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游笔记(十二)后记:美景在前

山中虎

&nbsp; &nbsp; &nbsp; &nbsp; 从8月14日出发至25日返回荆州,历时十一天的川游,行程千里,游成都重庆、进九寨黄龙、登乐山峨眉,后入丰都名山,览鬼国京都,可谓频繁易地,朝暮兼程,一日一景,步履匆匆。 &nbsp; &nbsp; &nbsp; &nbsp; 归来意犹未尽,然也,偌大个四川,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精力时间金钱有限,不可能一次遍及揽尽。这样难免留下一些遗憾,自然也留下我未来的某天继续的决心和希望。人在途中,美景永远在前面,这就是旅游的魅力。 &nbsp; &nbsp; &nbsp; &nbsp; 回来近一月了,这之间断断续续整理了旅游资料,写下十一篇图文笔记,记载一路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为了不会更快的遗忘,只能努力记下这些,让笔墨来代替冗的记忆。 &nbsp; &nbsp; &nbsp; &nbsp; 随着我的文字行走,一路下来,川蜀那些葱郁的醉人景色,那些丰富的的人文、习俗、信仰和生活眼前再现,还有那些没有入文的一路同行的朋友:有一家五口的娘子军家庭、和老公新婚度蜜月的小白兔、千里入川祈福还愿的公务员、两个说是同学胜似恋人的大学生,还有北京的一位小伙曾与我们探讨父母恋人、未来的婆媳关系时袒露心扉的交流……每个人的经历都能写作一篇篇精彩的故事。也许,我和他(她)们生命中仅有这次交集,告别后,没有再见。然而在路上,遇见,相视一笑抑或暮然回首,犹如天边的流星逝过,都会在彼此脑海划抹一道光痕。 &nbsp; &nbsp; &nbsp; &nbsp; 谈及这次旅游,和朋友有些争执,有说不该随旅游团出行,出钱受气挨宰,司空见惯的强迫购物更是如影随形;有的说旅行必须流浪式,否则便不成其为旅行;有人还说:旅游就是从自己呆腻了的地方,到别人呆腻了的地方去。话说的俏皮,有点刻薄,细想也不无道理。对于旅游孰是孰非,不可一言以蔽之,其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nbsp; &nbsp; &nbsp; &nbsp; 我觉得一个人不可把自己禁锢在一种固定的生活模式中,身外的世界其实很精彩,不走出去便不知世上的繁华和沧桑。有道:不登山,不知山高;不涉水,不晓水深;不赏奇景,怎知其绝妙?读万卷书,还需行万里路。旅行,可以使你中断每天周而复始的凡人琐事,对平凡俗气的生活,是一种暂时的解脱,让自己的胸怀得以舒展,心灵得以净化。这个世界若少了旅游,也许就少了许多的热闹,一个冷寂的世界终究是可怕的。<br> &nbsp; &nbsp; &nbsp; &nbsp; 至于旅游的方式,全凭自己选择。就拿我们这次出行来说吧,经历了随团和自助游两种方式。跟团走省钱、省事,走马观花,到此一游式,不自由,不尽兴。自助游虽然虽然无了羁绊,可以随心所欲,但住宿、餐食、乘车、问路很麻烦,你得付出更多的金钱和精力。依鄙人所见,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出游,事先必须做足功课,作好计划。去哪儿?看什么?哪些是游览的重点?如何熟悉陌生的环境?……等等,尽量要做到心中有数。如果到一地,两眼一抹黑,心急乱投路或随着导游的指挥棒,一窝蜂的挤向一处,别说车马劳顿、人头簇簇惹人心烦,还会漏掉许多重要的风景,让旅行变成徒有虚名、索然无味的盲游。 &nbsp; &nbsp; &nbsp; &nbsp; 本来,旅游应该是是一种高级的精神享受。“求新、求知、求乐”是旅游者的心理需求。旅游既能锻炼人的身体,又能陶冶情操,丰富知识,开阔眼界,体味生活的本来面目,平时不易得到的快乐,通过旅游得到充分的释怀并成为一生永久而美好难忘的记忆。严格的说当今中国人的旅游不是享受型的,甚至可以称为苦累,我在景区常常听游人的埋怨和失望:不来后悔,来了更后悔,此生仅一次,绝不再来。还自嘲:花这么多的钱,起得比鸡早还早,吃的不如狗,住的不如猪,为的是到此一游?所以,旅游需要有个良好的心态,能够容忍许多的不如意,包括吃不完的亏,上不完的当!有句广告词说得好:重要的不是风景,而是看风景的心情。是啊,心情好了,随处皆是风景;心情不好,美景也是浊地。既然不能享受,就要让自己看到在家里看不到的,了解在家里了解不到的,接触一下在家里接触不到的人文风情,当地的民俗民风,接触不同的导游,不同的团友,通过与外界不断的接触,认识更多的人和事情这才是旅游的真谛。另外,旅游是个花钱的的事情,旅游是个消费品,消费的过程中不能上车就睡觉,下车就尿尿,一到景点马上就瞎拍照,回来一问啥,什么也不知道。那不白游了吗?因此,旅游不要把自己停留在肤浅的走马观花的程度之上。 &nbsp; &nbsp; &nbsp; &nbsp; 旅行不是赛跑,比赛在乎终点,而旅行在乎沿途风景。记着,别忘带上相机!一个可以容下两个镜头带一个机身,外带足够的存储卡、镜头布、气吹、两块以上电池、充电器、镜头盖的腰、肩双挎相机包,没这些最起码也得有部全自动的卡片机。不过现在的手机新款迭出,翻新不断,照相摄影功能十分强大,用它们也行。由于变化多端的场景,特别是镜头四周站满着正在摆各种POS的闲杂人等时,相机直接调到Auto或者P挡,再或者选择风景照的程序挡,注意一下构图,瞅准时机抢按快门就是了。如果使用单反机会麻烦一些,要学会曝光补偿EF值的调整,再就是,不同场景、光照下,多测几张不同白平衡的样片。当然配合RAW格式存储,那么就其实不需要每次都手动配置白平衡。除此之外,最好选光圈优先,并限定光圈在F11以上。一般户外有足够强烈的环境光照不会影响到你的曝光速度,若使用太大的光圈一定会让远处的景物虚掉。遇到多人争抢同一个拍位时,你不会有多的测光时间,故在人物到位之前最好先调 好ISO、EV补偿、光圈、白平衡和曝光补偿等等参数并设想好构图,等人到位就先在构图中最亮区域测光,然后锁定测光。在人物的脸上,一般是对距离画面中心最近的那只眼睛对焦,成功率会很高的。此方法同样适用于风景拍照。 &nbsp; &nbsp; &nbsp; &nbsp; 哦,说的有些偏题了,不过旅游和摄影实可谓称孪生兄弟,二者相得益彰,侃旅游亦作摄影经验交流,并无不妥! &nbsp; &nbsp; &nbsp; &nbsp; 我喜爱摄影,旅游途中用镜头记录那些美好的景致,静止注定逝去的幻象,定格温暖的回忆,然后让它们慢慢变得陈旧而安静,搁浅在岁月低处落上尘埃。若干年后,再一次翻开,看看曾经写上的文字,拍过的风景,会有不一样的心动。说不定,再次行走,故地重游,想要找寻的也是当初的那份回忆呢! &nbsp; &nbsp; &nbsp; &nbsp; 出游归来,带着都市的短暂的释放,从旅行的奔忙中静下来,回到蜗居的这座城市,沦入凡尘,一切复于原先的生活轨迹和节奏。突然觉得一个地方的安静或者喧闹,是因为身边的土地带给他们的心情。不甘寂寞,探新求知永远是人们渴望旅游的原动力,那些未曾到过的陌生之地常常会会勾起我们旅行的欲望。 &nbsp; &nbsp; &nbsp; &nbsp;岁月绵长,人生苦短,一辈子能有几次快意的出游?若不想让生命留下缺憾,如果不想过重复的日子,如果可以,就请多给自己制造一些机会,行走在下一次的路上!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gz16wam" target="_blank">点击阅读上一篇《川游笔记(十一)鬼国京都》</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galumas" target="_blank">点击阅读首篇《川游笔记(一)奔赴成都》</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