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人类婚姻制度的谱系中,“一妻多夫制”虽然不如“一夫一妻制”普及,却在特定的地理与文化的环境下,成为部分民族维系生存与社会秩序的独特选择。这种婚姻形态并非简单的关系叠加,而是承载着家庭资源和财产的分配逻辑、家族延续的诉求及文化传承基因的复杂存在。在亚洲,非洲地区的多个民族婚姻中,一妻多夫制仍然延续着。</p> <p class="ql-block">1),中国青藏高原上的藏族聚集区是一妻多夫制留存时间最长的地区。这里的“一妻多夫”多是“兄弟共妻”的形式,在农耕地区尤为如此,这与青藏高原的严酷自然环境密不可分:土地资源稀缺,若兄弟们各自娶妻成家,家产和耕地被拆分得支离破碎,家庭难以维持生计。通过共妻形式,家庭财产得以集中保留,劳动力也可以高效整合,共同应对繁重的劳动与傜役的需求。在贵族世家,一妻多夫制更能维系着家族世袭爵位和社会地位,使家族势力得以世代延续。</p> <p class="ql-block">在家庭内部运作中,妻子作为核心枢纽,拥有独立居所,丈夫们按长幼次序轮流与其同居。家庭事物由妻子统筹安排,这种安排有效避免了妯娌纷争,维护了家庭的和谐。即便1982年颁布了一夫一妻的相关法律,西藏昌都东坝等偏远地区仍然有一些家庭因历史惯性维持这一婚姻传统。云南迪庆地区书松村也有实行兄弟共妻的传统。2018年的调查显示,西藏洛江村一妻多夫的家庭占比为24.5%,有缓慢下降趋势。</p> <p class="ql-block">2),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广阔地带,沃达贝部落以独特的母系残留文化和一妻多夫制形成了鲜明的民族标识。它是富拉尼民族的分支,是一个有18万人的游牧部落,随水源而迁徙。女性在社会中有绝对话语权,女人是家庭的核心支柱。沃达贝部落一妻多夫更具开放性,婚姻关系并不固定。每年雨季过后的9月,部落举行盛大的“格莱沃尔节”成为女性选择伴侣的重要场合。男性需化装精心打扮,女人选高挑身材,眼睛明亮,牙齿洁白,能歌善舞的男子做伴侣。女性可选多个男性作丈夫,即便原有丈夫又被其他女人选走也不会发生冲突。这种婚俗与部落女人稀缺的人口结构有关,女人通过自由选择伴侣以保证种族繁衍的延续。也巩固了女人在部落的核心地位。</p> <p class="ql-block">非洲沃达贝男人正在打扮参加选美</p> <p class="ql-block">3),在印度南部地区的姆杜瓦尔人也是实行一妻多夫制的民族。</p><p class="ql-block">在印度神话故事《摩珂波罗多》中,般度五子共同娶德劳帕蒂(黑公主)为妻的故事,展现了印度古代社会对婚姻与血缘关系的独特理念。</p><p class="ql-block">德劳帕蒂是般遮罗国国王木柱王之女,被赋予“黑公主”称号,她天生丽质,成为周边王族争夺的婚配对象。木柱王为巩固联盟举办比武招亲。</p><p class="ql-block">俱卢王朝般度族的阿周那凭借高超的弓术赢得比武,获得黑公主德劳帕蒂的青睐。阿周那以“天帝之子”身份娶德劳帕蒂为妻,并带回家族。阿周那的母亲贡蒂(即般度的妻子,般度没有生育能力)和四位天神(太阳神、正法神、风神、天帝)非婚生育了五个儿子一坚战、怖军、阿周那、无种、偕天。根据传统仪式,他们虽然不是般度的亲生儿子,但都被视为般度家族的子女。因此德劳帕蒂成了阿周那和四个兄弟共同的妻子。“五子娶一妻”体现了神话中对“一妻多夫”婚姻的肯定。</p> <p class="ql-block">4),尼泊尔的偏远地区多数家庭实行一妻多夫制,一名妇女同多位男性(通常是兄弟)结为夫妻。联合国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区,一妻多夫家庭占比为61.8%。</p> <p class="ql-block">5),斯里兰卡一妻多夫在历史上曾盛行一时。目前在中部地区仍然存在一妻多夫制,一妻多夫制在法律上是被认可的。一般由年龄相仿的男女先成婚组成家庭,然后有一个或几个男人自愿加入进来组成家庭,但是后加入的不再举行婚礼。一妻多夫家庭有三种情况:一是兄弟们共妻,二是姨表兄或堂兄共妻,三是男人间无亲无故,只是因相好才共妻。以第一种情况居多。一妻多夫的家庭,妻子是唯一的家长,遇到家庭矛盾,妻子可以做裁决。如果有人不服从,妻子可以将其赶出家门。住房安排有两种情况:一是每个丈夫各有居室,妻子可以进入任何丈夫的居室,而男人不可以进入其他男人的居室。另一种情况是妻子独居一室,丈夫到妻子房同居,当一个丈夫与妻子同居时,把随身的沙龙挂在门外以告知其他男人。孩子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孩子不论多少,均属家庭共有。</p> <p class="ql-block">“一妻多夫”,“一夫多妻”和“一夫一妻”这些婚姻形态从来都是和人类文明史同步延伸。每一种婚姻形态都不是“异类”,而是各民族在不同自然条件,不同地理环境,不同文化基因,不同社会结构,不同经济条件下的智慧选择。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变,婚姻形态也在改变,“一夫多妻”和“一妻多夫”逐渐淡出主流,而“一夫一妻制”已成为当今社会婚姻主流。</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
</p><p class="ql-block">编纂 : 樵人 2025/10/1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