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个是我84年老山前线57医院养负伤泉水战友,当时跟他一起养伤还有一个,他回来后一直联系不上那个战友。所以借平台联系一下,不为别的!</p>
<p class="ql-block">那年冬天,我躺在昆明五十七医院的病床上,窗外的山雾一层层漫过来,像极了老山阵地上的硝烟。右腿的伤口还在隐隐作痛,但比起心里的那份牵挂,这点疼真不算什么。和我并排躺着的是战友泉水,他伤得也不轻,可每次护士换药,他从不吭一声。我们俩在同一个战壕里爬出来,又在同一间病房里熬过最艰难的日子。还有一位战友,名字记不太清了,只记得他总爱哼《十五的月亮》,说是想家了。后来部队整编,各自归队,通讯不便,渐渐就断了联系。三十多年过去了,我时常梦见那片红土地,梦见炮火中互相搀扶的身影。如今我还能走能动,就想替那份沉默找一个回音——如果你看到这段话,无论你在哪,哪怕回一句“我还活着”,就够了。</p> <p class="ql-block">部队发的军残证明!</p>
<p class="ql-block">这本红皮证件,我一直收在柜子最里层的铁盒里,和几枚旧弹壳、一张泛黄的合影放在一起。它不重,可每次拿出来,手都会不自觉地抖。国徽在灯光下泛着微光,像当年阵地上望不见的黎明。我不是为了待遇才留着它,也不是为了逢人就拿出来诉苦。我只是觉得,这是我和那段岁月之间最后的凭证。伤残等级那一栏写着数字,可没人知道这数字背后是怎样的夜晚——疼得睡不着,梦里全是喊声,醒来枕头湿了一片,分不清是汗还是泪。但这证,我从没丢过。它不是负担,是勋章,是我们这些活下来的人,替那些没能回来的兄弟背负的记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