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北,行走在秋色里。第一集。

走四方刘元秀

<p class="ql-block">清晨的沈阳站,秋阳斜照,铁轨泛着微光。我们一行人背着行囊,踏上了这趟向北的旅程。地图在手,心却早已飞向远方——从沈阳出发,穿越长白山的晨雾,驶向阿尔山的金秋林海。这是一场与季节赛跑的旅行,追着秋色一路向北。火车缓缓启动,窗外的城市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田野、山峦和偶尔掠过的村庄。秋天,正以它最温柔的方式,铺展在车轮之下。</p> <p class="ql-block">夜行列车上,车厢里弥漫着泡面的香气和低语的笑谈。重庆到沈阳,千里迢迢,我们却在摇晃的节奏中找到了旅人的默契。有人靠窗望着漆黑的原野出神,有人裹着毯子沉入梦乡。这一夜,没有风景,却有故事。车轮与铁轨的碰撞声,像是大地的心跳,提醒我们:旅程,早已开始。</p> <p class="ql-block">天刚亮,列车正点抵达沈阳。秋风微凉,却挡不住我们奔向沈阳故宫的脚步。红墙金瓦在晨光中苏醒,仿佛四百年的时光从未走远。1625年,这座宫殿在关外落成;2025年,我们站在它的石碑前,合影留念。花坛里,“1625”与“2025”的字样用秋花拼就,像是历史与今天的对话。走过大政殿前的石板路,指尖轻抚雕梁画栋,耳边仿佛响起八旗将士的马蹄声。</p> <p class="ql-block">重庆到沈阳的列车行进在路上。</p> <p class="ql-block">每到一个车站,有机会定要打卡。</p> <p class="ql-block">恩爱夫妻。</p> <p class="ql-block">随队旅拍摄影师。</p> <p class="ql-block">我行。</p> <p class="ql-block">!.我行我的爆炸头更提劲。</p> <p class="ql-block">健康快乐每一天。</p> <p class="ql-block">我看见你们就舒服。</p> <p class="ql-block">在下铺坐坐。</p> <p class="ql-block">一路风景不错。</p> <p class="ql-block">我来了。</p> <p class="ql-block">走出故宫,城市依旧喧嚣,但我们的目光已投向更远的北方。中欧班列从身边呼啸而过,蓝色的集装箱上,“CHINA RAILWAY Express”在阳光下闪着光。它不只是一趟货运列车,更像是一条连接世界的脉搏。我们追着它的轨迹,也追着自己的脚步——从工业的沈阳,驶向自然的阿尔山,从人间烟火,奔向林海雪原。</p> <p class="ql-block">在襄阳站短暂停留时,一群游客正围着绿皮火车合影。深绿的车身,泛黄的条纹,像极了记忆里的老时光。他们笑得灿烂,仿佛不是在赶路,而是在庆祝出发本身。阴沉的天空没有浇灭热情,反而让那一刻的欢笑更加鲜明。旅行最美的,或许不是目的地,而是那些突然停下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郑州站的站台上,几位旅人举起手臂,对着镜头欢呼。她们穿着亮色的外套,像秋天里跳动的枫叶。火车还未开动,但她们的笑容已飞向远方。我站在一旁,看着她们,也看着自己——原来,出发的勇气,就藏在这一张张无畏的笑脸里。</p> <p class="ql-block">沈阳故宫的长廊下,阳光穿过飞檐,在红墙上投下斑驳的影子。我们走过一座座殿宇,看“正大光明”匾额高悬,看彩绘梁柱在岁月中褪色却不失庄严。一位同伴站在角落的哈哈镜前笑弯了腰——四百年的威严,竟也能如此俏皮。历史不是冰冷的石碑,它也可以是一面让人会心一笑的镜子。</p> <p class="ql-block">在一面雕着仙鹤的红墙前,我们停下脚步。鹤纹浮雕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就要振翅飞走。秋日的阳光洒在墙上,光影流转,像是时间在低语。有人轻声说:“这墙,看过多少风云变幻?”我们没人回答,只是静静站着,让这一刻的宁静,沉淀进记忆。</p> <p class="ql-block">“清沈阳故宫”石碑前,我们拍下此行第一张正式合影。有人穿白裙,有人着橙裙,像秋天打翻的调色盘。背景里,红墙绿瓦,古树参天。快门按下的一瞬,风正好吹起裙角,也吹动了檐角的铜铃。这声音,和四百年前的风,吹的是同一片屋檐吧?</p> <p class="ql-block">长廊深处,脚步声轻轻回荡。我们手牵手走过一排朱红柱子,像走进一部老电影。阳光斜照,石板路泛着微光,远处传来导游的讲解声,模糊却温柔。这一刻,不赶时间,不问方向,只是走着,就像走在秋天的脉络里。</p> <p class="ql-block">纪念拱门下,“沈阳故宫营建400周年”的字样格外醒目。山水画与飞檐在背景中交融,历史与当下在此刻握手。我们站在这里,不是旁观者,而是见证者。四百年,一座城,一场秋,一趟向北的旅程,正缓缓拉开序幕。</p> <p class="ql-block">两位同伴在古建筑前漫步,一个穿白裙,一个着黄花裙,像从画里走出来的秋日精灵。她们不紧不慢,时而驻足,时而回眸。背景里,飞檐翘角刺向湛蓝的天空,石板路延伸向未知的远方。我远远跟着,不忍打扰——有些风景,本就是用来静静欣赏的。</p> <p class="ql-block">一个巨大的球形镜面静静立在庭院中央,像一颗凝固的天空之眼。它倒映着蓝天、白云、飞檐,还有我们小小的身影。有人凑近镜面,笑说:“看,我漂在空中!”这现代装置与古建并置,竟毫无违和。原来,传统与创新,从来不是对立,而是彼此映照的两面。</p> <p class="ql-block">列车继续向北,下一站,丹东。中朝边境的小城,江风微凉,贸易的烟火气与历史的厚重感交织。我们即将走过鸭绿江断桥,听铁轨诉说战争与和平的故事。而更远的北方,长白山的雪峰、阿尔山的林海,正静静等待着我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站在鸭绿江断桥前,每一根残存的钢梁都在诉说着抗美援朝的烽火岁月。这座被美军炸断的桥梁,见证了志愿军战士“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壮举,如今残桥虽断,但精神永存,它是历史的丰碑,更是民族的脊梁。</p> <p class="ql-block">走上鸭绿江断桥,江风拂面,仿佛能听到当年战士们的呐喊声。这座断桥不仅是地理上的分界,更是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我们在这里缅怀先烈,感恩他们的付出,让和平的阳光永远照耀这片土地</p> <p class="ql-block">鸭绿江断桥,是抗美援朝战争的活化石。1950年,它曾是志愿军奔赴战场的必经之路,如今桥墩上的弹痕依旧清晰可见,仿佛在提醒着后人:和平来之不易,英雄精神永不磨灭。</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退伍军人,更有军人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游鸭绿江断桥,是一次与历史的对话。你可以在这里拍照留念,也可以静静地发呆,感受那份穿越时空的震撼。它会让你明白,旅行的意义不仅在于欣赏美景,更在于铭记历史,珍惜当下的和平与安宁。</p> <p class="ql-block">站在鸭绿江断桥前,每一根残存的钢梁都在诉说着抗美援朝的烽火岁月。这座被美军炸断的桥梁,见证了志愿军战士“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壮举,如今残桥虽断,但精神永存,它是历史的丰碑,更是民族的脊梁。</p> <p class="ql-block">二道白河镇,长白山脚下的静谧小镇。我们将在清晨出发,登北坡,看天池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海拔两千多米的风,会吹散所有疲惫。而此刻,我们只是坐在窗边,喝一杯热茶,看秋叶一片片落下,像一封封来自北方的信。</p> <p class="ql-block">一路向北,秋色正浓。</p> <p class="ql-block">这,只是第一集。</p> <p class="ql-block">二道白河镇行政隶属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地处长白山的脚下,森林资源丰富,位于吉林省东南部,东南与朝鲜毗邻,坐落于长白山北坡,距长白山34公里,距双目峰中朝边境65公里,区域面积52.4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9万人(2017年)。白桦故乡”、“美人松故乡”之美誉,是拥有“神山、圣水、奇林、仙果”盛誉的旅游胜地。</p> <p class="ql-block">美人松雕塑公园现存2000余株美人松,其中百年以上古松超300株。美人松林与雕塑艺术结合,形成独特的生态景观。 ‌</p> <p class="ql-block">长白山美人松雕塑公园的园林设计突出以自然环境为本,将绿色的生态园林与高雅的雕塑艺术相融合。</p> <p class="ql-block">长白山天池位于长白山主峰火山锥体的顶端,是吉林省东南部一处著名的自然景观,是中国和朝鲜的界湖。天池水面海拔高度为2189.1米,南北长约4400米,东西宽约3370米,平均水深为204米,是中国最深的湖泊,也是全球最高火山口湖。</p> <p class="ql-block">据《长白山江冈志略》记载:“天池在长白山巅的中心点,群峰环抱,离地高约20余里,故名为天池。”长白山天池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新生代多成因复合火山,天池在宋朝以后多有喷发,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起,刘建封登上白云山,为天池十六峰命名,探明鸭绿、松花、图们三江源流。天池周围火山口壁陡峭,并形成十几座环状山山峰,海拔均在2500米以上,长白山天池也是松花江、鸭绿江以及图们江的发源地,素有“三江之源”的雅称</p> <p class="ql-block">火山锥顶有火山口湖——天池(中朝界湖),湖面略呈椭圆形,面积约9.82㎞²,水面海拔2189米,最大水深为373米,为中国东北地区最高和最深的湖泊。</p> <p class="ql-block">天池北侧有一缺口,古称闼门,水北流称乘槎河(又称通天河)。该河夹流在天豁峰与龙门峰之间,全长1250米,在其尽头形成高达68米的长白瀑布,瀑布下有长白温泉,均与二道白河相通,为松花江的正源。</p> <p class="ql-block">我们运气好,人品好。天池美景看见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