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游(九)霸王寺

胡彭生

<p class="ql-block">  霸王祠,又称顶亭、项王亭、项目祠、英惠庙、项羽庙、西楚霸王灵祠,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乌江镇东南凤凰山,左濒长江,右倚驷马山引江灌溉工程,为国家AAA级景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该祠始建于唐初,上元三年(762年)书法家李阳冰篆额“西楚霸王灵祠”,为纪念西楚霸王项羽自刎乌江所建衣冠冢而设,历代屡经修葺,现存建筑多为1984年与1992年重修,殿内塑仿青铜霸王立像高2.66米,悬“叱咤风云”横匾。</p> <p class="ql-block">  祠内现存汉阙、抛首石、碑廊、乌江亭等景点,占地面积107亩,保留王安石、杜牧等历代诗人题诗碑刻。</p> <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霸王祠内仍有塑像数尊。后塑像、墓地被毁,仅存正殿三间与两侧厢房。文化大革命期间,霸王祠被夷为平地,改为乌江农业中学。</p> <p class="ql-block">  当年年少项羽风流倜傥,力能扛鼎,虞姬豆蔻年华,温柔娴淑,能歌善舞。两人坠入爱河,项羽英雄情长,虞姬忠贞刚烈,在亥下一战,项羽虞姬泪眼相望,虞姬自知难逃此劫却对项羽忠贞不渝,挥刀自刎。</p> <p class="ql-block">  碑廊,进入碑廊前,有一大石碑,上面挥毫一首千古名诗,哀叹这个悲情英雄:《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p> <p class="ql-block">  三十一响钟,在三十一响钟亭里,敲响了悬挂的古钟。按照惯例,敲响了31响,以祭奠31岁的千古男儿--项羽。日暮时分的钟声,雄浑苍凉,十分悲壮。在这悲壮的钟声里,我仿佛听到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吟诵。</p> <p class="ql-block">  公元前220年西楚霸王项羽十万大军在垓下,被刘邦的数十万大军围住后四面楚歌而兵败,美姬自刎。后项羽率精兵突围而出,只有26骑相随,被追到了乌江。当地的亭长已经为其准备了渡江的船只,但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不肯过江。把马送给了乌江亭亭长。自己徒步持兵器连杀追兵。项羽不愿男儿被俘,拔剑自刭而亡。乌江亭和抛首石都是项羽壮烈挥刀的历史见证。驻马河也向着垂钓休闲胜地方向发展。戏马场已经成为户外露营,篝火晚会的场地。</p> <p class="ql-block">  相思树,两棵树交织生长,相互依赖相互缠绵。传说,虞姬挥剑自刎后,流出的血长出了两棵相互缠绵的树,宛如两个情人,难舍难分。游客纷纷在这里系上红丝带,许下美好愿景。</p> <p class="ql-block">  踏入祠内,迎面便是享殿,这是这里的主要景点。在享殿的门前,立着的香炉和烛台。香炉上篆刻着“拔山盖世”四个大字。烛台上挂满了红烛燃尽后留下条条红泪,台前香烟袅袅不散,寄托着后人对项羽这位天地男儿的景仰。</p> <p class="ql-block">  过了享殿就是墓区,通往墓台的石板神道为古松掩映,旁立4对石人石兽,粗犷简约。沿着右边的地下台阶,走过灯光幽暗壁上满是水泥浮雕的几十米的墓道,就到了衣冠冢的背后。在墓室里,还停放了一口出土的年代久远的棺椁。</p> <p class="ql-block">  青石砌成的圆圆的衣冠冢上,一杯黄土,坟草枯黄。墓台四周有仿白玉栏杆,中立“西楚霸王衣冠冢”碑石一方。最叫人难忘的还是墓后的红色院墙上“力拔山兮气盖世”。</p> <p class="ql-block">  万里长江,浩荡东流,在马鞍山地区文学发展史上,项羽破釜沉舟、宁死不屈的战斗精神,“毛主席第二次视察马鞍山时,称‘马鞍山是西楚霸王坐骑上的宝鞍长起来的,是有点灵气哩’!在读《二十四史》虞允文采石英勇抗金并取得古今罕见的以少胜多的战绩时,毛主席曾在眉批中对虞允文大为赞叹道:‘伟哉虞公,千古一人’!</p> <p class="ql-block">  霸王祠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乌江镇以南1.5公里素有“中国氧吧”之称的凤凰山上,是马鞍山、南京、芜湖的交会地,距离南京浦口仅一桥之隔,距南京市区50分钟车程,有513路(雨乌线)和612路区间车直达。同时,景区门口有大型停车场免费停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