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大峡谷游玩

燕子

<p class="ql-block">踏入甘泉大峡谷的入口,两根粗犷的石柱矗立眼前,红褐色的表面像是被岁月和风雨共同雕刻过,沉默地诉说着大地的古老记忆。抬头望去,“甘泉大峡谷”五个大字凿刻其上,背后是“世界地质公园”的标志,仿佛在无声宣告:这里不是寻常山野,而是一片被地球亲手塑造的奇境。阴沉的天空压得低,远处山峦起伏,像一幅未完成的水墨画。身旁的指示牌指向游客中心和观光车站,我却已按捺不住,只想一头扎进那深谷之中。</p> <p class="ql-block">沿着步道前行,一块醒目的广告牌映入眼帘,“中国天然氧吧”几个字在灰暗天色下格外明亮。背景里青山叠翠,湖水如镜,虽只是画中景,却让人心生向往。牌子下方写着“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县”,原来这片被自然厚待的土地,就藏在这片黄土高原的褶皱里。天色虽阴,但空气却格外清冽,深吸一口,肺腑间仿佛被山林洗过一般,难怪敢称“天然氧吧”。</p> <p class="ql-block">再往深处走,山坡层层叠叠,树木茂密却不杂乱,错落有致地铺展在视野之中。两面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一黄一粉,写着“世界活丹霞之谷”几个字,像是大地伸出的邀请函。风从谷口吹来,带着一丝凉意,也带来了远山的静谧。我停下脚步,望着那随风舞动的旗帜,忽然觉得,这不只是风景,更像是一种召唤——来自亿万年前地壳涌动的低语,正轻轻叩击着现代人的脚步。</p> <p class="ql-block">真正走进峡谷内部,才明白什么叫“光与岩的对话”。阳光从头顶狭窄的缝隙中斜射而下,像一束束聚光灯,精准地打在红褐色的岩壁上。那些波浪般的纹理,像是凝固的火焰,又像是大地的年轮,在光影中缓缓流动。岩壁光滑而粗粝并存,仿佛时间在这里既被加速,又被冻结。我伸手轻触石面,指尖传来的是亿万年的沉默,而头顶那一道光,却让我觉得,自己正站在地球的脉搏之上。</p> <p class="ql-block">谷中已有不少游人,三三两两沿着窄径前行。有人背着背包,脚步轻快;有人驻足拍照,不愿错过每一寸光影。我也汇入其中,脚下的路是碎石铺就,每一步都发出细微的声响,像是在回应峡谷的呼吸。高耸的岩壁夹道相迎,仿佛在护送我们穿越一段被遗忘的时空。阳光洒在前方的路面上,像一条金色的引线,牵引着我们向更深处走去。</p> <p class="ql-block">越往里走,峡谷越窄,光束却越加耀眼。一道道阳光如瀑布般倾泻而下,照亮了前行的小径,也照亮了人们脸上的惊叹。我停下脚步,仰头望去,只见天空被压缩成一条细线,蓝得近乎不真实。几位游客的身影在强光中成了剪影,渺小却坚定。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人类之所以热爱自然,或许正是因为在这宏大的地质史诗面前,我们虽微不足道,却依然敢于行走、敢于凝视、敢于感动。</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条被时间雕琢的峡谷,也是一条被光重新定义的路。两侧岩壁高耸,纹理纵横,像是大地写下的无字天书。阳光从顶端的裂隙中奔涌而下,将红褐色的岩石染上金边,仿佛整座峡谷都在燃烧。我走在谷底,像一粒尘埃穿行于远古的记忆之中。可正是这渺小的行走,让我与这片土地产生了真实的连接——不是通过文字,不是通过标签,而是通过脚步、呼吸与光影的交织。</p> <p class="ql-block">岩石依旧红褐,依旧布满岁月的痕迹,阳光依旧斑驳地洒落,在石壁上跳跃成诗。我缓缓前行,看光影在岩面游走,看远处树影与蓝天若隐若现。几位游客的身影渐渐远去,融入峡谷的深处,像一个个移动的符号,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峡谷故事。而我,也正成为其中一页。这里的每一寸光、每一块石、每一缕风,都不只是风景,而是自然最温柔的提醒:别忘了抬头,别忘了行走,别忘了,我们本就属于山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