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很多小伙伴在大学时,都觉得入党、拿奖学金、保研这三件事是大学最重要且一定要去做的三件事。毫无疑问它们可以给大家的大学生活增添一定的色彩。</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可等考上研究生后,回头看才发现这四件事比以上三件事更长期、更关键。它们决定的不是一时的结果,而是未来的路能不能走顺。</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大家在大学一定不要把精力全都花在入党、保研等事上,以下这四件事小伙伴们也要花心思去做,且要做好。当然入党、保研也非常重要,大家也不可掉以轻心,只是说在入党、保研的同时也要兼顾以下这四件事。</b></p> 一、方向要早定,不要一味跟风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在大学,许多小伙伴都说自己很忙、非常忙,忙社团、忙比赛、忙绩点,好像一天24小时都不够自己用。可大家要问一问自己,自己为什么要忙这些事,是有意为之还是盲目从众。</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相信许多小伙伴都难有自己的答案。大家在大学 忙了这么多事,但从这些事中学到真本身了嘛,还是仅仅只是为了忙而忙。</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每天展露出自己很努力的样子,最终却一直在假努力,自己欺骗自己。</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其实,在大学最重要的不是大家做了多少,而是方向对不对。小编自己就深有体会,走错方向,努力很有可能会白费。那该怎么找方向呢?大家可以尝试尝试这三个步骤。</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1、盘点兴趣和优势:问问自己喜欢做什么、擅长做什么,把交集找出来。比如喜欢写作又擅长数据,大家就可以走新媒体运营或数据分析的路。</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2、画目标和里程碑:明确大目标是就业、读研还是出国,再拆成每学期的小目标。比如想就业,就早点准备实习和作品。</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3、每学期自我审查一次:看看自己这一学期做的事,和目标有没有关系。如果没关系,就需要尽快做出调整,不要白白浪费时间做无用功。</b></p> 二、有作品比有奖状更重要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很多小伙伴一到写简历的时候,发现简历上好像就只能写拿过奖学金、被评为过优秀学生。但到了研究生阶段小编才发现,别人真正关心的是自己做过什么,以及自己能做什么,其它的什么奖学金、优秀毕业生等头衔都不重要。</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所谓作品,就是大家能拿出来展示的成果。不管是科研论文、写的代码、做的APP,还是写过的公众号文章,哪怕是课程设计的完整报告,只要可以证明自己的能力就都算是作品。</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那大家该怎么积累作品呢?大家可以好好把握住以下四步。</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1、选一个具体问题:比如校园二手交易平台、社团活动报名系统等,要求越具体越好,且做出来的作品要有应用场景。</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2、做出可展示的成果:作品能有视频、数据、图表最好,这样别人一眼就能看懂。</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3、写清过程和收获:不要只说结果,还要说明思路和反思。</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4、多和小伙伴合作:和不同专业的人合作,更容易做出亮眼的成果,也能提高大家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奖状是锦上添花,作品才是硬核实力。等大家去面试或者找导师时,有实实在在的作品在手,心里就不会那么慌张。</b></p> 三、建立自己的资源圈子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在大学,很多小伙伴觉得机会是运气。可小编后来才发现,机会往往来自于身边的人。建立属于自己的资源圈子,比单纯等运气更加靠谱和重要。资源圈子包括以下这几类。</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导师:找一个长期愿意指导自己的老师,每隔一段时间向导师汇报汇报进展,提几个具体问题和解决办法。时间久了,老师自然会把更多机会介绍给自己。</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同伴:找三五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读书、做项目、报比赛。长期合作,比单打独斗更容易出成绩。</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行业人士:多参加公开讲座或活动,活动后主动和前辈、同行交流,留下他们的联系方式。不要一味的去向前辈们索取帮助,而是带着思考去和前辈们讨论。毕竟谁都不喜欢一个没有任何自己的想法就只会索取的人。</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资源不是人脉,而是互相成就。只要大家有输出,别人自然就愿意拉自己一把。</b></p> 四、练四种通用能力,哪都受用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1、查资料的能力:大家要学会快速找到靠谱的信息,且还要能分辨真假。比如用学术数据库找论文,用权威网站查数据,而不是只会百度。</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2、表达的能力:写报告、做汇报都离不开表达能力。所谓表达能力就是把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话讲给其他人听,使其他人能快速听懂。</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3、数据处理的能力:哪怕大家学的不是理工科专业,也要会做表格统计、画图表。会一些简单的编程或者自动化,可以帮助大家提高工作效率和节省时间。</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4、复盘的能力:做完一件事,总去结成功和不足,不足之处争取下次改进。复盘就好比磨刀,经常磨,才能切得快。</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以上四项能力,看似普通,其实在很大程度上能决定大家学新东西的速度。未来无论是读研还是工作,大家都离不开它们。</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回过头看,入党、奖学金、保研确实非常重要,但它们只是阶段性的成果。对于大家更重要的是方向清晰、有作品、有能力、有资源。</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以上四件事看似平凡,却会在研究生阶段乃至工作之后持续发挥作用。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而做好准备靠的就是以上四件事。</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真诚希望大家不要等到读研究生和工作时才发现文中四件事的重要性,而是从现在就开始行动,把这四件事扎扎实实。</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