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五卅赞誉束河镇,四海向往茶马乡”。丽江“束河古镇”,是纳西先民在丽江坝子中最早的聚居地之一,是“茶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镇。古道、泉水、人家是束河古镇的传统风貌。</p> <p class="ql-block">当我走进“束河古镇”,我避开四方街开始喧闹的主街,专拣那些被岁月磨得温润的五花石板路走。两侧是纳西族传统的木楞房,深褐色的木头在高原的阳光下,泛着乌黑油亮的光。不经意一拐,钻进一条更窄的巷子,喧嚣瞬间被过滤掉了大半。墙角石缝里,青苔恣意地生长,湿漉漉的,像一幅幅微型的水墨画。空气里,有泥土、朽木和不知名野花混合的、清寂的香。</p> <p class="ql-block">束河的魂,终究是与“茶马”二字分不开的。信步走到古镇边缘的茶马古道博物馆,这座由明代木氏土司的“束河院”改造的院落,本身就像一位沉默的史官。站在天井里,仰头是四角的一方蓝天,澄澈得像刚刚擦洗过。展厅里,那些泛黑的马鞍、磨得光滑的驮架、颜色褪尽的茶饼,都静默着。</p> <p class="ql-block">可你凑近了,仿佛能听见马蹄铁敲击石板的“哒哒”声,能看见马帮汉子被风霜雕刻的脸庞,能闻到汗水、茶叶与皮革混杂的、粗粝而鲜活的气息。想当年,多少驮着普洱、藏茶的马帮,就是从这里出发,走进茫茫雪山,走进那条连接着生死与财富的漫漫长路。眼前的静谧,曾是何等的艰险与喧嚣。</p> <p class="ql-block">我登上了镇外聚宝山腰的一座小亭。回望下去,整个束河古镇尽收眼底:鳞次栉比的青瓦屋顶,像一片片深灰色的鱼鳞,覆盖在蜿蜒的溪流之间。几缕炊烟袅袅升起,远处,玉龙雪山露出它洁白的峰顶,在阳光下染上一抹瑰丽的金红,静穆如神祇。</p> <p class="ql-block">下山时,屋檐下的红灯笼,倒映在潺潺的流水里,光影随着水波荡漾、破碎、又重组,像一场不愿醒来的、古老而温柔的梦。我忽然觉得,束河不像一个纯粹的景点,它更像一个依然在呼吸的活着的古镇。它收留了过往的辉煌与沧桑,也安顿着今人的寻常日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束河古镇上的青龙桥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是丽江坝子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一座古代石拱桥,也是丽江地区最大的单拱石桥。它是木氏土司鼎盛时期的标志性建筑,还是茶马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丽江数百年的风雨变迁 ,桥面上留存的马蹄印就是马帮过往的实物见证。</p> <p class="ql-block">我坐在茶社,捧着茶碗,看窗外一株老树的影子斜斜地爬过石板路。有马车慢悠悠地经过,木轮碾过青石,发出沉闷的响声,像是从旧时光里驶来的回音。那马是白的,鬃毛梳理得整齐,车篷顶上搭着红布,载着几个拍照的游客。我忽然想,若是在四百年前,这路上该是怎样的景象?一队队马帮驮着茶包,铃铛叮当,尘土飞扬,汉子们吼着调子,翻过一道又一道山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茶马古道,是一条用马蹄、茶叶与生命刻度出来的史诗。它静默地匍匐在中国最险峻的横断山脉里,不是地图上一条清晰的线,而是由无数条毛细血管般的支线交织成的网,连接着云南的苍山洱海、普洱雾霭沉沉的茶山,最终通向雪域高原那片湛蓝到令人心悸的天空。</p> <p class="ql-block">茶叶的沉香,那是这条路的缘由与信物。从普洱等地出发的骡马背上,驮着压得紧实的茶砖。外包装的竹篾被磨得发亮,但依旧锁不住那经过时光转化的、醇厚而内敛的茶香。这香气伴随着队伍一路前行,穿过密林,翻过雪山,仿佛一个文明的使者,将亚热带雨林的温润,带向苦寒的高原。在漫长的旅程中,茶叶本身的味道也在悄然变化,吸纳了途中的风霜雨露,这便是它价值的秘密。</p> <p class="ql-block">茶马古道的商贸使命早已被公路和铁路取代。但在某些僻静的山谷,当风吹过垭口,你依然仿佛能听到那遥远的铃铛声。它不再是一条功能性的商路,它已升华为一个民族的精神图腾,一道镌刻在大地之上的不朽脊梁。它告诉我们,文明的联系,曾是如此艰难,又如此辉煌地,依靠着人的双脚与信念,一步一步,走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束河的动人,不在它有多“古”,而在于它有多“活”。它没有被封存在玻璃柜里供人瞻仰,而是像那溪水一样,流着,映着,也载着——载着过去的故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马帮早已远去,但茶还在,路还在,人心还在。束河不声不响地活着,像一盏温在火上的老茶,不烫人,却暖人。它不说自己有多厚重,只用一砖一瓦、一水一灯,告诉你:有些东西,走得再远,也终会回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