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因斯布鲁克位于奥地利西南部,北临德国、南接意大利、西通瑞士、东往维也纳,地处欧洲交通枢纽,面积约105平方公里,人口约12.7万(2022年)。 该城建于13世纪,19世纪因铁路繁荣,至今保留中世纪城市风貌,曾是哈布斯堡王朝权力中心……</p><p class="ql-block"> 我们结束意大利行程,从威尼斯乘大巴4个小时赶到这个讲德语的国家……</p> <p class="ql-block"> 斯布鲁克是奥地利蒂罗尔州的首府,坐落在阿尔卑斯山谷中,濒临因河,意为“因河上的桥”,是奥地利第五大城市和著名国际旅游胜地,以其中世纪风貌、冬奥会历史和自然风光闻名……</p> <p class="ql-block"> 阿尔卑斯的群峰如银铸的冠冕,终年积雪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蓝……</p> <p class="ql-block"> 一条翡翠色的缎带悄然铺展——那是因河,从奥地利的腹地蜿蜒而出,穿过因斯布鲁克城的胸膛,将雪山的威严与市井的烟火缝合成一幅流动的油画……</p> <p class="ql-block"> 河水流得极急,像被雪山追赶着奔向多瑙河……</p> <p class="ql-block"> 初春,消融的雪水流淌至城市,雾气从河面升起,模糊了山与城的界限,只剩教堂尖顶如桅杆刺破乳色的海。当地人常说,因斯布鲁克的灵魂在河里——它携带雪山的清冷,也包容老城的暖意……</p> <p class="ql-block"> 城市的风貌;以玛利亚·特蕾西亚大街为核心,哥特式建筑与巴洛克风格交融,店铺橱窗设计独特……</p> <p class="ql-block"> 黄金屋顶(Goldenes Dachl)在奥地利茵斯布鲁克旧城区哈索费狄街尽头,从前被人们称为新王宫的建筑……</p><p class="ql-block"> 黄金屋顶建于1500年,属晚期哥特式风格的建筑,是为了纪念马克西米连一世订婚而建造的。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委任尼克拉斯在1494年至1496年间将从前破旧的挑楼改建成为有哥特式穹隆的宫廷包厢,以便在这里就能观赏到广场上的比赛和戏剧表演。经过层层放大可以看到一个国王和两个女人,中间的女人一脸妩媚,而右侧的女人则满脸不高兴。右侧的女人是皇后,左侧的男人是国王,他爱上了中间的女人,想纳为妾,可是皇后必定嫉妒。国王就告诉皇后,你答应我一个条件,我就让你成为所有人的焦点。皇后听后欣然答应,国王就用镀金铜瓦镶嵌于此,只要皇后站在这里,所有人都会被这闪闪的金光吸引……</p> <p class="ql-block"> 因斯布鲁克与“欧洲丈母娘”的关联,核心在于18世纪奥地利的玛利亚·特蕾西亚女王。她共生了16个子女,通过的政治联姻,其中14个女儿,分别嫁给了欧洲各国的王室,不是皇后,即是王妃……</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深刻地影响了欧洲从古至今的格局,其印记留在了因斯布鲁克的建筑与街道上……</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悲喜交织”的凯旋门 玛丽亚·特蕾西亚大街南端 为庆祝儿子利奥波特二世婚礼而建,但女王丈夫弗朗茨一世在此婚礼期间突然去世。凯旋门正面浮雕描绘婚礼喜庆,背面则记述皇帝驾崩的场面,成为哈布斯堡王朝喜悲交织的见证……</p><p class="ql-block"> 冠名的主街 玛丽亚·特蕾西亚大街 因斯布鲁克最繁华的商业步行街之一,为纪念这位女王而命名。街道贯穿了因斯布鲁克的好几个著名景点,沿街可欣赏中世纪的古典建筑,并眺望远方的阿尔卑斯山……</p><p class="ql-block"> 扩建的皇宫 ;霍夫堡宫, 原为哈布斯堡家族的宫殿,玛利亚·特蕾西亚女王将其改建为晚期巴洛克和洛克克风格,内部装饰华丽,设有巨人厅,至今陈列着玛丽亚女皇及她16位子女的肖像……</p> <p class="ql-block"> 夜幕下的市政广场,行驶中的有轨电车魅影,街道,远处的阿尔卑斯雪山……</p> <p class="ql-block"> 因斯布鲁克和欧洲大多城市一样,健身的场所设施完全,自行车道比比皆是,锻炼的居民也很多。导游曾告械:切勿长时间占用自行车道……</p> <p class="ql-block"> 因斯布鲁克见证了玛利亚·特蕾西亚女王这位“欧洲丈母娘”运用婚姻外交扩大家族影响力与权力的政治智慧,也记录了她个人生活中的喜悦与悲伤。这些历史沉淀在城市的建筑与街巷中,使其成为感受哈布斯堡王朝历史与传奇的独特窗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