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见识石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十月二日早八点我们步入了云南石林国家地质公园。矗立在入口处的碑文是这样介绍石林的:“石林国家地质公园位于云南省石林县境内,总面积400平方公里,石林因高大的石灰岩溶柱呈密集林状分布而得名。在公园范围内,大大小小的石林成簇成片分布于山坡、沟谷和洼地之中,辟为游览区的大、小石林乃古石林区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两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石林是地质遗迹景观,是喀斯特地貌的一种特殊类型。石林的形成是在有利的地质、气候和水文条件下,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被两组以上垂直裂隙切割,又经水、生物等沿裂隙溶蚀,随着溶沟的加深加宽,石柱被分割出来而成为石林。</b></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石林的形成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地质演化过程。在2.7亿年前的早二叠世,石林地区为海洋环境,海底沉积形成了数百米厚的石灰岩,后地壳抬升,石林地区处于湿热古海岸边缘,溶蚀形成了最早期的石林。紧随其后的火山熔岩喷溢使石林被厚厚的玄武岩覆盖。漫长的中生代至新生代早期,石林地区一直处于剝蚀夷平状态。约六千万年前的早喜马拉雅运动,使石林地区掀斜抬升,转为内陆山间湖泊环境(路南古湖),晚第三纪以来,石林地区继续抬升,向现代高原河谷环境演进,在持续的抬升过程和不同的地理、气候条件下,石林地貌也处在继承、更替、叠置的演变中,老的石林逐渐消失,新的石林不断形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石林地质公园保存和展现了最多样化的石林喀斯特形态,剑状石林、柱状石林、蘑菇状石林、塔状石林等是其典型代表,世界上主要的石林形态几乎都在这里得到集中体现,因而是集石林景观之大成的“博物馆”,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石林地质公园除石林地貌外,还发育有石牙、溶丘、洼地、溶蚀湖、漏斗、溶洞、暗河、天生桥及瀑布等,它们与石林一起构成了一幅喀斯特地貌全景图,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石林以其发育的古老性、复杂性,形态的多样性和显著的科学、美学价值而被列入首批国家地质公园名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石林,自然的杰作。 石林,世界的奇观。 石林,应得到全人类永久的珍视和保护”。</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读过关于石林的详细介绍,我们来到“石林胜景”,这里石峰密集,巍巍壮观。石柱上的石刻成群,诗文荟萃。石壁上的“石林”二字尤为显赫,那是国民党蒋介石执政时期的云南省主席龙云的题字。龙云是彝族人,在云南为王十八年,为云南做出了一定贡献。两个隶书大字遒劲有力,可见龙云的书法功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大石林景点儿处于相对低洼之地,沿着步道我们向下踏过十几级台阶便身处大石林的群峰之中了。乍一到来的游客们,不约而同的发出声声惊叹,叹这拔地而起的满目石柱,叹这巧夺天工般艺术珍宝,叹这鬼斧神工般罕见杰作,叹这世界奇观,叹,叹为观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扑面而来的是一方方名人大家、文豪书匠的点睛之笔,什么“天造奇观”、“天下第一奇观”、“大气磅礴”、“群岩涌翠”、“竟秀”、“采云深处”、“千钧一发”、“洞空有天”、“万笏朝天”……那些金句分别用自然绿或赤红砂镌刻在高高低低的石柱壁上。</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哎吆哎,这叫啥阵势啊。这个高耸入云的标着“洞空有天”的石柱顶端,与它对面的石柱顶端紧紧地夹着一个足有千斤重的大石头,看那不规则的大石头摇摇欲坠,似乎马上要掉下来了。不会是人工放上去的吧,真乃神力呀。真怕它掉下来伤到下方通道中来来往往的游人。还真有凑热闹的,当场听到一位带队的导游故意吓唬她的团员,吆喝着说“快点儿通过啊,这里叫千年等一回,上面那宝贝掉下来,可就是千年等一回,等到传花的人了”。伴着阵阵笑声,游人们鱼贯而入。我站一旁又端详了一阵,忽然觉得眼前这阵势好似婚礼上的一对新人在咬苹果秀恩爱呢。</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当看到“且住为佳”的石刻时便到了“剑峰池”。“剑峰池”是大石林景点儿最低洼处,这里地下水冒出形成了一潭幽池。池周石柱林立,池水清澈见底。说由于地震之故,那一尊如剑的石柱折断了剑峰,空留下现在的剑柄。尽管如此,那半截剑柄形石柱依然远远高于它身旁的兄弟姐妹,仍然招来大批游客们驻足观赏拍照留念。池面上人影、剑柄影和蓝天下那云南的云影交相汇映,令游人们连连感慨“风景这边独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孙女儿的留念方式独有一别,她兴冲冲的用农夫山泉的空瓶子灌了一瓶“剑峰池”的冰水,说要带回北方以示“来此一游”。</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赏过“象踞石台”上那栩栩如生的石象便登上了“望峰亭”。“望峰亭”是大石林景点儿的最高处。站在亭阁中举目眺望,四下里的石柱千峰林立直刺青天,大有“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的气势。朦胧中再看这石林犹如翻滚的海浪波涛汹涌。有尖尖的“浪”,有幽深的“谷”。有连绵的“浪头”,有旋转的“浪窝”。真乃“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啊。呵,看,那一堆高高的石柱墙上摞着两块平躺着的巨石。一块巨石象艘小舢板,另一块巨石象个挌笔架。试问石林君,那舢板也有“野渡无人舟自横” 的灵气吗?那挌笔架挌没挌过龙云凝神静气题写“石林”的狼毫呢?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石林,你放眼端详吧,你敞开想象吧,这里千奇百怪,包罗万象。在石林,鬼斧神工,惊喜连连。在石林,看世界珍宝,饱游人眼福。</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