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是九月十七日,窗外绵绵秋雨下个不停,可也阻挡不了摄影系三年级一班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大家早早地来到教室,因为今天是被命名为“老年摄影教育名师”的马承海老师要讲风光摄影课,这可是同学们期待己久的学习内容!</p> <p class="ql-block"> 风光摄影对于摄影系三年级(只有三个年级)的学员来说知道是以大自然为拍摄对象,利用大自然的景象来表达对大自然的感知和感受,但在拍摄风光时,怎样在亲近大自然时发现美、欣赏美、享受美、传递美呢,这是我们大多数学员所感到困惑的问题,今天马老师就要为我们解决这些困惑。</p> <p class="ql-block"> 马老师说:风光类摄影可以分两类,一类是“再现类”,另一类是“表现类”。</p><p class="ql-block">先说“再现类”风光摄影,这类作品就是客观事物的真实呈现,作者只是把它原原本本的记录下来就行了,其间没有作者个人的情感注入。以下的几幅作品,就属于“再现类”风光摄影。</p> <p class="ql-block"> 风光摄影还有一种就是“纪实风光摄影”,这类作品是以还原展示客观为主要目的,还可以尽量利用天时地利人和有利条件,在同一景点,拍出有别于他人的不同画面,要有自己的感情抒发,以下几幅作品,就属于“纪实类风光摄影”。</p> <p class="ql-block"> 再说“表现类风光摄影”,这是这次课的难点。这类作品是摄影者将景观作为载体来抒发自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意趣,花本来很美,鸟的叫声很悦耳动听,可当年杜甫的感受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表现类摄影就是摄影艺术比较成熟的产物,它是拍摄者的情感与情绪的表达。</p><p class="ql-block"> 以下作品就是“表现类风光摄影”</p> <p class="ql-block">这幅作品拍出了群山的巍峨,群山的连绵,层峦叠嶂,气势磅礴,仿佛象一条盘卧在中华大地的巨龙,展现了山的“威武”。</p> <p class="ql-block">这幅作品拍出了大自然水的气势,大江东去,浩浩荡荡,横扫千军如席卷,河流是那么的“霸气”。</p> <p class="ql-block">《宁静的护城河》,古城倒映碧波,树影婆娑,远山如黛,时光在此停留,一幅喧嚣外的宁静与详和,“钟灵”的护城河令人神往。</p> <p class="ql-block">这幅《茶山之韵》,拍出了茶山的神韵,如古筝般悠扬动听,令人心旷神怡,展现在人眼前的是大自然的“毓秀”。</p> <p class="ql-block"> 《大地诗行》拍出了作者自己内心的感受,夕阳西下,那绚烂的余晖,染红了半边天,如一幅壮丽的画卷,插种机在这片土地上慢慢前行,留下一行行充满希望的诗!</p> <p class="ql-block"> 马老师还展示了他获得一等奖的作品《上善若水》。这幅作品就是他以水为主题来表达他的思想情感。“上善若水”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最高境界的善行如同水的品行,泽万物而不争名利;水总是处于众人所不愿处的地方,却能滋润万物;水虽柔弱却能水滴石穿,以柔克刚。上善若水倡导的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境界,强调无私奉献和谦下之德,是一种值得人们学习的生活哲理。|</p> <p class="ql-block"> 这是马老师创作的一幅作品,《我和我的祖国》。当年他听到《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时,被这首歌的优美歌词和动听的旋律所感动,决定要创作一幅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的摄影作品,但以什么做为载体来表现这一主题,一遍遍的设想,又一遍遍地被推翻,让他几个月里寝食难安,简直走火入魔了。放弃吧,不是他的性格,继续吧又难以突破。经过几个月的苦苦思索,终于决定用国旗代表“祖国”,普通群众代表“我”。在拍摄过程中,通过无数次的观察,又经历了无数次的拍摄失败,终于完成了《我和我的祖国》这幅作品的创作!通过这个故事,我们看到了马老师为摄影艺术永不言弃的挚着追求的精神品质,多么感人,多么值得我们学习。</p> <p class="ql-block"> 最后马老师告诫我们,风光摄影一定要记住这十个字:光、形、线、色、调/气、神、象、悟、升。</p><p class="ql-block"> 他还语重心长地说:同学们,</p><p class="ql-block">请大家记住,一切艺术创作的出发点,都源于自我,源于对客观现实的感受!</p><p class="ql-block"> 这节课对于我们全班同学来说,收获颇丰。在这堂课里我们不仅学到了许多风光摄影的知识,还欣赏到了许多殿堂级的风光摄影作品!</p><p class="ql-block"> 这堂课我们的感受最深的是:马老师,你的境界象大海一样广阔,你的学识如大海一般深遂。让我们仰慕!</p> <p class="ql-block">指导老师 马承海 苗学利</p><p class="ql-block">图片提供 马承海 张 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