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来到了西班牙莱昂自治区的一座古老城市~塞戈维亚。</p><p class="ql-block"> 塞戈维亚在罗马帝国时期是军事重镇,中世纪达到辉煌,成为特拉斯塔马拉王朝的宫廷寓所,还是畜牧和纺织业中心。</p><p class="ql-block"> 它位于伊比利亚半岛内陆高原,地处中央山脉北麓,坐落在埃雷斯马河与克拉莫雷斯河之间。1985年,塞戈维亚古城及其古罗马高架引水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p> 塞戈维亚古镇 <p class="ql-block"> 塞戈维亚古镇是西班牙中部的历史文化瑰宝,1985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以“三位一体”的历史景观(古罗马输水道、中世纪老城、阿尔卡萨城堡)著称,是欧洲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纪古镇之一。</p> <p class="ql-block"> 塞戈维亚街头的母狼雕像。雕像展现了罗马神话中母狼哺育罗慕路斯和雷穆斯的场景。它是罗马为纪念塞戈维亚古罗马输水道建成两千年(1974年)而赠送的礼物。母狼是罗马的象征,这尊雕像也体现了塞戈维亚与罗马在历史文化上的渊源。</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高架引水桥</b></p> <p class="ql-block"> 塞戈维亚高架引水桥:位于西班牙塞戈维亚,建于公元1世纪,在古罗马图拉真大帝执政时期落成。它是为了将18公里外的弗利奥河水引入城内饮用而建。</p> <p class="ql-block"> 该桥由土黄色花岗岩干砌而成,全长约813米,有166个拱门,分上下两层,最高处高出地面30.25米。整个结构完全不用灰浆等黏合剂,仅依靠石块间的重力作用连接,至今仍保存完好,是塞戈维亚的标志,也是迄今保护最完整的罗马帝国古迹之一 。</p> <p class="ql-block"> 从建筑美学角度看,塞戈维亚引水桥呈现出典型的罗马式比例美学,上半部分的券拱大概是下半部分券拱的二分之一,接近黄金分割点。为了做好支撑,顶起券拱的柱子由下到上慢慢收缩变细,而底部的部分最粗,考究又有美感。</p> <p class="ql-block"> 引水桥凌空穿过市中心,将塞维利亚的中心广场一分为二,水渠西侧是阿索格乔广场,东侧是Artilleria广场。在阿索格乔广场附近,还有中世纪修建的道路网,它们构成了棋盘式的城市布局。登上桥头可以俯瞰塞戈维亚古城全景。</p> <p class="ql-block"> 塞戈维亚大教堂,始建于1522年至1577年间,是西班牙修建的最后一座哥特式大教堂,享有“大教堂中的贵妇”之美誉。钟楼高88米,是西班牙最高的钟楼,可俯瞰城市全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塞戈维亚城堡,始建于12世纪,曾作为王宫、监狱、炮兵学院等使用。建筑风格融合了罗马式、哥特式和摩尔式,主体为红色砖石结构,搭配蓝色尖顶塔楼,矗立在陡峭的岩石之上,外观宛如童话中的城堡,1985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坎波城广场</b></p> <p class="ql-block"> 在坎波城广场上,其中具有防御功能的古老塔楼,是塞戈维亚中世纪建筑的代表之一,见证了城市的历史变迁。 纪念碑是纪念十六世纪反抗暴政的英雄胡安·布拉沃,他是卡斯蒂利亚公社运动的重要领袖,雕像展现其手持旗帜的英勇姿态。</p> <p class="ql-block"> 胡安·布拉沃是西班牙卡斯蒂利亚地区的平民起义领袖,生于1483年,卒于1521年。他在1520年领导了反抗国王暴政的城市起义,是西班牙早期争取民主与地方自治的英雄人物。图中是位于西班牙塞哥维亚圣马丁广场的胡安·布拉沃青铜雕像,他一手高擎军旗、一手紧握利剑,展现出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p> <p class="ql-block"> 人面狮身(斯芬克斯)雕塑。该雕塑位于塞戈维亚的历史街区,与周边的中世纪建筑(如带铁艺阳台、石质立面的房屋)相映,成为城市文化景观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圣马丁教堂 建于12世纪,主立面的拱形大门雕刻精美,塔楼带有穆德哈尔风格的砖砌细节,顶部的风向标极具辨识度,与塞戈维亚大教堂、阿尔卡萨城堡等共同构成了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景观。</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顶尖之家</b></p> <p class="ql-block"> 始建于15世纪末,最初为胡安·德·拉·霍斯家族的居所,后历经多次易主,曾作为学校使用。建筑外立面由600多块花岗岩雕琢成菱形尖顶(“Picos”),兼具装饰性与防御性。其建造与塞戈维亚老城门(圣马丁门)的防御需求相关。现为塞戈维亚艺术与设计学院。</p> <p class="ql-block"> 建筑内部保留中世纪布局,以中央庭院为核心,还有数百年历史的壁炉、原始楼梯等结构。</p> <p class="ql-block">狮子头装饰喷泉。</p> <p class="ql-block">半人半兽风格喷泉雕塑。</p> 坎迪多烤乳猪 <p class="ql-block"> 坎迪多烤乳猪是西班牙塞戈维亚的特色美食,源于塞戈维亚的坎迪多餐厅。该餐厅历史可追溯至18世纪,1931年坎迪多·洛佩斯·桑斯开始在此售卖独家秘制脆皮烤乳猪,经家族四代传承,成为当地美食地标。</p><p class="ql-block"> 食材选用出生约21天、仅吃母乳、体重3-4.5公斤的乳猪,确保肉质鲜嫩。制作工艺是这样的:将乳猪沿脊柱剖开,放入垫有月桂叶的陶瓷锅中,加少量水,先以120℃烤1小时,翻面后调高火力再烤45分钟,期间刷猪油并调味,使猪皮金黄酥脆。</p><p class="ql-block"> 餐厅的历代传人会表演“切乳猪摔盘子”仪式,用瓷盘边缘切割乳猪后将盘子摔碎,以此彰显猪皮酥脆和猪肉软烂,同时营造热烈就餐氛围。</p><p class="ql-block"> 其烤乳猪制作技艺和就餐仪式成为当地的文化符号。西班牙国王卡洛斯、王后,C罗、海明威等众多名人政要都曾慕名前来品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位是西班牙塞戈维亚著名的厨师,当地百年烤乳猪名店“坎迪多之家”的开创者。他创新推出了塞戈维亚烤乳猪这道名菜,还开创了用瓷盘切割烤乳猪并摔盘祈福的独特就餐仪式,极大地推动了塞戈维亚烤乳猪美食文化的传播,使这家餐厅成为当地乃至全球的美食地标,吸引了包括西班牙王室、各国政要、明星名流在内的众多食客慕名而来。</p> <p class="ql-block"> 左边穿白色厨师服的是坎迪多·洛佩斯·库尔多,他是“坎迪多之家”的第三代传人,如今执掌这家百年老店的运营,延续着家族烤乳猪的精湛技艺与摔盘祈福的传统仪式。</p><p class="ql-block"> 右边穿西装的是阿尔贝托·坎迪多·洛佩斯·杜克,他是第二代传人,虽已年近九旬,仍每天在餐厅里忙碌,亲自用瓷盘切割烤乳猪,传承着家族的美食 legacy。</p><p class="ql-block"> 中午这会儿,食客很多,他们亲力亲为在门口迎客,还不时在记录一些什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从这家餐厅二楼窗户,可以直接看到古老的引水桥。</p> <p class="ql-block"> 乳猪占着这家店的主角,哪儿都有它们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 各国政要来到店里留下的影像。</p> <p class="ql-block"> 这是乌干达前国王弗雷德里克·穆特萨二世(Frederick Mutesa II)到访“坎迪多之家”时留下的亲笔题词纪念。题词中他写道:“在这座最有趣的小镇里,这是最有趣的餐厅之一。” 这份题词是餐厅众多名人到访印记的一部分,体现了这家百年烤乳猪名店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侧面印证了其美食与文化传承的吸引力——从西班牙王室到非洲国家元首,都将其视为值得打卡的美食地标。</p> <p class="ql-block"> “坎迪多之家”内的名人到访纪念照片墙。其中,左边与餐厅经营者合影的是好莱坞著名影星哈里森·福特,他因《夺宝奇兵》《星球大战》等系列电影全球闻名。这些照片是餐厅“名人打卡史”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 阿尔贝托·坎迪多·洛佩斯·杜克 “坎迪多之家”的第二代传人,他年近九旬仍坚守在餐厅。其脖子上佩戴的由西班牙王室颁发的金牌,是餐饮业至高荣誉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餐厅服务员正在将切好的乳猪分盆,我们团队成员每人一份,有三大块,量好大。</p> 市区掠影 <p class="ql-block"> 新城区不具备老城区的历史文化遗产,核心价值在于“支撑老城区的旅游功能+满足本地人的现代生活”,二者共同构成了塞戈维亚“历史观光”与“日常居住”并行的城市结构。</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2, 126, 251);">地铁站</b></p> <p class="ql-block"> 马德里地铁始建于1919年,是欧洲第三古老的地铁系统。目前运营线路12条,总里程约293公里,车站301座,日客流量超200万人次。运营时间一般为5:00至次日1:30,部分线路周末延长运营。</p> <p class="ql-block"> 这是位于塞戈维亚城区的一个地铁站,我闲逛走进去看了看。车站里里外外的人流还挺多。</p> <p class="ql-block"> 站在售票区,可以同时看到地铁站的站厅、站台和自动扶梯。此时正好有一列列车驶来,闯入了我的镜头。</p> <p class="ql-block"> 公共交通卡客服中心。</p> <p class="ql-block"> 地铁通道。</p> <p class="ql-block"> 地铁线路图。</p> <p class="ql-block"> 马德里的国防部大楼。外观以规整的石材立面、连续的拱廊和对称的窗格设计,庄重、威严、大气。</p> <p class="ql-block"> 进入国防部院子,既没有门卫,也不见警卫。据说是因为西班牙国防部的安保呈现出“物理警卫隐性化+技术安保常态化”的特点,并且已将部分传统士兵警卫任务外包给专业安保公司。</p> <p class="ql-block"> 塞戈维亚会议中心,是塞维利亚举办重大经济、文化、社会和专业活动的主要场所,曾举办过第91届欧盟峰会、北约非正式会议、戈雅奖、MTV欧洲音乐奖、拉丁格莱美奖等重要活动。</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栋殖民复兴风格的别墅,属于马德里萨拉曼卡街区众多历史建筑中的典型代表。建筑主体采用红棕与米黄配色,带有高耸的塔楼,塔楼立面有拱形窗和精致的雕刻装饰,屋顶为西班牙传统陶瓦,同时融合了新穆德哈尔风格的元素。</p> <p class="ql-block"> 德里的毕尔巴鄂银行塔,属西班牙对外银行(BBVA)的总部建筑。BBVA是西班牙的大型跨国金融机构,该建筑不仅是金融地标,也体现了马德里的现代建筑风貌。</p> <p class="ql-block"> 你看这个阳台是向内倾斜的,很特别吧。它是有说法的:这种向内倾斜的阳台属于粗野主义建筑风格。它强调建筑材料的原始质感与几何形态的强烈表达,塑造出粗犷、极具雕塑感的建筑外观,契合粗野主义追求的“粗野之美”,使建筑从城市肌理中脱颖而出,成为风格化的视觉符号。</p> 马德里飞上海 <p class="ql-block"> 马德里机场始建于1927年,1931年开始作为国内和国际航空枢纽运营。2014年,为纪念西班牙首位民主选举产生的首相阿道夫·苏亚雷斯,机场正式更名为阿道夫·苏亚雷斯·马德里-巴拉哈斯机场。</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航班,东航MU710。</p> <p class="ql-block"> 飞机飞行了12个小时又20分钟,提前40分钟到达浦东机场,一次12天的西葡行划上圆满的句号。</p><p class="ql-block"> 世界真奇妙,下一站在哪里等着我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