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古城

木言子

<p class="ql-block">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是国家AAAAA级景区、世界文化遗产。 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由丽江木氏先祖将统治中心从白沙古镇迁至现狮子山,开始营造房屋城池,称“大叶场”。明代时,木氏土司凭借土司制度得以发展,丽江古城进入第一个辉煌时期,成为丽江府衙署所在地,被称为“大研厢”。清代雍正元年“改土归流”后,古城经历了变革与重建,民国时期尤其是抗战时期,工商经济发展走向高潮,逐步形成了如今的规模。</p><p class="ql-block"><i>十月的丽江,阳光正暖,风里还带着秋的清甜。这座城,像一本摊开在时光里的书,每一块石板、每一缕炊烟都在低语着过往。从木氏土司的荣光到今日游人如织的烟火,它始终静立在玉龙雪山的注视下,不争不喧,却让人心生敬意。</i></p> <p class="ql-block"><i>牌坊高耸,行人穿行其下,脚步轻快,有人驻足仰望,有人笑着穿过那道象征吉祥的门这里不是博物馆,而是活着的古城——历史不在展柜里,而在脚下的石板路上,在屋檐角挂着的红灯笼里,在一声声纳西语的问候中。</i></p> <p class="ql-block"><i>古城民居讲究自然,顺坡就势、随水布局,多为“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格局,融合了中原汉族建筑和纳西族、藏族、白族建筑的技艺。屋顶轮廓纵横交替、高低错落,“起山”与“落脉”构成优美曲线,飞檐、悬鱼、麻雀台等元素相映成趣,天井多用鹅卵石、瓦片铺地,充满自然之美。</i></p> <p class="ql-block"><i>以纳西族东巴文化为本源和主体,融合了汉、藏、白等多种民族文化。拥有世界记忆遗产东巴古籍文献、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纳西象形文字,纳西古乐被誉为“音乐活化石”,还有三多节、火把节等丰富的民俗活动。</i></p> <p class="ql-block">夜晚的街市最是热闹,灯笼串成光的河流,黄晕的灯光从木窗里透出,照在行人的脸上。有人坐在户外吃米线,热气腾腾;有人举着相机追拍街头艺人。笑声、乐声、锅铲声混在一起,像一首即兴的夜曲。古城的夜,从不沉睡,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活着。</p> <p class="ql-block"><i>丽江古城有木府、四方街、大水车、大石桥等景点。木府是丽江纳西土司府邸,被誉为“丽江版的紫禁城”;四方街是古城的中心,店铺林立,热闹非凡;大水车是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大石桥则展现了古城“小桥流水”的韵味。</i></p><p class="ql-block"><i>丽江,它不只是一座古城,它是无数个瞬间的总和——是阳光下的红灯笼,是巷子里的舞步,是咖啡香与东巴纸的相遇,是每一个走过石板路的人,留下的轻轻回响。</i></p><p class="ql-block"><i><span class="ql-cursor"></span>拍摄于2025年10月3日</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