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十月的合肥,秋意正浓。一场穿梭于历史与现代之间的漫步,让我在包公园的静谧中感受清廉风骨,在城市记忆馆的展陈里触摸时代脉搏。阴云下的青瓦飞檐,仿佛低语着千年的故事;而高楼环抱中的园林,则静静诉说着这座城市的文脉传承。</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踏入包公园,迎面是刻有“包公园”三个红字的巨石,其后绿树掩映,亭台错落。清风阁前,我驻足凝望那金色匾额与朱红灯笼,仿佛听见了包公掷地有声的断案之言。明月亭、神道碑、孝园墓庐,每一处都镌刻着后人对这位“青天”的敬仰。据《宋史》记载,包拯为官刚正不阿,其“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誉,至今仍在这片园林中回响。</span></p> <p class="ql-block">包公,中国历史上一个清廉传奇般的历史人物,许多戏曲剧种都有包公戏,不惧皇权,坚守公平正义,斩杀陈世美的故事,深得民间百姓喜爱的人物。在开封也有包公祠。这次到合肥才知这是他的故土。包公就出生在这里。包公园清风阁就详细介绍了包公的生平和事迹。</p> <p class="ql-block">清风阁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包公园内,是一组集纪念、展示、游览、休闲为一体的大型仿宋综合性建筑群,是1999年为纪念包拯诞辰1000周年,弘扬包公精神,宣传安徽悠久历史文化而建造的。</p> <p class="ql-block">清风阁园区占地33亩,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包公文化旅游区”东侧,东邻包公墓园,西接包公祠[1] ,清风阁景区主要有功德广场、清风阁、陈列馆区三个部分。</p><p class="ql-block">过明月亭,前行十数步,便来到鱼沼飞梁景点。立于石桥,只见桥下池水清澈见底,四周一派宋式十字架梁建筑。这种石雕建筑形式,在宋代就叫做鱼沼飞梁。[1</p> <p class="ql-block">功德广场区由大门、引路灯柱、功德广场、明月亭、鱼沼飞梁几部分组成。大门的层顶四角分别是马、牛、羊、仙人带路,平台四角为四角兽。主道两侧各有三根引路灯柱,灯柱为天然石料雕刻而成,高度1.76米,造型用料都经过考证并符合历史的文化氛围。</p> <p class="ql-block">清风阁高42米,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明五层,暗四层,为仿宋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一浮雕由两个部分组成,中心为包公浮雕像。背景展示的是包公生平事迹,有《回乡敬孝》、《审牛舌案》、《陈州放粮》、《弹劾三魁》等片段,两侧分别是《运粮戍边》和《西办盐务》层为耿光日月厅。亭内镶嵌有一幅长5.4米,宽5米,名为《清风赞》的大型椴木浮雕。</p> <p class="ql-block">资料图片,夜晚彩灯照很漂亮</p> <p class="ql-block">过明月亭,前行十数步,便来到鱼沼飞梁景点。立于石桥,只见桥下池水清澈见底,四周一派宋式十字架梁建筑。这种石雕建筑形式,在宋代就叫做鱼沼飞梁。[1</p> <p class="ql-block">包公墓由西向东,主要建筑物有照壁、子母双石阙、神道碑、祁门、望柱、墓前石刻群等组成</p><p class="ql-block">包拯墓原址在安徽合肥市东郊大兴集,1987年迁至包河东南畔(合肥市包河区芜湖路[1]),占地3公顷,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由中国著名古建筑家潘谷西先生设计并建成。由西向东,主要建筑物有照壁</p><p class="ql-block">合肥市芜湖路58号包孝肃公墓园内[</p><p class="ql-block">中央建筑群古朴庄严,苍松翠柏,环境十分幽静,并与附近包公祠、浮庄等组成包拯纪念区。“一身正气冲天地;两袖清风鉴古今。”“铁面黄泉,清声远播墓侧,犹张三宝铡;赤心化紫气,明镜长悬民间,永念一青天。”游人到此,肃然起敬,诵读楹联,怀古思英,陶冶情操,净化灵魂,以明做人做官的道德标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穿过古韵悠悠的廊亭与牌楼,一座现代展馆悄然浮现——合肥城市记忆馆。从1949年解放军入城,到毛泽东“一锤定音”确立省会地位,再到工业时代的烟厂、冰箱厂标牌林立,一段段文字与旗帜串联起城市的成长轨迹。李鸿章浮雕前,我细读他创办招商局的往事,感慨洋务先驱在风雨飘摇中的远见卓识。</span></p> <p class="ql-block">李府由南向北分为五进,依次为门厅、前厅、中厅和走马转心楼,是典型的晚清江淮地区民居建筑。</p> <p class="ql-block">建筑特色与历史背景</p><p class="ql-block">占地面积:总面积达3500平方米,其中李府占地2000平方米,淮系展馆占地1500多平方米。</p><p class="ql-block">建筑布局:李府由南向北分为五进,依次为门厅、前厅、中厅和走马转心楼,是典型的晚清江淮地区民居建筑。</p><p class="ql-block">历史背景:这里是晚清名臣李鸿章的家宅,展示了李鸿章的家族历史,也反映了晚清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色。</p><p class="ql-block">李府:作为李鸿章及其家族的生活场所,李府内部保留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家具,展现了晚清贵族的生活状态。</p><p class="ql-block">淮系展馆:通过图文、实物等形式,展示了李鸿章在淮军创建、洋务运动等方面的历史功绩和影响。</p> <p class="ql-block">李鸿章书法很有特色。李鸿章的书法取法欧颜柳赵诸家,兼具庙堂气象与文人风骨,展现了其深厚的艺术功底与独特的个人风格。</p> <p class="ql-block">招商局曾用过的标识</p> <p class="ql-block">合肥城市记忆馆</p><p class="ql-block">馆内容与特色</p><p class="ql-block">主题板块:设“合肥不错”“工业璀璨”“街市熙攘”“文化兴盛”“科教兴市”“城建蝶变”六大展厅,共58个展项和37部视频短片,覆盖科技、工业、文化等领域。</p> <p class="ql-block">合肥城市记忆馆是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淮河路256号的一座综合性主题展馆,由原合肥市政府大楼改造而成,于2024年10月1日正式开馆。该馆聚焦1949年至2022年合肥市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六大主题板块和数字化展陈技术,提供沉浸式互动体验,免费向公众开放。</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两次视察合肥,并说合肥不错,定为安徽的省会。</p> <p class="ql-block">合肥的工厂厂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古典与现代在此交融,正如淮河路步行街上的骑马雕塑与安踏招牌并立,传统庙宇与摩天大楼遥相守望。这座城市,既有包公的清风,也有开拓者的足迹。</span></p> <p class="ql-block">合肥的公园很美</p> <p class="ql-block">合肥市主要的商业街就是淮河路步行街,这条街上有寺庙,有李鸿章故居。</p> <p class="ql-block">这个寺在方方正正的一个高台,听说原来是古代曹操的点将台。</p> <p class="ql-block">笫一次看到庙寺的财务信息,有现金60多万元。</p> <p class="ql-block">庙的大雄宝殿</p> <p class="ql-block">合肥城隍庙,在此避雨,周边摊位非常多,售卖各种小商品。避雨时听这一个2作人员说,周边还有清真寺,佛教寺,教堂等宗教建筑,就是没有儒教的文庙,他向政府建议过,应有个文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