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煤矿博物馆

东方红

<p class="ql-block">美篇呢称:东方红 美篇号:5434112</p> <p class="ql-block">抚顺煤矿博物馆位于抚顺市西露天矿参观台原址,由抚顺矿业集团筹备建造,主体建筑面积6630平方米,突出百年、煤都、领袖、独有、珍贵、领先六大特色。整个展馆分为物华天宝、百年回眸、熔铸辉煌、亲切关怀、矿山脊梁、美好未来、鸟金墨玉、煤海之珠八大部分,从自然、历史、人文等方面介绍了煤、抚顺煤矿的衍生过程,抚顺煤矿整整百年起伏跌宕、化蛹成蝶的难忘岁月和新世纪以来抚矿集团的恢宏进程,以及与百年煤矿相伴的深挚的领袖风采、和谐的家园风貌。</p><p class="ql-block">在建国初期抚顺煤矿为共和国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共为国家生产煤炭2.8亿吨,油母页岩5.3亿吨,是共和国的功勋矿。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我矿经济发展极为关注。 毛泽东、朱德、董必武、邓小平、江泽民、乔石、朱镕基、温家宝等都曾来到抚顺矿山视察,饱览十里煤海。在博物馆三层,多位国家领导来这里视察的影像、图片资料被保存下来。 气势宏伟的煤炭博物馆,俨然一座历史的丰碑,向世人述说着曾经发生和正在发生在抚顺煤矿广袤土地上的难忘故事。</p> <p class="ql-block">进入博物馆院内,映入眼帘的是"毛泽东视察抚顺西露天矿纪念铜像"。铜像的简介写到,"值公元2008年毛泽东视察西露天矿50周年,在参观台竖立起了这尊举世无双的伟人视察煤都纪念铜像。铜像座落区域内圆直径为19.58米﹣﹣寓意着纪念1958年毛泽东曾亲临矿山;铜像高3米﹣-寓意者战在30里煤海的3万名抚顺矿区员工,永生永世不忘毛泽东'情泽煤都'那段历史;铜像面向西南我们伟大祖国首都北京的方向﹣﹣寓意着中国共产党和老一辈革命家带领全国人民开创的千秋伟业,将在一代又一代党中央核心的领导下,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物华天宝</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烏金、墨玉、太陽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玄色的金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工業的糧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這一連串充滿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瑰美和澎湃的别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代表着世人千百年來對光和熱的圖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崇拜與熾烈眷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它是造物賦予人類的饋赠</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它的名字叫做--煤炭</p> <p class="ql-block">出土的猛犸象化石</p> <p class="ql-block">煤王,2011年5月,西露天矿在坑下负309泵站工程采掘工作中发现了一块巨形煤体,重达16吨,称之为煤王。</p> <p class="ql-block">残柱式采煤法</p> <p class="ql-block">炮采水运水沙充填采煤法</p> <p class="ql-block">综合机械化放顶煤采煤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龙脉篇~抚顺煤田的开采</span></p><p class="ql-block">1644年清世祖进关,入据中原,抚顺被划为"龙兴圣地"。处于沈阳清福陵和新宾永陵之间的抚顺地带,采掘煤炭被清廷严加封禁,惟恐挖破了风水,断了龙脉。</p><p class="ql-block">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抚顺地方绅商、顶戴花翎候选府经历王承尧偕同满人绅商荣伦、英凯等人拟议共同开采抚顺千金台(千台山)地方煤炭,联合向奉天府尹、盛京将军增祺奏请开矿。随后,抚顺地方乡绅、花翎同知会衔候选知县翁寿,候选直隶洲洲判颜之乐等人,也向曾祺奏请集资开矿,并以白银各一万两为报效银。</p><p class="ql-block">光绪二十七年八月二十六日(1901年10月8日),增祺呈书上奏慈禧和光绪,请批开采千金寨煤矿,光绪皇帝朱批:"著照所请该部知道"。同年12月9日,增祺向王、翁二人正式颁发了"开采批准书"。自此,抚顺煤田拉开了近代开采的帷幕。</p> <p class="ql-block">抚顺煤矿开采初期山嘴子村全景图,1901年时的抚顺市区鸟瞰图,抚顺煤矿开采初期古城子村落全景图</p> <p class="ql-block">光绪皇帝硃批的同意抚顺煤矿开采的奏折(光绪二十七年八月)</p> <p class="ql-block">上,光绪二十七年十月奉天将军增祺关于请将奉天各矿分别推广开办的奏折</p><p class="ql-block">中,光绪二十七年八月奉天督辕粮饷处批准王承尧、翁寿试采千金寨煤矿补报备案</p><p class="ql-block">下,光绪二十七年八月奉天督辕粮饷处批准王承尧、翁寿试采千金寨煤矿许可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屈辱篇~沙俄对抚顺煤矿的巧取豪夺</span></p><p class="ql-block">1902年,俄国人陆宾诺夫等人策划了所谓改选董事长会议,并与俄籍华人纪凤台分获正副董事长头衔,取得了对抚顺煤矿公司的控制权。1903年初,为了煤炭资源掠夺的需要,陆宾诺夫及纪凤台等决定将抚顺煤矿公司的煤矿及一切财产以五万卢布的代价,转让给远东森林公司负责人陆军中校 A · C ·玛德里托夫,1903年5月,翁寿开办的抚顺煤矿公司完全落入沙俄手中,并于1904年2月,开始向俄国军队和铁路供应煤炭。</p><p class="ql-block">抚顺煤矿公司完全落入沙俄之手后,俄国人又处心积虑地伺机霸占华兴利公司。1904年2月日俄战争爆发后,俄国人嘎礼特拉斯托夫和敏脱夫等未与华兴利公司做任何商议,就擅自铺设铁路,大量运输掠夺而来的抚顺优质煤炭。1905年1月13日,嘎礼特拉斯托夫率俄国兵四百余人侵占华兴利公司所属的五个煤坑中的三个,强行开采煤炭,并蛮横地不许华兴利公司出售其所属的其它两坑所出的煤炭。1905年3月9日,随着俄军的溃败,占据抚顺煤矿的俄军全部逃走。</p> <p class="ql-block">日俄战争时期的日本军队进入抚顺时的场景(1904年),沙俄军队在抚顺整装待发的情景(1903),沙俄掠夺时期的抚顺矿工(1905)</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日本对抚顺煤炭资源的掠夺</span></p><p class="ql-block">1905年3月9日,日军占领抚顺煤田,日本侵略者对抚顺煤矿的疯狂掠夺正式拉开帷幕。据统计,在日本侵占时期,抚顺煤矿仅在1929年的产量就已达到东北煤炭总产量的69%。如此巨大产量的煤炭被输出和运往关内各地销售,其中最主要的是运往日本。抚顺煤运往日本国内的数量占煤矿总输出量的50%,占到日本煤炭输入总量的60-70%,1929年运往日本的抚顺煤炭就有180余万吨。</p><p class="ql-block">"九.一八"事变以后,煤炭产量持续增长,1937年达1034万吨,日本最大的海军工厂吴工厂几乎全部使用抚顺煤。抚顺煤被认为是最好的工业煤,日本称之为"东洋的标准煤",并且以抚顺煤作标准,来判定其他煤的优劣。</p><p class="ql-block">1903年至1944年期间,日本从抚顺共掠走煤22300万吨,生铁1100万吨,钢580万吨,并在残酷的蚕食、掠夺、奴役和压榨下造成抚顺万人坑30多个,死亡矿工近30万人。</p> <p class="ql-block">抚顺炭坑事务所(1910年4月)</p><p class="ql-block">古城子第一露天掘装煤作业的电铲(1911年)</p> <p class="ql-block">龙风坑全景图(1920年),东乡坑全景图(1920年)</p> <p class="ql-block">杨柏堡坑全景图(1909年),万达屋坑全景图(1920年)</p> <p class="ql-block">久保孚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愈演愈烈的疯狂掠夺</p><p class="ql-block">随着日本军国主义野心的不断膨胀,日本侵略者已经不满足于单纯掠夺抚顺的煤炭资源,进而开始对抚顺煤田所衍生的各种资源发起了疯狂掠夺。</p><p class="ql-block">1909年,日本人在抚顺煤时从大山坑掘出油母页岩,并于1928年4月投资7.5万日元兴建了拥有干馏炉80座的制油厂。"九·一八"事变后,石油成为日本急需的军用物资,通过对制油厂的几次改扩建,把越来越多的人造石油掠夺而去。</p><p class="ql-block">与此同时,日本侵略者为了大规模地掠夺抚顺矿产资源,先后建立了抚顺炭矿发电所、机械制作所、焦炭厂、炸药厂、西制油工厂、石炭液化工厂、第一化工工业所、水泥厂、电瓷厂、制钢所、制铝工厂,抚顺煤矿成为供侵略所需的集煤炭、石油、电力、冶金、钢铁、建材、化工等综合性于一体的大型企业。为了达到长期占领抚顺的目的,日本侵略者还在抚顺开办了学校、水厂、公园、俱乐部等设施,疯狂的掠夺在抚顺大地上愈演愈烈。</p> <p class="ql-block">由千金寨迁至新址的抚顺炭矿事务所(今抚顺矿业集团公司机关大楼1925年),抚顺炭矿东制油工场(今抚顺石油二厂1940年),参与平顶山惨案大屠杀的日本警察(1932年9月16日),抚顺炭矿第二发电所(今抚顺发电厂1905年9月)</p> <p class="ql-block">因煤而建的车站,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后,沙俄为运输煤炭,未经清政府允许,沿浑河南岸向东至抚顺煤田方向铺设铁路,穿过千金寨修到老虎台坑,线路全长53.3公里。1905年沙俄战败后,日本侵略者夺取了抚顺铁路和煤矿支线的路权。1906年4月,千金寨站开始正式办理客货运输。1914年10月,又将千金寨站以东各线划为抚顺炭矿专用铁路。1925年,千金寨站实施扩建,其掠夺运出的煤炭也随之增加。1926年,日本将千金寨站迁至大官屯附近扩建新站,改名为大官屯站。从此,抚顺地区的煤炭和其他物资的进出均由满铁控制下的大官屯站办理。日军还在车站周围设立宪兵队和伪警察署等专制机构,作为其掠夺资源和维护统治的重要工具。</p><p class="ql-block">干金寨火车站(1909年12</p><p class="ql-block">运煤的电车和客运电车并列行驶在铁路桥上(今新生桥)(1912</p> <p class="ql-block">日式火炉</p> <p class="ql-block">傀儡皇帝溥仪在日本殖民者的操纵下巡幸古城子露天掘(1935年)</p> <p class="ql-block">抚顺炭矿制铁实验工场(现抚顺刚厂)1940年</p> <p class="ql-block">古城子露天掘作业的采煤苦工(1922年8月)</p> <p class="ql-block">千金寨小学校(1909年)</p> <p class="ql-block">由千金寨迁到新址的抚顺炭矿俱乐部(现煤都宾馆)1935年</p> <p class="ql-block">抚顺炭坑坑长宅社(1909年)</p> <p class="ql-block">日本士兵使用的物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抗争篇~抚顺矿工的罢工斗争</span></p><p class="ql-block">日本帝国主义霸占抚顺煤矿后,野蛮的奴役、贪婪的掠夺,激起了广大矿工的强烈反抗,反抗斗争如炽热的岩浆,罢工浪潮风起云涌。</p><p class="ql-block">1917年抚顺大厂(原机电厂)工人以提高工人工资、改善工人劳动条件为理由,举行罢工并取得胜利。北大井、古城子露天堀、杨柏堡坑工人以增加工资、提高待遇为要求的大型罢工运动均取得了胜利。特别是在1919年"五·四"运动后,抚顺煤矿工人的罢工斗争掀起了高 ,罢工工潮此起彼伏。较大的罢工有:1919年7月古城子露天堀300余名运输工人的罢工。1922年老虎台采炭所和腰截子1000多名工人的罢工。1924年4月万达屋坑900多名工人的罢工,同年还有老虎台采炭所1400多名工人罢工及八大井工人联合大罢工。特别是1924年的两次大罢工,使这一时期的罢工斗争进入了高潮。</p> <p class="ql-block">被日本侵略者迫害的矿工,东乡坑矿工集聚入坑口的情景(1921年),日本侵略者奴役下的大山坑选煤厂工人(1909年)老虎台坑入井处(1921年)</p> <p class="ql-block">杨柏堡坑矿工在把头的监视下开凿掘进大巷道的情景(1921年)老虎台坑运煤现场(1905年)</p> <p class="ql-block">1929年春,杨靖宇遵照党中央指示来到东北,被中共满洲省委分配到抚顺等地领导工人运动,同年8月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p><p class="ql-block">为便于开展工作,他化名张贯一,在煤矿当上了一名矿工,将顺欢乐园大官町路千金街二十二番地"福合客栈"的4号房间作为抚顺特支活动和开会的地点。相继在工人中组织起赤色工会及兄弟会、救会,并发展了一些党员,组织他们散发传单和学习理论,带领抚顺党织成功组织了一系列工人运动。</p><p class="ql-block">1929年8月末,由于叛徒的出卖,杨靖宇不幸被捕。但他不畏敌的威逼利诱、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令日本警察署得不到确凿据,只得以"破坏国际友好"罪判处杨靖宇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p><p class="ql-block">1931年春,杨靖宇一出狱,就马上找到了当时在沈阳的中共满省委书记何成湘,汇报了狱中情况,后又因党的外围组织遭到破坏,靖宇再次被捕。"九·一八"事变后,他同陈潭秋等同志一起获释并往哈尔滨先后担任东北抗日救国总会会长、中共哈尔滨道外区区委记、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等职。</p> <p class="ql-block">老式矿车,该矿车生产于30年代初期,属窄轨型固定式矿车,载重量约500千克。日伪期广泛应用在抚顺露天和井工开采中,主要用于井上、井下煤炭、矸石和废石等膏状物料的运输,是当时煤矿生产的主要运输工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前夜篇,在困境中挣扎的抚顺煤矿</span></p><p class="ql-block">1946年3月23日,国民党52军占领抚顺。4月10日,国民党经济部派程宗阳一行18人随军来抚接收抚顺煤矿,并将抚顺煤矿定名为经济部抚顺煤矿。10月1日,改由中华民国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接办,即称为行政院资源委员会抚顺矿务局,程宗阳任局长。10月5日,改由谢树英任局长并发表就职训词,声称要重建东北重工业,图谋恢复生产。1948年,魏华鲲担任行政院资源委员会抚顺矿务局局长。抚顺煤矿被国民党接收后,处境异常困难,缺坑木、缺原料、缺资金、缺粮食,特别是物价飞涨、一日数变,矿工一个月的收入连10斤豆饼都买不到。煤矿生产出现下降乃至停顿,一些技术工人被迫另寻出路,内部上层人员则营私舞弊,无心经营。走私盗窃生产器材和煤炭的事件大量发生,一年多达2000多起。</p> <p class="ql-block">国民政府抚顺市市长罗永年与苏联首席专家尤里研究接收事宜(1946年)</p><p class="ql-block">国民政府官员正在研究如何接收抚顺(1946年)</p><p class="ql-block">接收委员会大楼正门(1946年)</p><p class="ql-block">接收委员会大楼(今抚顺矿业集团公司机关)(1946年)</p> <p class="ql-block">抚顺街上随处可见日军废弃的高炮(1946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爱矿委员会的保矿斗争</p><p class="ql-block">1948年10月,为了防止国民党溃逃时破坏矿山,国民党行政院资源委员会抚顺矿务局职员林世权与局主任秘书吴葆民和西制油厂副厂长贺子杰共同商议并组建了"抚顺矿务局爱矿委员会",进行护矿工作。顺矿务局爱矿委员会",进行护矿工作。</p><p class="ql-block">当得悉驻抚国民党207师打算将抚顺矿务局矿警队并入部队开赴前线时,爱矿委员会将矿警队枪支弹药送入胜利矿废井内密藏,成功保住了矿警队,使之成为护矿的一支重要力量。为防止汽车、汽油等适合军用的物资被抢走,贺子杰等人千方百计把汽油和大部分汽车隐藏起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自强篇~抚顺煤矿的解放</span></p><p class="ql-block">1948年10月30日夜,解放军打响了解放抚顺的战斗。先头部队独立十师某部连长徐永祥找到爱矿委员会主任吴葆民、副主任贺子杰研究并通知矿警队做好起义的准备。31日凌晨,吴葆民、贺子杰同解放军战士从南大街直奔抚顺矿务局大楼。此时,矿警队300多人已排成整齐队伍,列队欢迎解放军。早7时,吴葆民向全局宣告抚顺煤矿已解放,要求全体职工安心守职,照常上班工作。至此,抚顺煤矿没费一枪一弹,顺利解放,整个矿山交付至人民政府手中。</p> <p class="ql-block">1948年12月末,根据东北工业部的命令,抚顺矿务局临时委员会改为抚顺矿务局。王新三任局长,第一副局长刘放,第二副局长任弼绍,秘书长张烈。同时任命所属各厂矿正副厂矿长。从此,抚顺矿务局组织机构正式建立,各项工作开始走向正轨。</p> <p class="ql-block">抚顺煤矿在不同时期使用的电话</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全力恢复生产</span></p> <p class="ql-block">西露天矿工人将废品抚顺式风钻23号突击修复投入使用,作为向全局恢复生产的献礼(1949年3月10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全国劳动模范~张子善</p> <p class="ql-block">奉献篇~抚顺煤矿从1956年开始实施总体改建。经过初步改建,煤炭生产能力很快达到千万吨以上,煤炭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11,从而使抚顺跃升为国家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抚顺因此被誉为中国的"煤都",享誉中外。</p><p class="ql-block">1959年12月辽宁省副省长车向忱与苏联专家代表共同出席东露天矿移交生产仪式</p> <p class="ql-block">龙凤矿井下抽放瓦斯作业现场,新屯五号公路高架桥通车,捷米多娃等苏联专家在东露天矿进行地质勘察后,由列宁格勒设计院为东露天矿的开采作全部设计。</p> <p class="ql-block">复苏篇~在国家建委批准的抚顺煤矿总体设计中,抚顺煤田规划为8个井田,即已有的西露天矿、胜利矿、老虎台矿、龙凤、深部坑与新开拓的东露天矿、北老虎台矿、北龙凤矿,全矿区年设计产量可达1400万吨。为满足油母页岩富矿的需要,设计中规定新建一个东露天矿,东西两个露天矿油母页岩年设计产量共为3010万吨。设计中还要新建北老虎台、北龙凤共用选煤厂和西露天筛选厂,改建古城子、老虎台、龙凤洗煤厂等;新建3个变电站、改建6个变电站,相应改建输电线路,并改建地面运输系统;改建和新建一些辅助企业及附属设施,如扩建中央机械修理厂、新建中央机车车辆厂,迁建砂石厂、木材加工厂等。</p> <p class="ql-block">1956年4月,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中南海接见全国煤矿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代表,抚顺煤矿共有54名代表出席。刊登在1951年第3期《人民画报》封面上的抚顺煤矿工人,刊登在1958年第5期《人民画报》封面上的龙凤矿采煤工人吕振钢。</p> <p class="ql-block">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煤都抚顺"的美名享誉中外。著名作家萧军、著名画家傅抱石、著名诗人郭小川等一大批文艺工作者纷纷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来到火热的抚顺煤矿体验生活,用抒情的文字讴歌煤都人的奉献情怀,用炙热的画笔描绘煤都的壮丽美景,在抚顺这片黑土地上留下了他们的足迹。</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站立塑像 毛主席站像是某单位特制赠送给老虎台矿的礼物。该像构思独特,形象可亲,线条流畅,底座以主席《七律·长征》诗词为衬托,更显庄重、大气,展现了老人家高瞻远瞩、放眼世界的博大胸怀。是目前难觅的一件艺术佳作。</p> <p class="ql-block">张思德塑像 这是我煤矿工人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收藏的一尊塑像,是文革期间全民学习毛主席所著"老三篇"和雷锋、欧阳海等先进事迹热潮中派生而成的作品。其作品突出展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人任劳任怨、吃苦在前的精神以及一心为民,不求所取的高大形象。</p> <p class="ql-block">红卫露天矿革委会成立庆祝大会组照之一</p><p class="ql-block">红卫露天矿革委会成立庆祝大会组照之二</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去安源塑像》,介绍中写到"这是在油画作品的基础上,由某著名美院按比例再创作而成。原摆放在西露天矿会议室,据考证由于材质及工艺上的欠缺,当时只创作了几尊。该塑像几经周折保存至今极为不易、难得一见,历史人文价值极高,可视为孤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曲折篇~经济困难期(1995-1998)</span></p><p class="ql-block">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抚顺矿区从1995年开始,到1998年底,全局累计拖欠职工工资1.4亿元,拖欠统筹养老金7000多万元,大量富余人员下岗,企业经济和职工生活都陷入了极端困难的境地。</p><p class="ql-block">导致经济困难的主要因素,一是由于抚顺矿区开采年代久远,加上"保城限采"的实施,使煤矿提早进入了萎缩期。二是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1997年5月28日,龙凤矿发生重大瓦斯爆炸事故,一次死亡69人;同年加上其他事故,煤炭百万吨死亡率竟达12.38。三是特大洪水给抚顺矿区煤炭生产造成极大影响。1995年7月28日,抚顺地区发生特大洪灾,抚顺矿区直接经济损失达2.2亿元。</p> <p class="ql-block">踔厉奋发</p> <p class="ql-block">亲切关怀</p> <p class="ql-block">1958年2月13日,毛主席视察西露天矿时观赏煤精雕刻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矿山脊梁 坚毅的脸庞伟岸的身躯</span></p><p class="ql-block">新中国建立以后,终于当家做了主人的新一代矿工,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满怀豪情,意气风发,在矿山的每一个作业区域,掀起了一场又一场的奋战热潮。</p><p class="ql-block">解放,建设,奉献,忠诚,这一条充满深切感怀的心路历程中的每一个时段,都凸显和涌现出了一个又一个极其鲜明的代表人物。他们是抚顺矿区发展史上的闪耀星斗,他们串联而成的事业的坐标始终辉映着我们走向美好前程的脚步,向前!向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科技英才</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全国煤矿先进生产者</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煤炭部劳动模范</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历任党委主要负责人</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历任行政主要负责人</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历任工会主要负责人</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