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12年,我的父亲从武汉某高校光荣退休,按照“叶落归根”的传统思想,他执意要回老家咸宁居住。于是那年,每逢周末下班,从单位步行至武昌火车站坐上T6787次列车,便意味着我踏上了回家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说起T6787次,这趟车每天是先从黄石东站始发至广水,再从广水折返至黄石东,然后由黄石东发车至武昌站,接着从武昌站开往赤壁,最后再从赤壁回到武昌站,一趟下来,光是车次要变上六回。</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于停靠站点、时间安排合理,票价优惠低廉。这趟“神州号”内燃动车组双层硬座列车深受黄石、鄂州、孝感、广水、咸宁等地民众的青睐。几乎成为人们走亲访友、上学求知、工作往返、就医问诊的“赶集车”“上学车”“公交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次乘坐这趟车时,熟悉的乡音、相似的行装,就像是打破陌生人之间戒备的密码。在大多数时候,随着“密码”的解锁,聊天群体也会随之扩大,大家仿佛熟络的老友,畅聊着工作、生活。四五十分钟的回家旅程,往往到了临下车时,还意犹未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转眼到了2013年底,武汉“8+1”城市圈的首条城际铁路——武咸城际和武汉地铁四号线一期工程,在同一天开通运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惊喜地发现,回家的路又多了两条:从单位出发,可以选择直接在武昌站乘坐武咸城际,也可以避开晚高峰,选择搭载地铁到武汉站转乘高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还记得第一次乘坐武咸城际,当白色的和谐号列车开上城际高架专线后,一幅山、水、城相融的田园画便跃然眼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顺着车窗俯瞰,大片的汤逊湖景尽收眼底,烟波浩渺雾气氤氲,远远望去,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沿途最多的是田野、湖泊和层峦叠嶂的密林,水天一色赏心悦目。</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而这趟车停靠的站名——“汤逊湖”、“土地堂东”、“贺胜桥东”,在我眼里则自动切换成了鱼丸、西瓜和鸡汤……就连车轮铿锵有力的“咣哧咣哧”声也变成了“逛吃逛吃”,令人神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几年下来,前往武汉火车站乘复兴号回家,成为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初见双铁换乘无缝对接时,那澎湃激动的心情早已平复,变得逐渐理所当然起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似乎恍然如梦,又像是不经意之间,中国铁路已经实现从追赶到领跑,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改变着国人的生活。候补购票、高铁订餐、刷脸进站、一日一图……一个个高铁时代特有的新词汇,被网络频频发送、被人们口口相传。</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神州号,到和谐号,再到复兴号;从既有线铁路,到城际铁路,再到高铁客专,温度与速度让流动的中国生机勃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十年来,在每一条回家的路上,我见证着祖国繁荣昌盛的伟大变革,感知着荆楚大地的脉搏与心跳,亲历着中国铁路步步辉煌灿烂,也途径着人生中每一个幸福的站点!</p> <p class="ql-block">免责声明:本文属于非营利性质。文中所配图片有部分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马上删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