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卫协开讲:白求恩精神赋能医疗人文建设

随缘

<p class="ql-block">河北省人民医院原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医院党建文化传播者、白求恩精神的坚定践行者隋芳,应邀为北京卫协医联国际医学研究院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医院党政建设与人文管理专业委员会协办的线上讲座倾情授课。本次讲座以“白求恩精神融入新时代医务人员人文教育,筑牢医德医风根基,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隋芳结合数十年深耕医疗党建的实践经验,从精神内涵、传承路径、人文培育与医德建设四个维度,深入剖析白求恩精神与现代医学人文的深度融合之道,为提升医务人员精神境界、推动医院内涵式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践指引,赢得线上听众广泛赞誉。</p> <p class="ql-block">“白求恩故事感动”,因其承载着穿越时空的初心温度。隋芳通过白求恩微型收藏馆、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将那些救死扶伤的细节具象化,让无私奉献的情怀直抵人心,引发医务工作者与社会公众的深层共鸣。“白求恩精神永存”,在于其核心价值与时代同频共振——毫不利己的品格、精益求精的追求,始终是医德医风建设的灵魂所在,隋芳的传播实践,使这一精神基因得以赓续绵延。“白求恩路径适用”,彰显其现实指导意义——将精神融入人文教育、党建引领与医德建设的融合路径,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式,为破解行业困境、凝聚发展合力贡献了宝贵经验。</p> <p class="ql-block">隋芳强调,白求恩精神是穿越时空的精神灯塔,其“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无私品格,与对医术“精益求精”的执着追求,至今仍为新时代医德医风建设提供着深刻启示。医者仁心,根植于对生命的敬畏与对患者的赤诚。白求恩远渡重洋,投身烽火抗战前线,以“把病人当亲人”的热忱践行医者使命,这份纯粹启示当代医务工作者:唯有摒弃功利杂念,将患者利益置于至高位置,用同理心感知病痛,以责任心守护生命,方能不负白衣誓言。医术是医德的支撑,白求恩对技术极致的追求,警示医者须始终秉持精进不息的职业信念,以精湛医术履行“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庄严承诺。传承白求恩精神,不仅是对初心的回望,更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夯实医疗卫生事业精神根基的必由之路。</p> <p class="ql-block">隋芳指出,2024年9月29日,国家卫健委、教育部等四部委联合印发《医学人文关怀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7年)》,明确提出在“崇高职业精神弘扬行动”中要“讲好新时代传承白求恩精神等感人故事”。医生,不仅是生命守护者,在中华文化中更承载着道德与良知的厚重期待。古有“医者父母心”,今有“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在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的当下,时代呼唤白求恩精神的回归,社会亟需塑造更多白求恩式的仁医典范。此时开展白求恩精神的学习与弘扬,正当其时,顺应时代所需,契合民心所向。</p> <p class="ql-block">白求恩曾谆谆告诫医护人员:“必须把每一个病人看作是你的兄弟,你的父亲。”这句朴素而深沉的话语,道出了医者应有的情感立场与人文温度。它超越了技术层面的诊疗,直指医学的本质——以心换心,以爱疗伤。在今日医疗实践中,这一教诲依然振聋发聩,提醒每一位医者在冰冷仪器之外,不忘用温情照亮患者的心灵。</p> <p class="ql-block">白求恩的崇高理想信仰,源于对人类苦难的深切共情与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他毅然放弃安逸生活,奔赴战火纷飞的中国,将生命最后的光辉献给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这份信仰,不是空洞口号,而是以行动书写的生命答卷,是激励一代代医者坚守初心、勇毅前行的精神火炬。</p> <p class="ql-block">白求恩最后的工作照,定格在手术台手术的身影。他未能亲眼见证抗战胜利,也未曾看到今日中国医疗事业的蓬勃发展。然而,他用生命点燃的精神之光,早已穿越岁月长河,照亮了无数后来者的行医之路。</p> <p class="ql-block">白求恩在中国创造了无数个“第一”:他建立了第一支战地输血队,编写了第一部战地外科教材,设计了第一辆“流动医院”手术车……这些开创性实践,不仅挽救了无数战士生命,更奠定了中国战地医学的基础,彰显了他卓越的智慧与无畏的担当。</p> <p class="ql-block">晋察冀军民曾敬献诸多锦旗,字字饱含深情,句句寄托敬意,表达对白求恩无私奉献的深切感念。这些锦旗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人民对一位国际主义战士最朴素、最崇高的礼赞,凝聚着跨越民族与国界的深情厚谊。</p> <p class="ql-block">白求恩是晋察冀根据地最年长的八路军战士,年过半百仍冲锋在手术台前,与战士同吃同住,与伤员共历生死。他的身影,成为战场上最动人的风景,他的精神,成为最坚韧的战斗力量。</p> <p class="ql-block">作为国际友人在华北抗日前线的第一人,白求恩以无畏之躯踏入战火核心,用医术与仁心架起中外友谊的桥梁。他的到来,不仅带来了先进的医疗技术,更带来了国际主义精神的火种,点燃了无数人心中的希望。</p> <p class="ql-block">在中国人民心中,白求恩是最具代表性、最受敬仰的国际友人。他的名字早已超越个体,成为无私、奉献、敬业与大爱的象征,深深融入民族记忆,成为一代代人精神成长的重要坐标。</p> <p class="ql-block">白求恩是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他的一生,是为人类解放事业奋斗的一生。他跨越国界、种族与文化的无私奉献,诠释了共产主义精神最纯粹的内涵,也为新时代医务工作者树立了崇高的精神标杆。</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主席亲撰《纪念白求恩》一文,高度赞扬其“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境界,称其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篇不朽篇章,至今仍是激励医务工作者砥砺前行的精神号角。</p> <p class="ql-block">白求恩被评选为“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100位英雄模范人物”之一,这是国家对这位国际友人崇高贡献的庄严铭记。他的名字,已深深镌刻在中国革命史册,成为不朽的精神丰碑。</p> <p class="ql-block">小学、初中语文课本中早已收录《手术台就是阵地》、《纪念白求恩》,让青少年儿童从小感知这份跨越国界的大爱。隋芳呼吁:大学思政课程更应深化白求恩精神教育,将其作为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重要内容,让信仰的种子在青年医者心中生根发芽。</p> <p class="ql-block">隋芳初始学历,中专护士学校,在职研究生学历,正高级政工师职称,1971年参加工作,1974年入党,在党51年,曾在原籍放过牛,当过赤脚医生,在河北省人民医院当过护士,康复气功师,摄影,办过报纸,办过电视,做过宣传。曾任河北省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中国卫生计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特聘党建专家,白求恩精神研究会第一届医学人文分会党建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等。现为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医院党政管理与人文建设专业委员会会长。从事医院党建、宣传文化、纪检监察等工作40余年,他结合党建实践与理论学习,应邀在全国各地开展专题讲座300余场,涵盖医院党建、廉政建设、白求恩精神传承、医学人文等多个领域,被誉为医院党建文化的传播者。他50多年如一日坚守公益,坚持无偿献血27年,累计献血13800毫升,66次献血记录见证赤诚初心,更签署器官捐献协议,荣获中国红十字会金、银、铜奖章及“省会无偿献血状元”“河北十大公益人物”等殊荣。退休后仍奔走宣讲医院党建文化、宣讲白求恩精神,践行助老、助医、助困、助残等志愿服务,用一生诠释一名老党员的信仰坚守与为民情怀,2025年2月被授予“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p> <p class="ql-block">白求恩微型收藏馆珍藏白求恩相关故事、传记、回忆录,以及电视剧、电影、连环画、海报、纪念册、画册、简介和纪念章等藏品五百余件。其中不少珍贵资料来自白求恩战友后人、潜心研究的学者与倾情创作的书画家。每一件藏品,都承载着对这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的深切缅怀与崇高敬意。收藏人隋芳深情表示:“讲白求恩故事,学白求恩精神,做白求恩传人!”她愿以这些无声的文物为媒,唤醒更多人对白求恩精神的关注与传承,让那束无私奉献的光芒照亮新时代的前行之路,让国际共产主义的精神火种生生不息,薪火相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