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宋庆龄生平展

马雪花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马雪花(1366852)</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已巳年10月14日,北京连日的阴雨终于云开雾散,迎来了秋高气爽阳光明媚的好天气。我怀着无限敬仰之情,来到了宋庆龄故居参观宋庆龄生平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进大厅,绿植鲜花丛中,翠竹松柏之下,宋庆龄先生笑容可掬地端坐其中,大理石墙面上雕刻着《宋庆龄伟大光荣的一生》,几个金光闪闪的大字遒劲有力龙飞凤舞,那是邓公的题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进入展区,共展出五个部分内容,从宋庆龄的童年到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一一进行了展示。</b></p> 立志报国:求学.初心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首先进入第一展区,1893年1月27日,宋庆龄诞生于上海。当时的中国正在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野蛮侵略,在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统治下,中华民族陷入内忧外患的灾难深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宋庆龄的家庭富裕开明,父亲宋耀如、母亲倪桂珍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和培养,将子女送往美国留学。1907年至1913年,宋庆龄在美国求学,获文学学士学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是宋庆龄的父母与六个子女的合影。宋庆龄的父亲宋耀如(1861-1918),海南文昌人,早年留学美国,是最早追随孙中山的民主革命者之一,竭尽全力资助孙中山的革命事业。宋庆龄的母亲倪桂珍(1869-1931),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的后裔。书香门第,教育出了非凡的后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是宋庆龄在美留学期间学习的威斯里安女子学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留学期间,她学习刻苦,心系祖国,得知辛亥革命成功后兴奋不已,称之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事件”。一心想学成归国,报效祖国。</b></p> 明志许国:革命.爱情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来到了第二展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北洋军阀的首领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孙中山被迫发动二次革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革命失败,孙中山不得不流亡海外。1913年8月,宋庆龄大学毕业后来到日本东京,担任了仰慕已久的孙中山先生的秘书,开始了革命生涯。共同的理想报负,使他们产生了忠贞不渝的爱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15年10月25日,宋庆龄与孙中山结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宋庆龄作为亲密战友和得力助手,她支持孙中山进行国共第一次合作、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推动北伐战争,把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推向前进。她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在掩护孙中山广州脱险的过程中,表现出坚强意志和卓越胆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24 年11月,孙中山为了和平统一中国毅然北上,她始终随行。第二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不幸病逝。宋庆龄失去了志同道合的至爱亲人,悲痛欲绝!</b></p> 民主救国:忠诚.坚贞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进入第三展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孙中山先生病逝后,国民党右派日渐活跃,国共合作建立的统一战线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宋庆龄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继承中山先生遗志,忠实执行三大政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27年,国民党右派相继发动反革命政变后,她公开发表《为抗议违反孙中山革命原则和政策的声明》,毅然与叛逆者决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31年她创建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积极营救中国共产党党员和反蒋爱国民主人士,为革命事业作出了独特的重大贡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31年,宋庆龄先生在上海交通大学内建立了抗战伤病员医院,她亲自处理医院的事务,这是她与医院的全体医护人员合影。并且召集上海广肇义学童子军来医院做义务工,通过为伤病员服务,教育他们珍惜和平,热爱祖国。</b></p> 抗战保国:团结.奋斗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移步到第四展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推行不抵抗政策。宋庆龄坚决反对当局"扰外必先安内”的方针,亲赴淞沪抗战前线慰问,主持筹建国民伤兵医院,沟通国共两党,呼吁国共合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七七事变后,全民族抗战爆发。1938年6月,她在香港创建保卫中国同盟,倡导支持工业合作协会,广泛争取国内外援助,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她积极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重庆与姐妹联手呼吁共御外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是宋庆龄领导的保卫中国同盟募集的X光机,由美国红十字会捐赠。1944年9月,宋庆龄 请史迪威将军支持,用美军飞机运到延安。这是当时抗日根据 地唯一的一架大型X光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是保卫中国同盟支援抗日根据地的手摇发电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她亲自检查发往抗日根据地的物资药品是否合格,一定保证把最好的物资送往抗日根据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皖南事变发生后,她挺身而出谴责国民党政府的倒行逆施。宋庆龄帮助和安排大批国际友人到抗日前线,如加拿大医生白求恩,美国记者斯诺等。他们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并肩战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图为印度医疗队五人,被安排到抗日战争的前线,建立起战地医院,救治我们的抗日战士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宋庆龄先生在第二次国共合作失败后,对将介石的背信弃义无比愤慨,继续坚持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政策,积极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她在重庆慰问抗日的将士们,大大鼓舞了抗战的士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45年抗战胜利后,将保卫中国同盟更名为中国福利基金会,给予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以巨大的物质帮助,为劳动群众做了很多有益的事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上海,她为无钱上学的孩子办了几百个识字班,开始了扫除文盲的工作,为发展教育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为了解决中国福利积金会的资金来源,她组织了文艺界进行义演,组织舞会进行义卖,筹集的善款用于发展儿童识字班的教育工作。她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人感动!</b></p> 共商建国:同心.同行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来到了最后一个展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热切希望和平民主,建设一个新中国。宋庆龄坚定支持中国共产党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宋庆龄坚定地反对内战,并呼吁美国人民制止他们的政府在军事上援助国民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邀请宋庆龄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她在上海发表讲话向中国共产党致敬,欣然离沪北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49年8月28日,宋庆龄由邓颖超等陪同,从上海抵达北平。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领导人,与洛杉矶托儿所的孩子们一起,到火车站等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当毛主席与宋庆龄两只手亲切地握在一起,这标志着孙中山先生和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了彻底的胜利!这是历史性的一幕,在场的人无不欢欣鼓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49年10月1日,当毛主席庄严地向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那一刻,一个独立自主的东方大国如红彤彤的朝阳冉冉升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宋庆龄同志也被邀参加了开国大典,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宋庆龄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第一次会议,在会上做了饱含深情的演讲:“我们达到今天的历史地位,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唯一拥有人民大众力量的政党。孙中山的民族、 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的胜利实现, 因此得到了最可靠的保证。 让我们建立一个独立、民主、和平和富强的新中国,和全世界的人民联合起来,实现世界的持久和平。”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参观完毕,心潮逐浪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宋庆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举世闻名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中国妇女界的杰出领袖,全体中国少年儿童的慈爱祖母,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宋庆龄的丰功伟绩和崇高精神,铭刻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史册上,成为激励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踔厉前行!</b></p> <p class="ql-block">  文字2500,字上图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