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飘过二十年 星河艺术团成立二十周年庆典于2025年10月12号晚在皇家山大学贝拉音乐厅举行

Lucia Zhang露霞

<p class="ql-block">今晚的舞台格外不同,灯光柔和地洒在贝拉音乐厅的每一个角落,红色的“春的旋律”字样在大屏幕上静静闪耀。我站在侧幕,看着田旭、常淑婷和吴斌三位主持人手持话筒并肩而立,他们的声音像春风拂过湖面,轻轻唤醒了这个属于音乐与回忆的夜晚。二十年,星河艺术团从一颗微光走到如今的璀璨,而这一刻,仿佛一切才刚刚开始。</p> <p class="ql-block">当《世界赠予我的》前奏响起,合唱团成员们整齐站列,红蓝相间的服饰如同晨曦初照下的湖光山色。赵晓玲老师的指挥手势如诗行般流畅,每一个起伏都牵动着旋律的呼吸。夏雨桐的钢琴声像细雨滴落心田,温柔地托起歌声。唱到《我家在中国》时,那句“山河无恙,灯火寻常”让我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这不只是歌,是二十载岁月沉淀下的深情告白。</p> <p class="ql-block">大合唱《世界赠予我的》钢琴伴奏 夏雨桐 指挥 赵晓玲</p> <p class="ql-block">男声独唱 英文 意大利流行曲《Speak Softly Love 溫柔的輕诉》演唱 廖友宗</p> <p class="ql-block">中场休息时,主持人换上了明黄西装,站在“Interlude”的光影中缓缓讲述。那一瞬,舞台仿佛成了时间的渡口,灯光勾勒出一种静谧的庄严。他说:“有些声音,穿过风雨仍不散;有些人,一路同行从未走远。”台下安静得能听见呼吸的节奏。我望向观众席,看见许多熟悉的面孔微微仰头,眼里泛着光,像是被唤醒了某个深藏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二胡声起,王雨蒙站在舞台中央,一袭白裙如雪。《幽谷》的旋律蜿蜒而出,像山涧清泉,又似月下独行者的低语。小天鹅舞蹈学校的四位舞者执扇轻舞,蓝裙翻飞如云雾缭绕山谷。那一刻,舞台不再是舞台,而是一幅会呼吸的画。我忽然想起二十年前那个冬天,我们在排练厅里第一次听她试奏这支曲子,窗外飘着雪,屋里却暖得像春天。</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上场时,大屏幕铺展出一片花海,蓝天如洗,仿佛童话里的世界。《花开忘忧》的童声清澈如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未染尘世的纯真。艺术团小合唱队的孩子们穿着传统服饰,像一排排初绽的花蕾。我看着他们稚嫩却认真的脸庞,忽然明白:所谓传承,不是简单的接棒,而是让一颗颗心在歌声中悄然发芽。</p> <p class="ql-block">童声合唱《花开忘忧》演唱 星河艺术团 儿童合唱队</p> <p class="ql-block">黄倜站上舞台,深色西装衬得他如夜幕中的星辰。《今夜无人入睡》的咏叹调响起,那句“我的秘密藏在心底”在贝拉音乐厅的穹顶下回荡。背景的星空缓缓流转,仿佛宇宙也为之静默。他的声音坚定而深情,像是在向时光许诺:有些信念,哪怕无人知晓,也永不熄灭。我坐在台下,竟一时分不清,这是歌剧的咏叹,还是我们这一代人对艺术最执着的独白。</p> <p class="ql-block">《莫尼山》响起时,六位男声如群峰并立,朱建业、黄倜、李全、蔡屹、郑权、郭琪的声音交织成河。钢琴旁的身影沉稳有力,大屏幕上山川静默,流水无声。“沉默地流淌从未改变”——这句字幕像一句注解,写给二十年来风雨无阻的坚持。他们的和声厚重如大地,又轻盈似风,仿佛在说:我们走了很远,但初心未改。</p> <p class="ql-block">舒宁一开口,《精忠报国》的豪情便席卷全场。他站在钢琴旁,目光如炬,歌声如铁马金戈踏破长空。舞台背景的雪山与苍穹在暖光中显得庄严而辽阔。那一刻,我仿佛看见二十年前那个在社区礼堂排练的年轻人,如今已用歌声撑起一片精神的高地。这不是表演,是一场灵魂的宣誓。</p> <p class="ql-block">梁梅的《节日欢歌》让整个音乐厅瞬间明亮起来。她一袭蓝裙,如江水般流动,身后红裙舞者翩跹起舞,像节日里绽放的烟火。背景的上海天际线灯火辉煌,东方明珠塔在夜色中熠熠生辉。歌声欢快,舞步轻盈,仿佛在说:我们不仅纪念过去,更在庆祝当下每一刻的生机勃勃。</p> <p class="ql-block">《如愿》响起时,欧阳晨艳、郭青青、许多艺 张瑞红 王健 裴煜 杨玮 胡建农 单树红 她们九人站成一排,黄裙如秋日暖阳。北极光在身后流转,雪山倒映在寂静的湖面。她们的声音层层叠叠,像一封写给未来的信:“山河无恙,烟火寻常,我愿你所愿的笑颜。”台下有人悄悄抹泪。是啊,我们曾用二十年去奔赴一个梦,而今终于可以轻声说一句:如你所愿。</p> <p class="ql-block">王艳萍的《贵妃醉酒》一出场,便惊艳四座。她眼波流转,步态轻盈,冯勤与张晓玲等舞者执扇相随,仿佛从古画中走出的仕女。背景的亭台楼阁在柔光中若隐若现,灯笼轻摇,梦回盛唐。这一刻,传统不是标本,而是活在我们声音里的呼吸。</p> <p class="ql-block">赵丽舞蹈学校的孩子们跳起《霓裳羽衣舞》,水袖轻扬,如云似雾。山水画在身后铺展,山峦叠嶂,云雾缭绕。她们的动作整齐而柔美,像一缕缕春风拂过千年诗篇。我忽然觉得,艺术团的二十年,何尝不是一场绵延不绝的舞蹈?每一代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续写这段旋律。</p> <p class="ql-block">祁宇钒与张振兴合唱《携手同行》,两人手牵手站在斑斓壁画前,歌声如誓言般坚定。卢晔的钢琴如细雨伴行,温柔而坚定。那一刻,我想到这二十年里多少人曾并肩走过风雨,有人来了,有人走了,但只要歌声还在,同行的人就从未真正离开。</p> <p class="ql-block">《青玉案·元夕》由一群孩子与成人共同演绎,夏雨桐的琴声如灯影摇曳。他们穿着各式传统服饰,站成一排,像一幅流动的民俗画卷。当“东风夜放花千树”响起,大屏幕上的古建筑灯火通明,仿佛穿越千年,与今夜的星光交相辉映。古韵新曲,不只是形式的创新,更是血脉的延续。</p> <p class="ql-block">赵品唱起《故乡是北京》,白裙如雪,歌声深情。背景的红色宫墙在灯光下庄严而温暖。她唱得不疾不徐,像在讲述一个关于根的故事。二十年来,我们唱过无数远方,但总有一首歌,是留给故乡的。</p> <p class="ql-block">歌声飘过二十年连唱《O'Le Alberta》是赋应团长为AB省建省百年的原创歌目 演唱 廖友宗</p> <p class="ql-block">梁梅与黄倜再次登台,唱起《空中的旋律》。蓝色舞台如夜空般深邃,诗意的文字在背景缓缓流淌。他们的声音交织如星轨,仿佛在说:有些旋律,不在五线谱上,而在我们共同走过的岁月里飘荡。</p> <p class="ql-block">梁梅与黄倜再次登台 唱起《空中的旋律》</p> <p class="ql-block">张振兴唱《大风歌》时,舞台如古战场般肃穆。诗句在屏幕上浮现,传统建筑静静伫立。他的声音如风卷长云,豪迈中带着苍凉。二十年,我们不是没有跌倒过,但每一次,都像这首歌一样,从风中站起,继续前行。</p> <p class="ql-block">最后的大合唱《雪花的快乐》如冬日暖阳。徐志摩的词,周鑫泉的曲,夏雨桐的琴,赵晓玲的指挥,所有人穿着白衣,如雪般纯净。蓝色雪花在背景飘落,歌声轻盈如童年的梦。那一刻,我忽然觉得,这二十年,我们不只是在唱歌,更是在守护一种不会融化的纯真。</p> <p class="ql-block">《蓝蓝天 长生天》响起,草原在屏幕上延展,帐篷如星点散布。赋应弹着钢琴,赵晓玲指挥,歌声如风掠过大地。那句“长生天之下,我们曾仰望同一片蓝天”,让全场陷入静默。是啊,二十年,我们仰望的,从来不只是舞台的灯光,更是心中那片不灭的星空。</p> <p class="ql-block">当《二十年后再相会》的旋律响起,梁梅与黄倜领唱,星河艺术团全体和声。大屏幕上钢琴与音符交织,像一条通往未来的河。我们唱着“去有风的地方,再唱一首老歌”,声音里有笑,也有泪。我知道,这不会是终点,而是一个约定——二十年后,我们依然会在这里,用歌声重逢。</p> <p class="ql-block">演出结束,所有人走上舞台,站成一片色彩斑斓的海洋。孩子们跳着,老团员笑着,有人眼含热泪。大屏幕上“二十年后再相会”闪闪发亮,音乐符号跳跃如心跳。我站在人群中</p> <p class="ql-block">总领事赵丽莹 前省议员文化部长栾晋生 省长办公室联络人刘毅 促统会会长狄元洮 西北同乡会会长吴玉龙著名歌唱家吴鹏 各社团领导及各界爱心人士 赞助商 演员合影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