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岁女歌手因“罕见癌”离世:鼻塞头痛以为是鼻炎,确诊时已太晚!细胞疗法正撕开希望口子

谢金花

<p class="ql-block">前言:那个爱唱歌的姑娘,没能熬过罕见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0月中旬,台湾独立音乐圈的一则噩耗让好多人破防——34岁的创作歌手黄小玫(Sandy HXM),永远地离开了。她不只是歌手,还是音乐制作人、影像创作者,一辈子活得自由又有勇气,可最后却栽在了一种叫“NK/T细胞淋巴瘤”的罕见癌症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她的团队在讣告里说:“她一直相信,只要活着就能唱。”可谁能想到,这场病的开头,只是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鼻塞、头痛”。一开始医生以为是鼻窦炎,直到最后确诊,才知道是一场看不见的“生命风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种癌症有多罕见?全球每年十万人里都难找出一例;可又有多凶险?台湾卫生福利部2024年的数据显示,得了这病的人,五年能活下来的不到40%,要是发现时已经是中晚期,存活率连30%都不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黄小玫的离开,让“罕见病”这三个字再次扎进大家心里。背后藏着的,是医学还在苦苦探索的难题——面对这么凶险的罕见病,人类真的没辙了吗?还好,“细胞疗法”正在慢慢撕开一道希望的口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01 这种病:少见又要命,早期症状太会“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先跟大家说清楚,NK/T细胞淋巴瘤到底是个啥——它不是普通的癌症,是从我们身体里的免疫细胞(一种叫NK细胞,一种叫T细胞)变来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常长在鼻腔、喉咙或者皮肤上,所以也有人叫它“鼻型淋巴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医学上都说,这种癌症和一种特别常见的病毒有关——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可能你不知道,全球超过90%的人这辈子都感染过这种病毒,可绝大多数人啥事没有,只有极少数人因为免疫基因出问题、病毒在体内“捣乱”,才会发展成这种癌症。说白了,就是“极小概率撞上,却极大概率要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lood Cancer Journal》2023年有篇文章总结得特别清楚,这种淋巴瘤有三个“坑人”特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早期症状太会“装”,就只是轻微鼻塞、流点血、脸有点肿,谁能想到是癌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进展快得吓人,癌细胞繁殖速度特别快,短短几周就能扩散到好多个器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三,普通治疗不管用,平时治淋巴瘤的化疗方案(比如CHOP方案)对它没效果,治好后复发的概率超过50%。</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前医生面对这种病,只能用化疗、放疗或者骨髓移植,可就算治了,患者大多也只能活1-3年。罕见病患者的苦,真的没人懂:得这种病的人太少,药企不愿意花钱研发新药;药就算有,也贵得离谱;想做临床试验,连找够病人都难。不过还好,科学已经慢慢找到新方向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02 细胞疗法:让免疫细胞“变身”,跟癌细胞正面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传统治疗不管用,这些年“细胞疗法”成了全球肿瘤医生眼里的“香饽饽”。其实原理特简单:就是把我们身体里的免疫细胞“激活”一下,或者“改造”一下,再送回身体里,让它们能认出癌细胞,然后把癌细胞干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血液癌症里,最有名的就是CAR-T细胞疗法。美国FDA从2017年开始批准用它治急性淋巴白血病,到现在全球已经有超过10万人接受过这种治疗,有些本来没救的患者,治疗后完全缓解的概率超过80%,效果特别惊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过针对NK/T细胞淋巴瘤,研究才刚起步。2022年《Nature Medicine》上有个中国团队的研究,特别让人振奋:他们把患者自己的T细胞“改造”了一下,让这些细胞能认出EB病毒的“标志”,变成专门对付癌细胞的“CAR-T细胞”。给6个已经到了终末期的患者用了之后,有3个完全缓解,1个部分缓解——这在以前,几乎是不可能的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除了CAR-T,还有一种NK细胞疗法也在慢慢发力。这种疗法不用改造T细胞,而是把患者自己的NK细胞拿出来,好好培养、强化一下,让它们更能打,再送回身体里杀癌细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3年韩国首尔大学附属医院有组数据:给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用NK细胞输注,再配合放化疗,治疗效果比以前提高了约35%。虽然离“完全治愈”还有距离,但这已经说明,罕见癌症的治疗,正在从“等着吃药”变成“主动让免疫细胞去战斗”,这可是个大变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03 希望背后:细胞疗法还面临这些难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可话说回来,科学往前走一步,从来都不容易,细胞疗法也有自己的“麻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首先是太贵了,现在全球做一次CAR-T治疗,费用动不动就30万到50万美元,普通人根本承受不起;其次是太复杂,从从身体里采细胞、在实验室改造,到最后输回身体,得花好几周时间,急着救命的患者可能等不起;更关键的是,不是所有人都能用,得看患者的身体状况、癌症情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就说NK/T细胞淋巴瘤吧,它的病灶常长在头部、颈部还有中枢系统,这些地方的免疫环境特别复杂。要是CAR-T细胞被过度激活,还可能引发“细胞因子风暴”,患者会突然发高烧、甚至休克,特别危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过科学家也没闲着,正在研究新一代的疗法,比如“CAR-NK细胞疗法”“通用型细胞疗法”,就是想让治疗更安全、更便宜。2024年《The Lancet Oncology》上有篇报告说,新一代CAR-NK细胞疗法在早期临床试验里,安全性提高了约70%,治疗时间也缩短了40%——这都是好消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只是对患者家庭来说,每一个数据背后,都是煎熬和希望的拉扯。他们在医院走廊里等结果,科学家在实验室显微镜下找突破,科技和人心,就在罕见病这个难啃的“硬骨头”上,交织出最让人揪心又最让人期待的画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04 她的离开,不是终点而是起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过,全球现在大概有7000种罕见病,加起来影响着超过4亿人,可其中80%以上都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实医学的意义,就是把光带进那些最黑暗的角落。现在的细胞疗法,虽然还不能治好每一个罕见病患者,但它代表着人类不服输的勇气——用我们自己的细胞,去救我们自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希望以后再有人提到“罕见病”,想到的不是“没救了”,而是“能治、能好、能好好活着”。黄小玫虽然走了,但她用自己的经历,让更多人关注到罕见病,也让更多人看到医学探索的意义——她留下的光,一定会照亮后来人的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NK/T细胞淋巴瘤 #罕见病治疗 #细胞疗法新进展 #CAR-T疗法 #健康科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