛世读书兴伟绩,名家指授益胸襟。</p><p class="ql-block">智媒助笔传吾道,学海无涯自探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