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br><div> 近读孙犁先生的《书衣文录》,见微知著。<br> 先生晚年“从新文艺转到旧文艺,从新理论转到旧理论”,曾于很长时间利用所得废纸,包装“解放”之后发还的旧书,以消磨时日,排遣积郁。然后,题书名、作者、卷数于书衣之上,只言片语越积越多,就成了这本书。<br> 先生是那段“灵魂改造”历史的受害者,也是记录者。这种“实录式”的文字少有雕饰,如今读起来五味杂陈,令人唏嘘不已。<br><br> 在《庸庐闲话》中,孙犁谈自己的写作戒条:“不写伟人。伟人近于神,圣人不语。不写小人。小人心态,圣人已尽言之。如舞台小丑,演来演去,无非是那个样儿。且文章为赏心悦目之事,尽写恶人,于作者,是污笔墨;于读者,是添堵心。写小人,如写得过于真实,尤易结怨。”这话说得,相当精准。<br><br> 书之为物,古人喻为云烟,而概其危厄为:水火兵虫。然纸帛之寿,实视人之生命为无极矣,幸而得存,可至千载,亦非必藏之金匮石室也。佳书必得永传,虽经水火,亦能不胫而走。<br><br> 能安身心,其唯书乎!<br><br> 书籍虽非尽神圣,然阅后总应放置于高洁之处,不能因无台柜,即随意扔在床下,使之与鞋袜为伍也。<div><br></div><div><br></div></div> <div><br></div> 这是和平环境,这是各色人等,自然就有排挤竞争。人事纷纭,毁誉交至。红帽与黑帽齐飞,赞歌与咒骂迭唱。严霜所加,百花凋零;网罗所向,群鸟声噤。避祸尚恐不及,谁肯自投陷阱?遂至文坛荒芜,成了真正无声的中国。他们把持的文艺,已经不是为工农兵服务,是为少数野心家的政治赌博服务。戏剧只有样板,诗歌专会吹牛,绘图人体变形,歌曲胡叫乱喊。书店无书,售货员袖手睡去。青年无书,大好年光虚度。出版的东西,没人愿看。家家架上无自购之书,唯有机关发放之本。转日破烂回收,重新返回纸厂。如此轮回,空劳人力。 <br><br> 不能展望未来,不能抒写现实,不能追思过去。如此,则真不能执笔为文矣。<br><br> 人恒喜他人吹捧,然如每日每时,有人轮流吹捧之,吹捧之词调,越来越高,就会使自己失去良知,会做出可笑甚至危险的事来。败时,吹捧者一笑散去,如小孩吹气球然。炮仗之燃放,亦同此理。<br><br> 只嫌笼中天地小,不知外界有弹弓。鸟以声亡,虽不死我手,亦甚不怡。<br><br> 人之一生,欢乐痛苦,随身逝而消息全亡。虽父母妻子,亦只能讲述其断片。此后,或有说者,或无听者;或念者少而忘者多。或知者不言,或言者不知。其见证较久远者,其为遗书。 <br><br> 从热爱现实到热爱文物,即旅行于阴阳界上,即行将入墓之征,而并一小石之志,不可得也。<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 余近感:老年人多颠倒,语多重复。心有一念,顽不能散,一说再说,他人烦厌,而己不知。表现于文字亦如此。余青年时写作,一作之中,即使数十万言,无一重复语,似通盘背诵得过。今则不然,旬月之间,所题语言,即多重复。新枝不生,旧根盘结,此所谓生机渐消乎?<br><br> 道德伦理观念,成就甚难,进化甚缓。但如倒行逆施,则如江河决口,水之就下,退化甚易。十年动乱,可作千古借鉴矣。<br><br> 文人不能见机,取祸于无形。天才不可恃,人誉不可信。千古一辙,而郁氏特显。<br><br> 巢居者察风,穴处者虑雨。<br><br> 偶有谈吐,即有人捉笔记之;偶有吟咏,即群起而唱和之。诗词满篇,都为歌颂而作;名流如鲫,皆为附骥而来。<br><br> 深念情欲惑人,踏入时,直如黑白不辨,是非颠倒。及至脚下感到泥泞,则又愈拔愈陷,灭裂而后已。<br><br> 往事不堪回首,而频频回首者,人之常情。恩怨顺逆,两相忘之,非常人易于达到之境界也。堂皇易做,心潮难平。<br><br> 人心如明镜清泉,虽尘积风扰,不可掩也。<div><br></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秀夫,湖北潜江人。记者、编辑。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武汉市作家协会会员,潜江市作家协会副主席。</i></p><p class="ql-block"><i> 二十世纪80年代中晚期开始文学创作,至今已发表新闻、文学作品400余万字,多次获得各类文学奖励。著有诗集《风声之外》(青海民族出版社,2011年),诗歌合集《八面诗风》(中国和平出版社,2009年),《绸缨——秀夫美篇诗选》(2021年),人物传记《杜鸣心:大音希声》(中国文联出版社,2015年)《绝唱——从歌唱演员到“文革”囚徒(非虚构)》(2019年),报告文学集《我是潜江人》(武汉出版社,2020年),《钱瑛传记》(2023年),书信集《数字时代的鸿雁书——中加六年跨洋书简》(2025年)等数十种。编辑有新闻作品集《征途》(长江出版社,2016年》、政论文集《李汉俊研讨文集》(人民日报出版社,2021年,与王本伦合作主编)。</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