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西工大附属中学为期一周的跟岗学习中,听了九年级政治组几位老师的月考讲评课和新授课,如同一扇窗,让我们真切感受到名校课堂的魅力与教师的专业素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0月14日上午听了程老师的一节月考主观题讲评课。课堂伊始,程老师便以“圈画关键词”为切入点,拿着红笔在投影的试题材料上示范——“同学们看这里,‘有效市场’‘有为政府’这些词是题眼,必须标出来”。她的语速不疾不徐,眼神里满是引导学生聚焦重点的笃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面对学生对长篇材料的畏难情绪,程老师反复强调“耐心读材料”的重要性:“材料里每一句话都有价值,读完再动笔,逻辑才不会乱。”她带着学生逐段梳理材料层次,从“历史背景”到“现实意义”,一步步拆解,原本晦涩的文字在她的解读下变得条理清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0月16日九年级六班杨老师的“厉行法治”新授课,为我们呈现了一堂将理论与现实紧密结合的精彩课堂,让“法治”不再是书本上的生硬概念,而是充满温度与思辨的生活议题。整节课围绕“厉行法治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杨老师将“缅北诈骗”案例贯穿始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讲“科学立法”时,她引导学生思考:“正是因为有《刑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等‘良法’,警方打击诈骗才有了依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析“严格执法”时,她解析跨国抓捕诈骗犯的过程:“从线索摸排到跨境行动,每一步都是‘严格执法’的体现,彰显法治的刚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探“公正司法”时,她假设“若诈骗犯受审,怎样的审判才是‘公正司法’”,引发学生对“公平正义”的深度思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谈“全民守法”时,她提醒大家:“识破诈骗、拒绝参与,就是我们普通人‘全民守法’的具体行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堂上师生互动高潮迭起:学生们结合新闻细节热烈讨论,杨老师则精准点拨,把零散的观点串联成“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知识体系。原本枯燥的法治理论,在“缅北诈骗”热点的加持下,变得可感、可议、可思。</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西工大附中跟岗学习的最后一日,10月17日九年级五班毛老师的“延续文化血脉”新授课,以一场对“文明”与“文化”的深度辨析为序章,带我们走进了中华文化的深邃世界,探寻文化传承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同学们,‘文明’和‘文化’是一回事吗?先别急着回答,我们从这两个词的内涵聊起……” 上课伊始,毛老师便以“文明”与“文化”的概念辨析为切入点,用清晰的逻辑梳理二者的联系与区别,为整节课的文化探究奠定了认知基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课堂进入“中华文化”主题,毛老师立刻为学生们呈现了视觉与听觉的双重盛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段精心剪辑的中华文化宣传片,从良渚玉琮的神秘纹饰,到敦煌飞天的灵动舞姿,再到故宫红墙的巍峨厚重,在光影流转中展现中华文化的千年脉络;一张张精选的文化图片,从甲骨文的古朴文字,到《千里江山图》的青绿山水,再到京剧脸谱的斑斓艺术,让学生直观感受中华文化的多元形态与形成过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视觉冲击与教师讲解的双重引导下,学生们逐渐理解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的特点,课堂上,学生们或凝神观看,或低声交流,文化的种子在潜移默化中悄然生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周的西工大附中跟岗学习,在一节节精彩课堂的余韵中落下帷幕。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如何落地:是程老师引导学生圈画关键词时的循循善诱,是杨老师结合社会热点激发学生思辨的巧思,是毛老师用视听资源带学生触摸文化脉搏的用心。每一个细节都在诉说,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思维的启发、素养的培育、心灵的唤醒。</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西工大附中的课堂智慧,将化作我们教育路上的星光,指引我们在教学的田野里继续深耕,努力成为更懂学生、更具智慧的教育者。愿我们带着这份收获,在各自的教育土壤里,浇灌出同样绚烂的成长之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