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 小学数学工作室线上参加“2025年北师大版(新世纪)小学数学新教材研讨会暨‘什么是一节好课’主题活动”

乡村首席教师朱会清小学数学工作室

<p class="ql-block"> 10月16日,工作室成员在线参加了“2025年北师大版(新世纪)小学数学新教材研讨会暨‘什么是一节好课’主题活动”。</p> <p class="ql-block">  从活动前的宣传视频介绍中,我们对北师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特点有了清晰了解。</p> <p class="ql-block">  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刘坚教授主持本活动。</p> <p class="ql-block">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张华教授做《论素养本位课程改革---教育强国的视角》专题讲座。</p> <p class="ql-block">  讲座中,张教授从我国近几十年的课程改革谈起,清晰回顾教育发展逐渐走向人本化趋势和学为中心特征的历程。然而,虽儿童本位的立场早已被教育者明晰宣誓,却在落实中很难摆脱应试教育的根深蒂固影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分数定终身的局面并未缓解。</p> <p class="ql-block">  随着核心素养时代的到来,教师改变价值观、找准教育追求已成为亟待解决问题。教师“表演”的课堂,应转向学生素养发展、主动学习的课堂。因此,改变教师教的方式很重要,应重点指向学生学的能力培养。继而,张教授例举了国外教育家的诸多专著中反映的先进理念。从而,引导我们深刻认识到:教师只有把课堂打造成“为创造而学习”的氛围,才能让每一个学生创造着长大。继而,他对比国外发达国家获得诺奖情况,犀利说明创造力在社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p> <p class="ql-block">  张教授立足课程与生活的密切关联,谈“大概念”“大观念”“项目式”“批判性思维能力”等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方面的关键推动作用。</p> <p class="ql-block">  下午,福建省黄娟老师执教了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一起来分一分》;吉林省刘思宇老师执教了二年级数学上册《快乐的动物》;陕西省谢文军老师执教了一年级数学上册《淘气的一天》等精彩纷呈的智慧课堂。</p> <p class="ql-block">  现场点评环节,每一个授课教师分别谈了课堂设计与实施情况,并对针对产生的一些新思考积极交流。</p> <p class="ql-block">  接着,特邀评论嘉宾《小学教学(数学)》副主任袁伟刚老师做精彩点评。袁老师指出,教师面对学生的新奇想法,开放式引导是培养其数学创新型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当学生呈现丰富多样思考成果时,教师给予他们开口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很重要。此外,他还就三位老师的课堂做了细致、专业评价,并赠书了《小学教学》杂志。</p> <p class="ql-block">  工作室教师全程认真观看了该活动,一致认为这是一场促使自我素养提升的数学专业发展盛宴,将新时代小学数学教学“一堂好课”的理论高度与实践深度有机融合,使一线教师听得懂、学得会、走进课堂能应用。</p>