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不在的欺压

<p class="ql-block">作者:陌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小区门口的石狮子蹲了十年,最近总被人摸得发亮。不是因为祥瑞,是快递员们卸货时总要倚着它喘口气,久而久之,狮子爪子上竟磨出了一道弧形的“靠痕”——活像个被按在工位上的打工人,连石头做的脊梁都得弯出迁就的弧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早高峰的地铁里,欺压是门无声的艺术。穿西装的男人用公文包顶开学生的书包,高跟鞋踩着运动鞋的鞋跟还往前挤,最绝的是抱小孩的妇人,总能精准地把孩子的脚架在别人的鞋尖上,嘴里念叨着“体谅下”,手却死死攥着扶手占住半个人的空间。没人敢说什么,毕竟在“赶时间”这个万能借口面前,所有的边界感都成了“不懂事”。连地铁广播都在帮腔,反复播报“请给有需要的乘客让座”,却从没说过“请不要侵占他人空间”——仿佛只要披上“弱势”的外衣,侵犯就成了理所当然。</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办公室里的欺压更隐蔽,像空调里吹出来的冷风,看不见却能冻得人打哆嗦。领导把私人快递堆在实习生桌上,美其名曰“锻炼抗压能力”;老员工把难做的报表推给新人,转头就跟老板说“年轻人要多学习”;连打印机都成了欺压的帮凶,总在新人要打印急件时卡纸,却在领导要用时顺滑得像涂了蜜。最荒诞的是茶水间的微波炉,贴满了“禁止加热气味重的食物”的纸条,可部门经理每天热螺蛳粉,整个楼层都飘着酸笋味,没人敢提半个“不”字——规则从来都是给弱者定的,强者的特权叫“特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菜市场里的欺压最直白,带着烟火气的蛮横。摊主给老人称菜时,秤杆永远压得低低的,可转头给年轻人称,秤砣就悄悄往后挪;卖水果的把烂掉的草莓藏在盒子底层,你要是发现了想换,他立马翻脸:“嫌不好别买,有的是人要!”连清洁工都得看脸色,收摊时只能先扫小摊贩的摊位,大摊主的垃圾得等人家慢悠悠收完摊子才敢动——谁的摊子大,谁的欺压就更理直气壮。</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公园里的欺压。广场舞大妈的音响开得震天响,却不准孩子们在旁边踢毽子,说“吵到我们跳舞了”;遛狗的人任由狗随地大小便,却对着捡垃圾的保洁员嚷嚷“别碰着我的狗”;连下棋的老头都要欺压,输了棋就说“你这步走得赖”,赢了就拍着石桌喊“服不服”——仿佛整个公园都是自家客厅,别人的存在都得围着自己转。</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傍晚回家时,又看见那只石狮子。一个穿校服的小孩正踮着脚摸它的头,小孩妈妈在旁边喊:“别摸,脏!”小孩问:“为什么叔叔们能靠?”妈妈愣了愣,随口答道:“因为叔叔们要挣钱,狮子让他们靠。”小孩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转身跑开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忽然觉得,这石狮子活得比人通透。它不反抗,不抱怨,就那么蹲着,任人倚靠,任人抚摸,把所有的欺压都藏在冰冷的石头里。可人心不是石头,被欺压一次,就会多一道缝,缝多了,就再也热不起来了。那些靠着狮子喘气的人,转头就去欺压更弱的人;那些在地铁里挤人的人,到了公司就被领导欺压;那些在菜市场耍横的摊主,回家可能还要被物业欺压——人人都在欺压别人,人人又都在被欺压,像个无解的循环,把整个世界都缠在里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夜色渐浓,石狮子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一道沉默的问号。不知道它还要蹲多少年,还要见证多少场无声的欺压,或许直到有一天,人们终于发现,自己欺压的,其实是另一个角落里的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