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0月17日 星期五 天气:晴</p><p class="ql-block">佛说“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从前总觉得是禅理里飘在云端的玄虚,直到凌晨两点的南洋夜色裹着碎冰般的寒意漫进车窗,我才忽然懂了——有些山,要带着朝圣般的跋涉去见,要穿过浓稠的黑暗,要耐住刺骨的冷风,才能触到它不止于“山”的灵魂。布罗莫火山的日出,便是这场南洋之旅里,我为自己预约的“与大地对话”的修行。</p> <p class="ql-block">闹钟在凌晨一点刺破黑暗时,泗水郊外的酒店还沉在墨色的寂静里,只有走廊尽头的应急灯泛着暖黄的微光,像迷路时撞见的星子。我摸出提前备好的厚外套裹紧身子,指尖刚触到门把手,便被室外的寒气刺得一缩。</p> <p class="ql-block">同行的伙伴都缩着脖子,双手揣在衣兜里,脚步轻得像怕扰了这凌晨的静谧,唯有鞋底在瓷砖上划过的“沙沙”声,短暂地悬在空气里,又很快被无边的夜色吞没。</p> <p class="ql-block">宾馆门口早已停满了各色的吉普车,车身上还沾着昨日沙海的灰,像一群蓄势待发的巨兽,等着载我们奔赴一场与日出的约定。凌晨1点45分,引擎轰鸣着划破夜色,车窗外是浓得化不开的黑,连路边的树影都成了模糊的剪影。偶有村落的灯火一闪而过,昏黄的光在黑暗里晃了晃,又迅速消失在身后,像天幕上坠落的星子,转瞬即逝。</p> <p class="ql-block">昏昏欲睡间,前路的车灯渐渐多了起来,一束束光在黑暗里交织,终成一条蜿蜒的钢铁洪流。马达的轰鸣声此起彼伏,混着呛人的柴油味飘进车窗,倒让昏沉的神经清醒了几分——原来有这么多人,都愿意为一场日出,奔赴这凌晨的跋涉。</p> <p class="ql-block">凌晨3点,车子终于停在休息集合点,推开车门的瞬间,寒风裹着沙粒扑面而来,瞬间灌进衣领。观景台边已经聚了不少人,大家裹着租来的厚毛毯,手里捧着热气腾腾的咖啡,呵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很快消散。我找了个靠门的位置,方便进出,到前方观景台探路,远处的布罗莫火山隐在黑暗里,只露出模糊的轮廓,像一头沉睡的巨兽,等着晨光将它唤醒。</p> <p class="ql-block">不知等了多久,天边终于泛起一丝微光,先是浅淡的鱼肚白,渐渐染成粉紫,又慢慢晕开橘红,像有人在天幕上打翻了调色盘。人群开始安静下来,连呼吸都变得轻缓,所有人的目光都锁在那片渐亮的天际——终于,第一缕金光刺破云层,落在火山口的边缘,形成日照金山,瞬间照亮了黑色的火山灰平原。</p> <p class="ql-block">“云海!”有人低呼出声。我顺着目光看去,广阔的“云海”在晨光中铺展开来,灰白色的火山灰像凝固的海浪,层层叠叠地延伸到远方,偶尔有风吹过,卷起细小的沙粒,在光里划出一道浅浅的弧线。而布罗莫火山就矗立在沙海中央,火山口边缘泛着铁锈般的红,一缕缕白色的硫磺烟雾从口内缓缓升起,在晨光中缠绕、飘散,像给火山系上了一条轻薄的纱。</p> <p class="ql-block">拍摄结束后,吉普车带着我们穿越沙海,车轮碾过火山灰时发出“沙沙”的声响,像在叩问大地的脉搏。车子在谷底停下,我们跳下车,踩着松软的火山灰走近火山,指尖能感受到岩石传来的微凉,耳边隐约传来“轰隆隆”的低鸣——那是大地深处的轰鸣,是布罗莫火山的心跳,沉闷而有力,让人忍不住屏住呼吸,生怕惊扰了这沉睡的巨兽。</p> <p class="ql-block">几辆车很快默契地一字排开,黄色,蓝色和橙红色的车身在黑灰色的沙海间格外鲜亮,像给荒凉的大地缀上了几颗活泼的星子。我们踩着松软的火山灰跑到车旁,鞋底陷进沙里半寸,回头望去,布罗莫火山就在身后不远处,火山口的硫磺烟雾仍在缓缓升腾。</p> <p class="ql-block">晨光刚好落在火山的一侧,将岩石的纹路照得清晰分明。同行的伙伴举着相机呼喊,我下意识地扬起嘴角,风裹着沙粒拂过脸颊,带着一丝凉意,却让此刻的欢喜格外真切——原来与大地的合影,不必刻意摆拍,只需站在这壮阔的风景里,便已是最好的定格。</p> <p class="ql-block">合影过后,我们继续向更深处驶去,指尖能感受到岩石传来的微凉,耳边隐约传来“轰隆隆”的低鸣——那是大地深处的轰鸣,是布罗莫火山的心跳,沉闷而有力,让人忍不住屏住呼吸,生怕惊扰了这沉睡的巨兽。</p> <p class="ql-block">不多久到达骑马场,棕黑色的马儿甩着尾巴,马鞍上还沾着沙粒。我翻身上马,马儿慢悠悠地翻过沙丘,蹄子踩在沙上留下一串深浅不一的印子。风从耳边吹过,带着硫磺的淡淡气息,远处的火山在晨光中愈发清晰,连火山口内的岩石纹路都能看清几分。</p> <p class="ql-block">到了台阶处,我牵着马绳下马,沿着二百多级石阶向上攀登。石阶上覆着薄沙,走起来有些打滑,每向上一步,呼吸就更急促几分——海拔2770米的Penanjakan Peak(最高观景台),终究要靠自己的脚步抵达。等终于站在观景台顶端,我忍不住大口喘气,却在抬眼的瞬间忘了呼吸。</p> <p class="ql-block">整个火山群在晨光中苏醒,布罗莫火山、腾格尔火山口、还有远处的其他火山峰,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沙海之上,晨光将它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在灰白色的沙地上,像一幅壮阔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站在观景台边缘,能清晰看到布罗莫火山口的全貌——直径达800米的口子深不见底,内壁的岩石呈深褐色,偶尔有硫磺烟雾从深处喷涌而出,带着淡淡的刺鼻气味。风裹着烟雾吹过脸颊,耳边的“轰隆隆”声更清晰了,那是地球深处的脉动,是布罗莫火山未眠的心跳,让我忽然觉得,自己渺小得像一粒沙,却又真切地与这片大地连在了一起。</p> <p class="ql-block">下山后返回酒店用早餐,温热的粥滑进胃里,驱散了浑身的寒意。补觉时,梦里都是晨光中的沙海与火山,还有那声沉闷的大地心跳。下午12点,我们乘中巴前往泗水,车程约2小时,车窗外的风景从荒凉的沙海变成了翠绿的稻田,可脑海里,却总回放着布罗莫火山的日出——那不是一场简单的风景观赏,是一场与自然的对话,是一次对“见山是山”的真切体悟。</p> <p class="ql-block">此刻才真正明白,见布罗莫,初见是山,是火山,是自然奇观;再见,却是大地的呼吸、地球的心跳,是宇宙间生命与力量的共鸣。</p> <p class="ql-block">这场凌晨的奔赴,不仅是为了一场日出,更是为了与这颗星球的灵魂对话——它让我知道,在城市的喧嚣之外,还有这样一片土地,用荒芜与壮阔,书写着最动人的生命诗篇。</p> <p class="ql-block">住进泗水的酒店时,夕阳正斜照进房间。翻开相机里的照片,每一张都带着晨光的温度与火山的力量。想起布罗莫火山口那不息的烟雾与心跳,忽然觉得,这场旅行最珍贵的,从来不是定格的风景,而是那份在凌晨的寒风里等待、在大地的轰鸣中震撼的记忆——它会像一颗种子,落在心里,提醒我,这世间总有一些美好,值得我们披星戴月,奔赴一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