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称/花开富贵</p><p class="ql-block">美篇号/360617855</p><p class="ql-block">图片/自拍</p> <p class="ql-block"> 我的退休生活愉快又充实,除了参加市谱牒文化研究会和同频朋友探讨、研究家风家教与家谱外,还在市慈善总会做义工,闲暇时也喜欢旅游,日子过得满是幸福感。</p><p class="ql-block"> 东北的仲秋十月,不燥不热,正是出游好时候。我和先生背起轻便背包,报了旅游团,赴一场向往已久的锦州笔架山、九华山之约。</p><p class="ql-block"> 15日清晨天还未亮,我们就和团里53位同伴汇合,一同乘车前往锦州。几小时后抵达目的地,“光耀家国”四个大字率先映入眼帘。早听闻笔架山岛与海岸间有座“天桥”,潮退时露出路面供人通行,潮涨时便被海水淹没,唯有船只往来,这“潮退通一路,潮涨走千帆”的奇观,还流传着仙女造桥的传说。明代兵部尚书孙承宗见此山形似笔架,便为它定下“笔架山”之名。我们去时恰逢涨潮,海面小船穿梭,三峰列峙的笔架山矗立海中,果真像极了古代文人案头的笔架。景区文物古迹众多,我们选了五母宫线路开始游览。</p> <p class="ql-block"> 拾阶而上时,脚下的石阶被岁月磨得发亮。眼望两旁草木青翠,鸟鸣声声入耳,我们脚步轻快、心情惬意;可越往上走,呼吸越沉重,团里已有同伴撑不住,坐在地上放赖说要等我们下山。我和先生走走歇歇,有时先生拽着我往前走,终于到了五母宫,抬眼便望见南面的三清阁——那是笔架山最高处,也是最有特色的建筑。到了三清阁登顶瞬间,风裹着云海漫过肩头,壮阔景色铺展在眼前,先生不禁感慨的说:“所有登山的疲惫只为这一眼辽阔而买单。”我冲先生一笑:“这一路值得。”下山走栈道时,右侧水天一色,左侧山花绚丽,眼底尽是好风光。</p> <p class="ql-block"> 中午我们乘车赶往九华山,它又称辽西九华山,是国家4A级景区。在山对面的饭店匆匆吃了碗刀削面,我们便抓紧时间入园。相传这里的名字与明金战争有关:1631年皇太极打赢大凌河城之战后,梦见观世音菩萨在此山超度亡灵,华光四射,于是将山命名为九华山,并设坛超度。园内苍松翠柏错落,奇峰怪石天然成趣,宛若一座雅致的天然园林。核心人文景观慈海寺始建于清康熙年间,采用藏式建筑风格,还融合了汉、满、蒙古等民族的建筑元素。寺里的天王殿、大雄宝殿外墙红白相间,屋顶覆着琉璃瓦,被称作“小布达拉宫”,如今已是网红打卡地,让人不用远赴西藏,也能圆一场藏地建筑梦。</p> <p class="ql-block"> 一天的行程结束了,到家时已经晚上八点多钟,街道两旁树枝上悬着喜庆的灯笼,小区内路灯、小景观灯光璀璨。揉着酸痛的小腿,心里却甜滋滋的。退休后远离了工作的紧张,能有这样惬意的出游时光,实在难能可贵——我太喜欢这样的生活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