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自安好,便是家的温度

雷庄镇刘志文

<p class="ql-block"> 家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儿女安身业自兴,</p><p class="ql-block"> 爹娘体健少牵萦。</p><p class="ql-block"> 各安岁月心无间,</p><p class="ql-block"> 便是人间最暖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各自安好,便是家的温度</p><p class="ql-block"> 总觉得,家是一根看不见的线,一头牵着长大的我们,一头系着老去的父母。这线的松紧里,藏着最妥帖的相处之道——子女把日子过稳,父母把身体顾好,各自在人生的时区里安好,便是一个家最温暖的模样。</p><p class="ql-block"> 想起年少时总以为,孝顺是长大后给父母买多少东西,是逢年过节时多么热闹的陪伴。后来自己成家立业,才慢慢懂得,父母要的从不是这些。那年我换了稳定的工作,带着爱人孩子回家,母亲摸着孙辈的头,看着我和爱人相视而笑的样子,眼眶微红:“你们把日子过顺了,比给我买啥都强。”原来,子女把自己的人生经营得风生水起,事业上有踏实的脚步,家庭里有和睦的笑语,才是让父母放下心来的“定心丸”。那些夜里为我们辗转的牵挂,那些怕我们受委屈的担忧,都会在看到我们把日子过好的那一刻,化作最踏实的安心。这不是自私,是子女对父母最实在的告慰——我们能独当一面了,您可以歇歇了。</p><p class="ql-block"> 而父母的爱,何尝不是藏在“不添麻烦”的体谅里。父亲去年做了体检,拿着各项正常的报告,像个孩子似的跟我炫耀:“你看,爸身体好着呢,不用你操心。”他会按时吃药,会和母亲一起去公园散步,会学着用智能手机跟我们视频,却从不会在我们忙碌时随意打扰。有次我加班到深夜,母亲发来一条消息:“饭在冰箱里,热一热再吃,别累着,我们都好。”寥寥数语,却让我红了眼。原来父母对孩子最大的成全,从不是一辈子为我们遮风挡雨,而是学会放手,把自己的身体照顾好。他们健健康康地活着,能自己买菜做饭,能笑着跟我们聊家常,就是给子女最大的底气——不用为他们的身体焦虑,不用在工作和照顾之间两难。</p><p class="ql-block"> 偶尔也会想起小时候,我们黏着父母要糖吃,他们牵着我们的手过马路;如今我们成了别人的父母,他们成了我们身后的依靠。日子就在这样的轮回里流转,而最好的相处,从来不是谁为谁牺牲多少,而是各自把自己的生活过好。子女在人生的路上稳步前行,父母在岁月的余晖里安然生活,不用刻意讨好,不用过度牵挂,一个电话里的“我很好”,一次回家时的“一切都顺”,就足够温暖彼此的时光。</p><p class="ql-block"> 原来,家的舒适,从不是轰轰烈烈的付出,而是细水长流的“各自安好”。你把日子过成诗,我把岁月酿成暖,这根牵着彼此的线,便永远温柔而坚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