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7南西疆藏西北环游||藏北阿里措勤-扎日南木措北线-藏北那曲尼玛当惹雍措-文布南村24

季氏民宅/户外杂记

<p class="ql-block">  措勤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东南部的一个县,距离拉萨1079公里。地理坐标分别为北纬30°51′-31°00′、东经85°09′-85°19′。境内湖泊众多,水源充足。“措勤”藏语意为“大湖”,因距县驻地东部10多公里处的“扎日南木措”大咸水湖而得名。平均海拔4700米以上,是为数不多的高海拔县之一。政府驻地措勤镇门东村。面积2.289万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措勤县常住人口为17027人。</p> <p class="ql-block">  2019年,措勤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2998万元,第一产业增加值9404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8592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39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9802万元。新藏公路二线通过。措勤县畜产品资源丰富,是西藏和阿里地区纯牧业县之一。常住居民均系藏族,信仰藏传教中的白教,有少部分人信仰苯教。</p><p class="ql-block"> 2019年12月9日,经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研究,批准措勤县退出贫困县(区)。</p><p class="ql-block">中文名:措勤县</p><p class="ql-block">外文名:Coqen County</p><p class="ql-block">别名:藏意“大湖”,“大海”</p><p class="ql-block">行政区划代码:542527</p><p class="ql-block">行政区类别:县</p><p class="ql-block">所属地区: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p><p class="ql-block">地理位置:西藏自治区中西部</p><p class="ql-block">面积:22890 km2 </p><p class="ql-block">下辖地区:措勤镇、磁石乡、曲洛乡、江让乡、达雄乡</p><p class="ql-block">政府驻地:措勤镇门东村</p><p class="ql-block">电话区号:0897</p><p class="ql-block">邮政编码:859300</p><p class="ql-block">气候条件:高原气候</p><p class="ql-block">著名景点:扎日南木错、夏岗江雪景、门东寺、布嘎寺、齐格措、达瓦措等</p><p class="ql-block">车牌代码:藏F</p><p class="ql-block">地区生产总值:42998 万元(2019年)</p><p class="ql-block">方言:藏语(西藏阿里地区措勤口音)</p><p class="ql-block">行政代码:542527</p><p class="ql-block">人口:17027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p> <p class="ql-block">  门东寺位于门东村,距县城向北约2公里处。该寺建于19世纪。1997年喇嘛洛卓投资90多万元。国家投资1万元。修建了千佛拉康2层。门东寺占地面积为14800㎡,建筑面积为2118㎡。在文革时期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后在国家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扶持下,门东寺于1984年得以重建,经过两次大规模的扩建。门东寺现有18名僧人,文物1100件,其中有42件重要文物,在寺僧尼均属于嘎玛嘎举派。</p> <p class="ql-block">  尼姑寺(也叫桑林寺)位处措勤镇门东村,距县城约5公里,占地面积为2600㎡,建筑面积为550㎡。尼姑寺是门东寺的子寺庙,该寺产生于十九世纪。该寺由爱东旦杰的妹妹贡桑卓玛及嘎玛曲尼等创建。文物数为5件。</p> <p class="ql-block">  边拉拉康位于磁石乡加饶村,距县城向东约119公里处。该拉康修建于1805年,由索南罗布始建,他从拉萨楚布寺邀请诸多的技术人员为拉康绘制精美的壁画、塑造精致的佛像雕塑等。该拉康里面最主要供奉的有镀金如来佛祖像,还有千手观音、三世佛(未来佛、现在佛、过去佛)的泥像等等。1987年,有门东寺的落追喇嘛重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藏族血肠</p><p class="ql-block"> 藏族地区的农、牧民,每宰1只羊,羊血不单独煮食,而是灌入小肠内煮熟吃。首先,把最好的羊肉剁碎待用。在羊血内加适量的盐、花椒、少许糌粑粉与剁好的羊肉混拌,灌入肠内,用线系成小段。与制香肠同。将灌好的血肠,放开汤中煮沸,煮至血肠浮起,肠成灰白色,约八成熟时便起锅,装入盘内,全家席地围坐,割而食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藏族吹肺、吹肝</p><p class="ql-block"> 吹肺、吹肝又叫腌猪肺、猪肝,是藏族独特的腌肉制品之一。首先,吹肺用新鲜猪肺从喉头吹气,边吹边用手拍打猪肺,使之扩张,再将适量的食盐、草果粉、辣椒面和蒜泥用温开水调成乳状,用汤匙从喉头灌入肺内,边灌、边抖、边吹气,边拍打,约需重复5-6次方能灌满。然后用麻线扎紧喉管,挂在火塘高处干燥,2-3月后即可食用。</p><p class="ql-block">吹肝将鲜猪肝上的胆管割开口,除留1个大的外,其余的全部用线扎紧,从大胆管口用人工吹气,边吹边用手拍打,边灌入佐料。取一部分佐料和酒拌匀,灌入肝内,其余的佐料涂抹在肝上。肝叶之间用竹片或玉米芯撑开,挂阴凉通风处晾干。经1-1个半月左右,腌制即成。吹肝经洗净、煮熟、切成薄片,加上芫荽、芝麻油(或熟菜油)、酱油、醋、葱花和姜末等佐料,常被用作凉拌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风干肉</p><p class="ql-block"> 风干肉是非常有特色的一种西藏食品。每年年底,当气温在零度以下时,藏民们将牛羊肉割成小条,挂在阴凉处,让其自然风干,到来年二、三月份便可食用。经过风干之后,肉质松脆,口味独特,是到名胜布达拉宫的游客必吃的菜品 。</p> <p class="ql-block">  扎日南木错(བཀྲ་རི་གནམ་མཚོ་)西藏自治区第3大湖。亦称塔热错。位于藏北高原南部,介于北纬30°44′~31°05′,东经85°19′~85°54′,阿里地区措勤县境内。属东西向构造断陷湖。东西长53.5公里,南北宽26公里,平均宽18公里,面积1023平方公里。海拔4613米,平均水深3.6米,最大水深71.55米,周长183公里。湖水透明度2.45米。pH值9.6,矿化度为13.90克/升,属咸水湖。</p> <p class="ql-block">  湖泊形态不规则,南北两岸较窄,东西两岸地势开阔。东岸湖积平原宽达20公里,沼泽发育;北岸和西岸发育有10道古湖岸线,最高一级高出湖面百米;东南部湖滨地带发育有三级阶地。湖区地处藏北高寒草原地带,气候寒冷、干旱,为纯牧区。</p> <p class="ql-block">  扎日南木错流域面积1.643万平方公里,湖水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入湖河流主要有措勤藏布、达龙藏布。措勤藏布发源于冈底斯山,全长253公里,流域面积9930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  扎日南木错,西藏自治区第三大湖,坐落于阿里地区措勤县东北部,是一处国家级著名湿地。这里不仅是自然风光的宝库,也是文化和生态的交汇点。湖面蔚蓝,透明度好,四周山峦环抱,芳草萋萋,是良好的牧场,盛产珍贵的紫绒山羊。沿湖常有藏羚羊、野驴等野生动物出没,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无限生机。游客可以在此欣赏到湖光山色的壮丽景色,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p class="ql-block">中文名:扎日南木错</p><p class="ql-block">外文名:Zhari Namco</p><p class="ql-block">地理位置:阿里地区措勤县东边</p><p class="ql-block">气候条件:高原半干旱型</p><p class="ql-block">开放时间:全天</p><p class="ql-block">景点级别:AAA级</p><p class="ql-block">门票价格:120元/人</p><p class="ql-block">占地面积:约 950 km2</p><p class="ql-block">所属国家:中国</p><p class="ql-block">所属城市: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p> <p class="ql-block">  当惹雍措,是西藏面积第四大湖,中国第二深的湖,是西藏最古老的雍仲本教徒崇拜的最大的圣湖。当惹雍措为南北走向,形如鞋底的大湖泊,三面环山。唯南岸达尔果山东侧有一缺口。达尔果山一列七峰,山体黝黑,顶覆白雪,形状酷似7座整齐排列的金字塔。它和当惹雍措一起被雍仲本教徒奉为神的圣地。湖边的玉本寺是一座建于悬崖山洞的寺庙,据说为象雄雍仲本教最古老的寺庙之一。</p> <p class="ql-block">  “达尔果”和“当惹”都是古象雄语,意为“雪山”和“湖”,它们一个是神山,一个是圣湖, 公元五世纪以前,在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曾经存在一个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文明高度发达的古象雄王国。最辉煌的时候,象雄王国的疆域西起今阿里地区的岗仁波齐(上象雄),横贯藏北的尼玛、申扎一带(中象雄),东昌都丁青一带(下象雄),疆域极其辽阔,是青藏高原最早的文明中心。而这其中,中象雄的中心就位于达果雪山和当惹雍措的附近。时日,人们仍然可以在这里看到古象雄国王宫的遗址。</p> <p class="ql-block">  古老的象雄产生过极高的文明,它不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象雄文,而且还是西藏古老的传统宗教"雍仲本教"的发源地。作为本教的神山圣湖,达果雪山和当惹雍措养育了湖畔的人们,是古象雄文明的摇篮。</p><p class="ql-block">中文名:当惹雍措</p><p class="ql-block">地理位置: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尼玛县 </p><p class="ql-block">开放时间:全天开放</p><p class="ql-block">景点级别:AAAA级</p><p class="ql-block">门票价格:免费</p><p class="ql-block">占地面积:836 km2</p><p class="ql-block">所属国家:中国</p><p class="ql-block">所属城市:西藏自治区那曲市</p><p class="ql-block">别名:当热错</p><p class="ql-block">湖面海拔:4600多米</p><p class="ql-block">最大深度:230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地理位置</p><p class="ql-block"> 位于冈底斯山中段北麓,北纬31°00′,东经86°30′,那曲地区尼玛县境内。万里羌唐的西部,是著名于世界的“无人区”,面积20多万平方公里的双湖,文布地区,每6平方公里才有一个人存在。西藏四大雍错中的“当惹雍措”就浅伏在文布荒原上。除了偶尔在民间神话或传说中被提及,很少有人知道,到过那里的人就更少了。当惹雍措是西藏雍仲本教崇拜的最大的圣位位于冈底斯山中段北麓,北纬31°00′,东经86°30′,那曲地区尼玛县境内。万里羌唐的西部,是闻名于世界的“无人区”,面积20多万平方公里的双湖,文布地区,每6平方公里才有一个人存在。西藏四大雍错中的“当惹雍措”就潜伏在文布荒原上。除了偶尔在民间神话或传说中被提及,很少有人知道,到过那里的人就更少了。当惹雍措是西藏雍仲本教崇拜的最大的圣湖,位于一个深陷的湖盆底部,它与当穷错相毗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地理环境</p><p class="ql-block"> 当惹雍措是西藏雍仲本教崇拜的最大的圣湖,也是西藏第四大湖。其深度达230米,而纳木错深度为120米,当惹雍措的水深约是其两倍,是已知西藏最深的湖。而我国最深的湖为长白山天池,最深373米,但其为中国与朝鲜的界湖,因此当惹雍措可以被称为全部面积位于我国境内的最深的湖。当惹雍措系发育在近南北向断裂湖盆内的构造湖,呈北东方向延伸,长70公里,宽15~20公里,西岸和东岸为近南北向高达5500~6000米的山地,现代冰川发育。历史时期当惹雍措北与当穷错,南与许如错相连,长可达190公里。后由于气候变干,湖水退缩,当穷错、许如错与当惹雍措分离。当惹雍措湖东南岸和北岸湖积平原广布,湖相阶地发育,多达20级以上。阶地面平缓,宽几十米到几百米,最宽达几公里。当惹雍措地处藏北羌塘高原,湖水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湖水pH值9.12,矿化度9.862克/升,属硫酸盐型咸水湖。</p> <p class="ql-block">  当惹雍措位于西藏自治区藏北高原中部,色林错西边,是中国藏北高原断陷湖,也是雍仲本波教徒心目中的神湖。当惹雍措为300万年前形成湖泊,位于一个深陷的湖盆底部,从东北向西南延伸,南北长约80余千米。南部有发源于冈底斯山的达果藏布汇入。湖面比全盛时期低100多米,湖水退缩咸化。湖滨平原广阔,是藏北的主要牧区。</p> <p class="ql-block">  当惹雍措,地处古象雄王国遗址附近,距尼玛县约150公里左右。是雍仲本教最重要的神湖。是集自然保护区与自然景观为一体的高原湖泊型风景旅游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风景介绍</p><p class="ql-block"> 当惹雍措湖面形似一金刚杵,上圆中细下部长,四面群山环抱,南面的达尔果山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由于这里地形相对闭塞,形成了相对温暖湿润的小气候,可以种植青稞,这在藏北是极其罕见的。</p> <p class="ql-block">  香客和旅游者转湖一般是从湖的东岸中部的下秋错存货顶部德文布乡一村,二村出发,印度佛教徒按顺时针、雍仲本教徒按逆时针绕湖一圈。千百年来,香客和驮队沿湖踏出了一条时而平缓,时而陡峭的的环湖小道。</p> <p class="ql-block">  大概因为易守难攻的地势和良好的气候,这里曾是象雄的王宫所在地,是藏北象雄遗迹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是解读象雄文化之谜的一把钥匙和研究本教的重要场所。“达尔果”和“当惹”都是古象雄语,意为“雪山”和“湖”,它们一个是神山,一个是圣湖,保有着周围的部落和牛羊。湖畔有一座建在悬崖山洞中的玉本寺,据说是本教最古老的寺庙之一,任由信徒来此朝圣修行。</p> <p class="ql-block">  当惹雍措形如鞋底,三面环山,唯南岸达尔果山东侧有一缺口。达尔果山一列七峰,山体黝黑,顶覆白雪,形状酷似7座整齐排列的金字塔。达尔果山和当惹雍措一起被本教徒奉为神的圣地。湖边的玉本寺是一座建于悬崖山洞的寺庙,为本教最古老的寺庙。</p><p class="ql-block"> 实际上当穷错与当惹雍措是在同一个湖盆之内,湖水未枯以前本是同一湖泊。这正是当穷错名字的来历,藏语里当穷错即小的当惹雍措之意。据说此湖在一天之中能变换三种颜色。湖东岸是连绵不断、屏风般矗立的褚红色山壁,它们清晰地记录了当惹雍措湖水一次次下降的历史。被湖水冲刷而成的阶梯从湖畔山顶一圈又一圈地一直环绕到湖滨。</p><p class="ql-block"> 当惹雍措是本波教徒心目中的神湖。从尼玛县先向西南,大约8千米后转入向左的岔口,再向南约80千米,翻过一个5000多米的山口,便可以进入当惹雍措湖盆。当惹雍措湖滨有一近百余户人家的小村落-文部乡。村里人多数半农半牧,在湖滨开了一些田地,种植青稞、土豆、油菜和小白菜等。在海拔4500余米的地方,居然还能种植这些作物,着实令人惊奇。这要归功于当地的湖区气候。</p> <p class="ql-block">  尚需修正完善,转载图文视频,致敬感谢作者,敬请关注美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