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笔尖流转着文字的温度,讲台绽放着思维的光芒。10月17日,为践行新课标理念,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搭建教学经验交流平台,流峪镇中心校举行语文优质课评比活动。</p> <p class="ql-block"> 祝媛媛老师展示的《黄山奇石》,学生在一个个有趣的小游戏中,在一次次多种形式的朗读中,识记词语、理解词语,让课堂增添了趣味性。在赏奇石时,借助动画、图片等方式突出黄山石头“奇”的特点,将文字与具象画面结合,拉近了学生与黄山奇石的距离,有效降低了低年级学生的理解难度。</p> <p class="ql-block"> 孙士霞老师带来的《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这堂课,以“寻找秋天的色彩”为切入点,通过展示铺满梧桐叶的实景图,瞬间将学生带入课文情景。课堂中又以“美”为线索,串联起情景、朗读与写作,既让学生体会到课文的画面美、语言美,又培养了语言运用能力。</p> <p class="ql-block"> 孙培培老师在《黄山奇石》的课堂中,以声为引,探寻奇石之美。首先教师通过范读定调,用轻重缓急的语调区分不同奇石的特点,其次,在学生朗读环节,在情景中给出具体化指导,降低了朗读的难度。在朗读中,领略了黄山奇石的神奇,真正实现了“文”与“美”的融合。</p> <p class="ql-block"> 吴倩老师在《精卫填海》的课堂中,以问题导入,通过提问“谁”、“为什么”、“怎样”,迅速抓住学生注意力,自然引出故事背景。整堂课教师既注重基础知识点的落实,又不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成功让学生在读懂故事的同时,读懂“精卫精神”,为传统文化教学提供了良好范例。</p> <p class="ql-block"> 这场优质课评比,不仅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一次展示,更是语文教育理念的一次碰撞与融合。未来,愿我们继续以课为媒,深耕语文教育沃土,带学生在文字的世界里,遇见更广阔的天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