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途经服务区,见到🈶琪桐花雕塑。珙桐花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植物,主要生长在甘肃、陕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其多生长在海拔700-2400米的湿润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中 。</p> <p class="ql-block">万山国家矿山公园简介</p><p class="ql-block">万山,丹砂王国。武陵腹地的璀璨明珠,楚尾黔首的神秘边城,中华大地</p><p class="ql-block">的工业重镇。</p><p class="ql-block">万山国家矿山公园是国土资源部首批28家国家矿山公园之一。位于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万山镇。新中国贵州汞矿成就了汞工业文明的辉煌,“爱国汞”名垂青史。万山汞矿的历史悠久,秦汉时期已赋盛名,古代矿工以“爆火裂石法”开洞取砂,成为我国最古老的凿洞采矿的生产技术。明朝时期,“惟大万山置朱砂水银场局”。清光绪25年,英法商人在万山建立英法水银公司,这是外国人首次进入万山,之后英、法、奥、俄、德,日、意等16个国家先后潜入万山开采朱砂水银,十年仅猎走水银就达700多吨。万山汞矿的储量和量产均居国内之首,亚洲之冠,固有“中国汞都”之称,采治历史数千年。</p><p class="ql-block">万山国家矿山公园总体规划面积105平方公里,遗迹核心面积约5平方公里,是贵州省唯一的国家矿山公园。公园主要景点包括矿山博物馆、主题雕塑广场、苏联专家楼、矿山计划经济时代怀旧小镇、970公里的“地下长城”以及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仙人洞、黑硐子、云南梯等。2012年11月,万山汞矿遗址</p><p class="ql-block">进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4年公园成功申报为国家AAAA级景区。</p><p class="ql-block">万山国家矿山公园展现给人们的是有关汞工业文明的宏大历史叙事,历代矿工的智慧和血汗凝聚成一域永恒的精神高地,成为流芳千古的矿业历史观。人文见证。规模宏大、景象壮观的古代采矿遗址,当是世界矿业史上的旷古奇观</p> <p class="ql-block">时代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贵州汞矿机关食堂始建于1950年10月,原为公私合营万山汞矿公司食堂。后经不断改扩建,成为贵州汞矿干部职工和附近居民共同用餐的场所。解放初期,汞矿第一任经理姚泽先,第一任矿长赵信符、政委郭兴都在此用餐。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是汞矿朱砂水银产量的历史最高时期,也是偿还苏联外债最艰难的时期,然而,汞矿机关干部的粮食定量却由原来的27斤降到了19斤,由于营养不良、工作量大,许多干部职工出现了严重浮肿,但每天仍然坚守岗位、倾情奉献。</p><p class="ql-block">1959年2月,全国或治金技术交法会在贵州省或矿召开、来自全国100多领导、专家和技术人员到会和在这里就餐。</p> <p class="ql-block">湘黔汞矿公司旧址是1954年修建的一楼一底砖木结构苏式建筑,占地面积638平方米,建筑面积580平方米,1956年,国家重工业部有色局建立湘黔汞矿公司,接管铜仁汞矿(万山)和湖南晃县汞矿,下设万山、晃县、路腊、岩屋坪4个分矿,同时,在德江、印江和务川等地开采汞矿,相继投入资金2.4亿元,在职职工达2.4万人</p><p class="ql-block">湘黔汞矿公司成立后,首先在黑硐子使用风动凿岩机,结束了手锤开采的历史,成为全国第一个机采汞矿。1958年10月,湘黔汞矿公司撤销,成立贵州省汞矿,总矿设在万山,下辖岩屋坪、印江、路腊3个分矿,湘黔汞矿公司的办公楼随即归贵州省汞矿使用,1966年2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万山特区,这里成为万山特区和贵州汞矿的办公用房,现为朱砂古镇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朱砂王雕塑为“人”形结构体,主体高19.8米,顶部是现珍藏于国家地质博物馆、重237克的“朱砂王模型。</p><p class="ql-block">人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万山汞矿创下的辉煌业绩,都离不开万山人的艰辛努力。雕塑以“人”形结构造型为主体,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浮雕中刻画的两名矿工,展现了矿山人团结拼搏、创业奉献的精神。结构体表面采用波纹状机理作为饰面,形成强烈的视觉感,暗喻水银的流动之美:两道深深的刻槽,镶嵌着矿山人无穷的智慧和力量。</p> <p class="ql-block">周恩来总理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岩鹰窝,顾名思义就是云鹰筑巢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岩鹰喜欢在多岩石地带捕猎,巢也建在峭壁上,俗语说:“岩鹰窝旁,必有宝藏”,根据岩鹰的生活习性,人们常在其窝旁寻求主藏,古人在这里发现朱砂露</p><p class="ql-block">头,就顺着矿脉凿硐采砂。</p><p class="ql-block">以岩鹰窝为起点,人们从手工采撷到“爆火裂石”、从火药取矿到炸药爆破、从肩拖背驮到“小火车”运输,历经两千多年,开凿了长达970公里的采矿坑</p><p class="ql-block">道,比西班牙阿尔玛登汞矿的地下坑道还长200公里,成为世界最长的采矿坑道。现在叫地下长城。</p> <p class="ql-block">人工采矿留下的坑道现成景点,整座山都挖空,上中下三层坑道</p> <p class="ql-block">这个井连接上中下三层坑道</p> <p class="ql-block">隐隐看到朱沙层</p> <p class="ql-block">狗拏(“挚”侗语,牵引的意思)岩,是万山最古老的通道之一传说,远古时期,十人在下游溪水中发现朱砂后,就带着</p><p class="ql-block">猎犬溯溪雨上寻求朱砂,当至黑個子外的悬崖罅隙间,人和猎犬一样,手脚并用爬上了陡峭的山尾,在黑硐子发现大面积朱砂源头,从秦汉一直到解放前,狗笔岩一直是人们出入和矿工采集</p><p class="ql-block">朱砂及打柴取水的通道,解放后此通道被废弃。</p><p class="ql-block">狗拏岩与岩度窝坑道相连。从岩庭英坑道出口,左侧通往玻璃栈道,右上通往一坑、威灵寺和仙人峰,往前走到黑硐</p><p class="ql-block">子。仙人洞等景点,是景区内的重要节点</p> <p class="ql-block">栈道,全长1213米(其中玻璃栈道65米),宽1.6米,与深数平均高度约100米,东面止于悬崖泳池,西面连接景区大门。</p><p class="ql-block">栈道沿途历史文化厚重,自然风光壮美,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仙人洞、黑硐子、云南梯;有世界最古老的朱砂采矿坑道和最先进的声光体验,有惊险刺激的玻璃栈道,有引人入胜的动人传说。栈道顺势而旋,在十里悬岸上蜿蜒曲虬,时而从千年茂密从林穿过,时而</p><p class="ql-block">在百米悬崖上凌空飞越,在栈道上,可仰云舒云卷,眺群山诿迤奔腾,瞰溪</p><p class="ql-block">谷泉流潺湲,望山野田畴林绿,观崖上鹰翔雀跃,好不心旷神怡。</p><p class="ql-block">因此,栈道又叫“崖上廊桥”、“公园阳台”</p> <p class="ql-block">朱砂王酒店筹建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